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文言知识整理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核舟记》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学常识 1、《核舟记》作者是明朝嘉善人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散文家,著有《茅檐集》。 2、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二、文白互译: 原文:⑴明有奇(qí)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ǐn)、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文:⑴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东坡泛舟游览赤壁的情景。 原文:⑵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îu)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中轩(xuān)敞者为舱,箬(ruî)篷(péng)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译文:⑵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度约摸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原文:⑶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xī)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jiǎ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译文:⑶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书画手卷。苏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似的。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原文:⑷舟尾横卧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chuí)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⑷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原文:⑸其船背稍夷(yí),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én)戌(xū)秋日,虞(yú)山王毅叔远甫(fǔ)刻”,细若蚊足,钩画了(liǎo)了,其色墨。又用篆(zhuà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1 译文:⑸那只船的顶部稍微平坦,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原文: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yîu)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xī),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⑹总计在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八扇窗;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啊,技艺也真神奇啊! 三、文言词语 (一)、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同“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 (二)、古今异义词 1、尝贻余核舟一。(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贻:古义:赠。今义:贻误,贻害) ..2、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今义:可以。)(许:古义:左右。今义:答应或表猜测。) ..3、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今义:比较,对比。) .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尚,还。今义:曾经。) .5、矫首昂视。(矫:古义:举。今义:矫正。) .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古义:零数。今义:奇数。) .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挑选。今义:简单。) .8、以至鸟兽、木石。(以至:古义:以及。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前半句所..说的动作、情况等所形成的。) 9、罔不因势象形。(象形:古义:雕刻各种事物的形象。今义:六书之一。) .. (三)、词类活用 1、卧右膝 (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卧) .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 3、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4、箬篷覆之。(箬篷: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5、石青糁之。(石青: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作动词,涂抹。) ... (四)、一词多义 1、其:①他们的(其两膝相比者)②他的指佛印的(而竖其左膝)③那,那个(其人视端容寂;...其船背稍夷)④指船底(则题名其上)⑤它的,指字的(其色墨;其色丹)⑥代船(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端:①一头,一方(东坡右手执卷端)②正(其人视端容寂) ..3、可:①大约(高可二黍许)②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4、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5、者:①„„的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的(两膝)(其两膝相比者) ..6、为:①雕刻(为宫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刻有(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为字共三十有四) .........7、之:①的(能以径寸之木)②代船舱(箬篷覆之)③指窗户(闭之)④指刻字的凹处(石青糁...之)⑤指竖起的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8、奇:①qí奇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jī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9、绝:①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②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云:①句尾语气助词,可不译(盖大苏泛赤壁云)②说(孔子云) ..11、并:①和(题名并篆文)②都(并怡然自乐) ..12、语:①yǔ说话(如有所语)②yù告诉(此中人语云) ..13、木:①木头(能以径寸之木)②树木(以至鸟兽、木石) ..14:有:①有,与“无”相对(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15、而:①表承接(启窗而观)②表并列(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表转折,但是(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中轩敞者为舱。(3)盖大苏泛赤壁云。(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省略句: (1)各隐(于)卷底衣褶中。(2)则题名(于)其上。(3)(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4)尝贻余核舟一(量词省略) 3、倒装句: (1)其两膝相比者(定语后置)(2)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数词后置) ........(3)其人视端容寂 ..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整体感知: 本文细致地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赞美了雕刻家的奇巧技艺(或“古代艺人的精湛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核舟记》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3、文章结构: 核舟记:总起(1)→→→分述(2-5)→→→总结(6) 总起(1)介绍了王叔远雕刻艺术上的卓越成就,点明了“核舟”的主题。 分述(2-5)具体介绍了核舟的结构,舟上的情形。 2 总结(6)概括全文,赞颂技艺之精湛。 顺序:船中间(船舱):第二自然段:核舟的大小和船舱的布局。 船头(游览者):第三自然段:三个游览者的神情。 船尾(舟子):第四自然段:舟子的发型、神态、动作。 船背:第五自然段:题名和印章。 4、本文写作特色:①观察细致,描写生动;②层次分明,重点突出;③富于想象。 5、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 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6、 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 7、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嘻,技亦灵怪矣哉” 8、“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9、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它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10、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11、《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苏轼___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12、黄庭坚是宋朝的文学家,字鲁直 。 13、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盖大苏泛赤壁云 。 1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 灵活精致 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15、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左手抚鲁直背” 一个动作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神态看出来。 16、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放浪形骸、超脱尘世、豁达开朗 的性格特点。 17、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18、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轻松悠闲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专注平静 。 19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列数字, 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 20、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嘻,技亦灵怪矣哉 。 21、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ab6980348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