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作文方法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作文训练方法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语文教学观念的日益更新,作文能力的增强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中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语文试卷总分150分,作文就占60分,作文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语文考试的高低。 可是作文的教与学从来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它靠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靠的是一字一句的锤炼,靠的是一篇一段的训练,最终才会有考试时的妙手偶得。因此,平时的有序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纵观目前的初中作文教学,我却觉得既缺乏课文的参考,亦缺乏梯度的设置,让老师无从着手。老师教得随意,学生学得糊涂,考试时作文成绩自然就只能“靠天收”了。 鉴于此种现象,笔者结合自己二十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一点想法。 初中作文训练的基本方法,我认为还是要在六个方面作重点训练:第一是文面训练,第二是积累训练,第三是立意训练,第四是选材训练,第五是构思训练,第六是语言训练。 第一是文面训练。 阅读是一种审美,既需饱心福,亦需饱眼福。一份书写潦草、文面脏乱的作文,非但引不起阅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会令阅读者心情变差,何来审美? 文面美的主要标准有两个:一是书写工整,二是卷面整洁。这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功夫能够实现的,它必须靠平时的点滴积累、逐步提高才能奏效。只能平时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才能在考试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第二是积累训练。 所谓积累训练是指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随时随地地收集写作素材。这种积累来源有两种:一为生活积累,一为读书积累。写观察日记和生活感想是生活积累的好办法,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是读书积累的好办法,二者都需要敏锐的眼睛和思考的头脑。日积月累的写作素材解决了写作空洞无物的病根,同时也锻炼了笔头,不再有“心中有而笔下无”的困窘,从而使学生乐于表达,使写作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乐趣。 所以,要想做好积累训练,学生必须要有较强的自律意识,每天不定时地写观察日记和生活感想,读书时手边要随时有笔和纸,以便记下读书时欣赏的名言警句或优词美句或心得体会。这种训练要点在坚持不懈,长此以往,必有所得。 第三是立意训练。 写作,是对生活的审美。作者的审美心态、审美情趣、审美角度与审美联想,决定着文章立意的深刻与否、新颖与否、决定着文章的审美价值。 立意的高下直接决定着文章的优劣。针对中学生写作来说,何谓立意高呢?我认为,就记叙文来说,应该做到洞察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揭示素材所蕴含的普遍意义,以小见大,以点滴小事折射时代和社会的影子,并且在文中显露健康高尚的情趣。 现在就此举两个例子来稍作说明。 例一:有两同学写《走过清明》,都在写自己怀念去世的爷爷。 [文一] 爷爷,我忘不了您对我的呵护与关爱,是您,总在我回家时拉亮路灯;是您,总是给我爱吃的荷包蛋;是您,掏出压岁钱,给我买令同伴羡慕的玩具。 [文二] 爷爷,我忘不了您对我的期盼,是您,月下给我讲述李白的故事,教育我树立生活的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您,清晨让我在您面前诵读诗歌,教育我要学会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显然,[文二]的立意要高些。[文一]是写爷爷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立意只是停留在亲情的层面。而[文二]的立意,则是感激爷爷对自己的教育与期盼,不仅仅在表达对爷爷的怀念,还表达出对思想大气的追求。文有丰富的情感与思想,质感便见厚重。 例二: 写《难忘的第一次》,两篇作文写的都是暑假外出打工,叙写同样的曲折生动,一篇文章是这样作结的: 当我手里攥着刚领到的几张百元大钞时,心头一阵狂喜,我还从来没有拿过这么多钱,这下可够我花一阵子的了。 另一篇文章的结尾则这样写道: 我手里攥着刚领到的工钱,尽管只有几张,可我却感到沉甸甸的,这是我一个假期的血汗换来的啊!现在我才深深体会到了爸爸妈妈挣钱供我们读书是多么不易啊!我为自己昔日那样大手大脚花钱感到深深的惭愧。但同时我的心底也涌出了一份自豪与欣喜——艰苦的劳动锻炼了我的体魄和意志,我长大了! 很显然,第一篇文章没有深刻提示材料本身所蕴含的积极意义,所表现的情趣也比较庸俗,因而立意不高;第二篇文章则在结尾部分水到渠成的点明题意,而且体验深刻,情趣健康,富有积极意义,可谓是画龙点睛,升华了主题,激活了全篇。 文章的立意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写作技巧问题,它与一个人的思想、见识、胸襟、阅历、情趣等方面是分不开的。正所谓要“作文”先“做人”,因此,要写出立意高远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来,就必须注意认真观察生活,思考社会和人生,注意广泛地阅读,主动接受健康高尚的思想情趣的熏陶。 一句话:热爱生活,热爱读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你的思想,陶冶你的情操,开阔你的胸襟,增长你的才干,丰富你的学识……若能如此,何愁写不出认识深刻、旨趣高雅的好文章来! 第四是选材训练。 古人云:“良桐方能斫美琴。”材料不新鲜、不富于个性化特征,是不能创意出新的。因而作文的选材要着眼当代,紧贴现实,坚持只选新的,不选旧的;只选亲身经历的,不选道听途说的;只选小材料,不选大材料;只选深刻的,不选浅露的;只选具体的,不选空洞的;只选有趣的,不选平淡的;只选罕见的,不选常见的。总之,要避开常人之所选,慧眼独运,以新制胜。 作文在选材方面,常见的失误有: 一是材料虚假,有悖常理。有些同学老是觉得自己经历的事情不够感人,只有电影电视里发生的生离死别一类的事情才是感天动地的,才是能轻易赚到高分的。于是看见作文题目后就开始胡乱拼凑起来,相当然地编造故事却又不能自圆其说,结果导致感情失真,漏洞百出。殊不知,文章的想象必须合情合理。所以,作文材料要真实。 二是材料贫乏,内容空洞。有些同学,写人时就只是罗列评语式的人物特点;叙事时只说故事提要,概述过程;议论时只会将相同的意思翻来覆去的说。这样的文章,缺少细节,缺少深度。所以作文材料要详细。 在运用材料时,一定要找准写作重点,写作时一定要有细节描写,这才是作文的亮点。 三是材料平庸,内容雷同。比如写家庭生活,大多写父母限制自己的自由;写师生交往,大多写自己生病,老师关心或上门补课;写同学,大多写误会导致分手,而后对方转学或死亡,等等。由于材料缺乏新鲜感,所以,让人觉得老是老生常谈,不爱读,不想读。所以作文材料要新颖。 我常对学生说,作文选材有“四不”:一不要写“捡票子”,二不要写“让座子”,三不要写“推车子”,四不要写“送袄子”。想以此例告诉学生,常见的题材“撞车”的可能性太大,缺乏新鲜感,写作中最好避开。 四是游离中心,偏离主旨。选材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围绕中心进行。比如,根据“感恩教育要加强”这个中心,你写生活中有些人不知恩、不感恩的现象就是正确的;如果你去写坦然接受他人的恩情之类的事情,就偏离了主旨。所以作文材料要切题。 五是格调低下,稚拙可笑。以“尝试”为题,有人写尝试偷东西,尝试考试舞弊,尝试打架,尝试初恋……格调庸俗低下。还有些同学老是爱写捡钱包这类幼稚可笑的事情,仿佛到处都有钱包一样。爱用“太阳公公”、“月亮姑娘”、“雷锋叔叔”、和张海迪阿姨之类的称呼,完全就像小学生的作文。所以作文材料要健康。 六是原样照搬,不加剪裁。选好材料之后,应该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和提高表现力的需要进行巧妙剪裁。否则,就会事无巨细,详略不分,主题淹没,拉杂无序。有些同学爱图俭省,不动脑筋,结果,很好的材料就被糟蹋了。所以作文材料要剪裁。 第五是构思训练。 不同类型的文章,各有其常见的结构模式,如果大家都按照这个模式去写,那么势必出现上文所述的“千人一面”的应制之作。如能打破惯有的思维模式,在文章的结构上进行变通,进行创新,则会使你的文章超凡脱俗,让人刮目相看。“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平直,会恰似一潭死水,没有丝毫波澜,读来如流水账一般,索然无味。要打破这一潭死水,就必须冲破旧有的思维定势的束缚,在结构上求异创新,精心构思,巧设波澜。 下面推荐几种结构创新的构思方法: (一)运用倒叙或插叙的方法来设置悬念,增强文章的层次。 倒叙开头,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示文章的布局之美。 (二)用“一线穿珠”的方法,使文章的材料更加集中,结构更加严谨。 (三)运用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手法,使行文曲折起伏,张弛有致。 (四)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来烘云托月,使事物形象更加鲜明。 (五)运用联想、象征的手法来由此及彼,以物喻人,使行文形象含蓄。 (六)运用新颖的文章形式。如书信、日记、演讲稿、寓言、童话、相声、小小说、诗歌、科幻故事、戏剧小品等,这样也会使你的文章脱颖而出。 总之,“文贵于新”。写作就是创造,就是创新。创新是写作的灵魂,失去了它,就失去了意义和生命。宋代朱熹有诗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样,要使你的文章永葆清澈新鲜的活力,就必须摒弃那种固步自封的思维定势,自觉地加强思维的开放性、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求异性等创新思维品质的训练和培养,不停地给自己注入“新”的“活水”。诚若此,则考场作文定会迎来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春天。 第六是语言训练。 俗话说:“三分姿质,七分打扮。”写作文也是如此。中学生作文往往语言平淡,言辞贫乏,文章尽管选材典型,立意新颖,但也很难打动读者的心灵,那么,如何使你的文章扣人心弦,笔底生花,显现亮点呢? 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引用古代诗句,唤起美感的共鸣。 古代诗句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语言优美,酣畅淋漓,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联想翩翩,在文章中可算是点睛之笔。 有一学生以“靠”为话题写《爱的港湾》,他是这样开篇的: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轻舟傍水依靠,听黄鹂鸣唱,看柳絮飞扬,俨然一幅恬淡的山水画,令人心旷神怡。“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商人旅客的性命,亦依托于伸入浅海的避风港。心也一样,有了依靠,才不会空虚;有了寄托,才不会孤寂。 文章一开篇以两段诗文的名句唤起读者的共鸣,使人联想人与自然、社会的依靠,自然生物与景致的依靠。作者紧扣“靠”这一主题 巧用古代诗句,自然引起下文,顺理成章地表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afab63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