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历代状元录

时间:2024-01-13 13:36:2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古江西就是人杰地灵之所,隋朝开始开科取士,到唐朝逐渐的完善科考制度,这泱泱历史长河,江西共涌现出44名状元,占全国状元总数11.5%(总共504人不含武状元和女状元)

明代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和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鼎甲三人均为吉安人,这种连续两科包揽前三名的现象在中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 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

永乐三年(1405)选翰林院庶吉士28人入文渊阁,其中吉安府籍人占10名。在全国性科举考试史上,出现过吉安府包揽前7名的盛事,震动了全国。全国性的殿试几乎成了江西人的乡试。

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状元曾启是江西吉安永丰人,榜眼周水和探花是吉安府吉水人。甲第一名杨相是吉安泰和人。二甲第二、三、四名宋子环、王训、王直也是吉安府人。杨相又兼得会元。7名内阁大学士担任甲申科主考官和读卷官解缙、胡广、杨士奇、胡俨、全幼5人都是江西人。江西省这一光辉记录在全国科举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永乐二年甲申科的盛况不是孤立的。前一科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状元胡广、榜眼王艮、探花李贯都是江西省吉安府人。二甲第一名吴溥,第三名朱培也是江西人,前6名中,,江西占了5名。

在持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中,据现有的资料统计,共开科733次,共取进士66100多名,包括金、辽、大西国、太平天国的科考取士在内。经过查实的状元名单,自唐代第一个状元孙伏伽起,有名有姓的是613人。状元这个数字有明显的遗漏,如唐代开科考试263次,有名有姓的状元只有143人。另外武状元是185人,也有遗漏,如明代举行武举考试34次,可只留下10个状元的姓名。

江西是个好地方,正如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封建时代科举中,江西是人才辈出,自唐代会昌三年(843年),卢肇考中第一个状元起,江西出了42个文状元,5个武状元,2个恩赐状元。宋代刘敞、董德元、赵汝愚三个人,本来殿试是一甲第一名的,因为宋代的某些制度的限制,因此由第一名被抑置为第二名,王安石本应第一,后被列位第四。明代王艮、清代文廷式殿试时本是一甲一名,因某种原因,由状元降为榜眼。宋代董德元后为恩赐状元。另外,根据各方面的资料查考,有姓有名榜眼33人(其中宋代一甲第二名7人)探花32人(其中宋代一甲第三名5人)其中明代黄子澄、刘定之、邹守益、金达、陈栋、邓以瓒获得探花、会元双重荣誉。还有宋代省元4人,明代会元6人。因为资料不全,可能还有遗漏的。所有状元、榜眼、探花、省元、会元共124人。他们中有21人成为各朝代的内阁辅政大臣。另据有关人士初步统计,江西 的进士是11105人,占全国的进士98449人的12.27%。这个比例是不小的,是十分之一强。在42文状元中,唐代2名、南唐3名、宋代12名、元代2名、明代18名、清代5名。其中郑獬、何涣、杨慎、刘子壮、刘福姚5人是外省的名额,其原籍都是江西人,故此也算在江西状元之列。在状元中,宋代彭汝砺是省试第一,殿试又获第一。明代的吴伯宗在乡试获得解元,在殿试中又高中状元。这是不寻常的事。

在明代科举考试中,江西出了两件震动全国上下的事情。一是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该科共取进士110人,但是状元 胡靖(即胡广)、榜眼王艮、探花李贯都是江西吉安府人,而且连二甲第一名吴博、第三名朱塔也都是江西人,在前6名中江西人占了5名,吴溥还是会元。二是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该科共取进士472人。状元曾棨、榜眼周述、探




花周孟简;二甲第一名杨相、第二名宋子环、第三名王训、第四名王直,都是吉安府人,囊括了前七名。而杨相又是会元。这一科的主考、参与读卷定名次的7名内阁大学士中的解缙、胡广、杨士奇、胡俨、金幼孜都是江西人。这次会试、殿试几乎都是由江西人把持。这两桩科举盛事,而且是连续的两科,可算是科举中的奇迹。整个明代产生了90名状元(不包括武状元),江西19名,占20%。居全国第二位。在崇祯十年(1637年)年丁丑科,文、武状元都是江西人。宋代共产生状元118名,江西11(不包括武状元和恩赐状元)9.32%。清代共取状元114名(不算武状元),江西5名占4.38%。唐代状元143名,江西2人只占14%。元代状元32人,江西2人占6.25%。五代十国状元24人,江西3人占12.5%。因此,可以看出古代的江西,确是文风很盛,名副其实的人杰地灵的文化之乡。 42名文状元分布的地区来看,南昌市3名(把元朝薛朝晤算在内)、九江市3名、新余市1名、赣州地区2名、抚州地区4名、宜春地区4名、上饶地区6名、吉安地区19名。其中吉水县在明代就出了5名状元。这就是民间传说的隔河两宰相,十里五状元的来由。次是永丰县在宋、明、清三朝,也出了4个状元。吉安县在宋、明、清三朝,也是4个状元。再次是泰和县在明代也出了3个状元。因此,吉安地区出的状元,占全省42名状元中的45.2%。在宋代12名状元中,上饶地区就出了5名,而且宋代最年轻的状元汪应辰就是玉山县人,他才17岁就大魁天下。这是1300 多年科举考试中少见的事情。文天祥状元及第也只有20岁。元朝笃列国高中右榜状元时仅仅是19岁。明代费宏年仅19岁,就夺得殿试一甲第一名,比清代最年轻的状元还要小5岁。也有一名54岁才得中状元的,算是大器晚成。

中国的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晚期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正是科举考试的优胜者构成了1300多年间中国文官的主流。读书人人仕的途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被录取的进士,即可获得做官的资格,并可免摇役,经过吏部铨选,可以正式任职,初授之官只是从八品以下至从九品的最低官衔。官虽低,但属正途出身,容易升迁。进士中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皇上立即授官,最低都是从六品,一般官职是翰林院编修。在江西42名状元中,宋代官拜右丞相的只有文天祥。还有恩赐状元董德元是吏部侍郎、参知政事。彭汝砺、昌言、汪应辰的最高官职是尚书衔。明代18名状元,官至大学士入阁辅政的或非大学士而入阁辅政的前后有胡广、陈循、彭时、费宏。特别是彭时状元及第后的第二年,仅以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的官衔就被召人阁辅政,真是破格使用,这是科举史上罕见的殊遇。一个刚登新科的状元,就人阁把握朝政大权,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另外,吴伯宗、朱善、曾棨、刘俨虽是大学士而未曾人阁。

从朝廷的品级来看,在明代高居一品和从一品的有太子太傅兼华盖殿大学士陈循、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彭时、太子太保张升,太子太师兼谨身殿大学士费宏。正二品的有文渊阁大学士朱善、工部尚书谢一夔。正三品的有兵部侍郎刘同升。正四品的有礼部左侍郎曾棨、右春坊大学士兼太常寺少卿刘俨。正五品的有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文渊阁大学士胡广、翰林院侍读学士曾鹤龄、曾彦。这四个人虽大学士,品级却是较低的。胡广当首辅11年,始终只有五品。正六品有萧时中、彭教、罗伦、杨慎、舒芬、罗洪先。所以大部分人,虽是高中状元,但升职升级是比较慢的。如舒芬为官十年,没有升过级。彭教26岁考上状元,直到42岁去世,只升一级。在清代的五名状元中,只有戴衢亨官至兵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为辅政大臣。刘绎得到了三品京堂衔。其他三人仅是初授的翰林院修撰的职务。

一般来说,状元的才华是出类拔萃的。状元是天之骄子,在古今中外都有广泛影响。江西42名文状元中,没有出现像百姓所憎恨的那种所谓奸贼败类,而且出现了人们所敬慕的爱国民族英雄文天祥,他那种粉身碎骨全不顾,留得清白在人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于祖国、威武不屈的人格精神,为我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还有那为了国家利益、百姓的疾苦,不考虑个人安危,敢于忠言直谏的杨慎、舒芬。他们的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a2709d773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