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岑诗歌异同三

时间:2022-07-20 01:14: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适与岑参诗歌比较

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虽然,在唐诗的初、盛、中、晚四个阶段中,盛唐为时最短,其成就却最为辉煌。这一时期,不但出现了伟大的诗人李白,还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许多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诗篇,便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是盛唐诗的主要特征;而即使是恬静优美之作,也同样是生气弥满、光彩熠熠的。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

高适和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诗史上以“高岑”并称,是因为二人的诗歌代表作都以边塞生活为题材,呈现出慷慨悲歌的雄壮风貌。但就选材立意、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艺术样式等方面具体分析比较,高适诗歌雄壮而浑厚古朴,岑参诗歌雄壮而奇巧瑰丽。二人诗风在“悲壮”的总特征下,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就诗中传达的思想内容而言,高诗似乎更为深广。《燕歌行》中有战士意气昂扬的出征、战场上艰苦卓绝的苦战、征人思妇刻骨的思念。其中有边塞的烽烟和萧瑟的穷秋,更有浴血沙场的战士与耽于歌舞的将帅的尖锐对照。诗作将这些画面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广阔的边塞画卷。诗人从各个不同层面反映揭露战争,将鲜明的爱憎倾注入作品,笔力深厚,声情顿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更是成为广被传诵的名句。岑参诗中常有一种昂扬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令人读之倍受鼓舞,精神振奋。,运用夸张想象的艺术手法将大自然的剧烈变化与声势浩大的行军场面结合,让人惊叹边塞奇异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的同时,感慨行军将士的艰辛。诗歌节奏紧迫,形成高昂激越的声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写景与叙事的结合上,该诗也具有代表性,以边塞奇异的风土景物和气候环境入诗,寓情于景物描写中。

表现手法上,高适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用比兴手法较少。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岑参诗歌除有部分直抒胸臆外,还侧重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和奇特的想象描写塞外雄奇壮丽的自然景


物,以个人感受来写客观实在的景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状雪景之句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以春日里开放的梨花来比严冬里的飞雪,一暖一冷两种意象取得艺术上惊人的和谐,千树万树与边地壮阔背景相呼应,显得清旷峭厉。梨花的比喻赋予寒冷萧瑟的雪国以温暖和希望,正切合诗中送别友人之情意与祝福。

高岑二人诗歌风格的差异还表现在语言上。虽然岑参与高适一样,语言都是明白晓畅,甚至口语化,没有什么生僻的词句,但在词句的锤炼上岑参诗歌还是颇见心机的。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诗歌中凭借才气之盛,吐其所快不受拘束的词句很多,读了撼人心弦。再看岑参诗歌,句式、节奏、押韵上则灵活多变,富于创新。岑参在歌行体音韵、句式上的探索与创新是高适所缺少的,岑诗形式的丰富多变与诗风的奇峭相一致,而高诗则显得质朴遒劲,沉浑厚。

高适岑参在相同的年代,所处时代背景也基本相同,其边塞诗都带有时代的烙印。他们的出身、经历和生活体验也都相似,如年轻时都求仕长安不成,一度任职卑微,最后弃官从戎,从而使得他们在创作上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

一、抒发为国守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和执著追求,洋溢着一种急于用世、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高、岑的边塞诗中,始终都洋溢着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怀。高适“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岑参“小耒思报国,不是爱封侯。..早须清黠虏, 无事莫经秋。“万里奉王事, 一身无所求。他们都抒发了报国立功的豪情壮志。但由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与差距,他们也有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感叹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放弃对理想和抱负的执着追求,报国立功的情怀始终支配着他们的行为和创作。

二、歌颂边塞将士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如高适《燕歌行》

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等,是抒写这一主题的名篇。这些作品着力描写边塞广漠“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乱石走„„”的恶劣环境和奇险战况,描写将士们“风头如刀面如割”的艰苦生活以及敌势凭陵和唐


军千旗万鼓、惊天动地的军威和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歌颂了将士们浴血战斗、死节不顾身的英雄气概,突出表现盛唐边塞将士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主题。

三、高、岑边塞诗都具有悲壮的共同格调。

这些诗中,既写出战争中的雄壮,更写出战争中的悲苦,这种壮和悲的并存,崇高和沉痛的纠结,造成了高、岑边塞诗悲壮的氛围和格调,给人悲壮的情感体验。元人辛文房说高、岑诗“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

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共同与不同的特点,都很鲜明突出。阅读高、岑边塞诗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有生命力的文学流派,其共性应反映时代精神,表现时代的主旋律,而各个作家又应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高适、岑参边塞诗派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其基本原因就在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a51f8cdeff9aef8951e0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