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汶川地震后的电视报道 作者:郑世明 王维娟 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20期 汶川“5·12”大地震,牵动了亿万人的心。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把镜头对准了灾区,央视一套、新闻频道立刻中断了正常节目的播出,开始24小时直播地震灾情,充分体现了我国电视媒体的快速反应及应变能力,在我国灾害电视报道的历史上意义重大。 但是,当灾难过后,仍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在灾害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在突发性灾害事件报道中的具体反映。它要求突发灾害事件的报道,报灾更要报人,深切关注灾区人民的命运,要求媒体既要准确及时报道灾害情况,又要报道灾区人民的生存状况和心理感受,要更多地关心受灾人民的命运及精神状态,把尊重生命和对人的关爱放在首位。 以此次地震灾害报道为例,电视直播过程中每天都会播报最新的获救人数、遇难人数、受伤人数、失踪人数的数据,而且在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里,以关注救援行动为主,关注救援的进展,也关注受灾群众的安置情况,“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理念贯穿始终。同时也符合温总理对救援工作“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决不轻言放弃”的指示,把救人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媒体的报道方针与政府的救灾政策有很好的契合,步调一致。 央视直播主持人赵普在此次直播中的表现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从赵普在15日的直播中看到都江堰某医生的孩子被埋废墟之下仍然坚守岗位的画面,忍不住在直播中哽咽,在直播中他讲了这段话:“我只是在各种惨烈严峻的数字中告诉你一个生还的好消息,让你松一口气,那个时候讲故事就太不要脸了。前段时间一个电台在做直播连线的时候,让困在底下的人说一句话,当时我就很不高兴,这是违反常识的做法。你做记者,传递信息是你的职责,但你让废墟里面的人喊话,是在消耗他的生命。”①赵普用真情打动了电视机前的每一个人,可见,在职业要求和良心道德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特别是在灾害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应该是每个媒体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视角选择,体现专业素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9d6839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