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近年来乡村题材电视剧特点分析 作者:杨沐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5期 摘要:中国的电视剧类型,基本分为生活剧、历史剧、刑侦剧、偶像剧、武侠剧等几大类,其中,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类,以其幽默诙谐又贴近生活的风格,反映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农村农民的观念价值、精神风貌,以及中国农村数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本文选取近年来主流的乡村题材生活剧,从框架构成、人物塑造、叙事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此类剧的特点展开分析。 关键词:乡村;电视剧;特点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一直在我国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农村、农民、农业的问题也在我国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文化艺术的创作来源,一直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随之相伴生的,便是反映农村发展与农民精神面貌的乡村题材电视剧,不管是对农村生活好奇的都市人,或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期间上山下乡的老知青们,还是身处于社会改革大潮带动下农村发展中的农村人群,对此类题材的电视剧都会有特殊的情怀与喜爱。 1.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几大特点 1.1 内容的现实性,贴近生活 乡村剧以视频媒体的形式,记录了近年以来农村改革与变迁,反映了当地的民风、价值观,以及以农民为主体的心路历程的转变,聚焦农村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因此,其内容的现实性,尤为重要,选取易发生在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加以一定修饰又不失真实性的艺术包装后搬上小屏幕,能让观众感同身受,并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时,每一部农村剧中所处的时代背景往往体现了当时的国家政策,作为主体的农民人物思想观念也随着农村总体价值观的转变而逐渐转变。如《喜耕田》就以当时免征农业税为背景,讲述了当地农民由此而经历的一系列事件;而《刘老根》则是讲述了改革开放后,当地农民创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1.2 充满地域特征的语言与文化风格 不同地域的乡村有不同的文化气息与民俗习惯,包括语言、生活环境、生活饮食习惯、自然环境、民间艺术等。像脱胎于东北二人转及小品的东北农村剧,直爽、鲜活、幽默的东北方言,除了像“老好了”、“唠嗑”、“那疙瘩”、“嘚瑟”等东北方言,还有像在《乡村爱情》里东北口音说的“比一比这两条鱼谁长的帅,长得帅就是明天的菜”、“众人寻她千百度,原来她在谢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永强这里种果树”等等经典台词,均能在观众群中广为流传,通过这些方言的合理使用,也能使人物形象更为生动、个性鲜明。在民俗表达上,《插树岭》过年抬着火盆挨家送福,《党员二楞妈》戴着头巾的西北农妇打扮、当地的抬花轿风俗等等,均传递了各地农村的文化意蕴。《插树岭》中白茫茫的雪原,厚重的棉衣、皮帽造型,均体现了东北农村的冬日特色。此外,还有各地不同的民间艺术,如东北的“二人转”、《福贵》中的湘南花鼓,均让观众耳目一新。 1.3 融入喜剧元素 喜剧元素,能让观众在紧张的工作与生活中得到放松,起到抚慰精神的作用。在乡村剧中加入喜剧元素,如存在于人物言行上的反差,农民对文化自行改造成的俚语、顺口溜,让观众口口相传,感受到这种源于生活的欢乐。像《刘老根》中的“药匣子”,说话经常“张冠李戴”,努力塑造自己“白衣天使”的形象,又偷偷谋取私利,明明膝下无子,却去兜售自制的不孕不育药物,塑造了一个处处矛盾的形象,笑料百出。《乡村爱情》中,更是涌现出许多让人捧腹的经典语句,如“不想当队长的保安不是好保安,不想吃天鹅的癞蛤蟆不是好蛤蟆”、“挂失,我的卡让坏人拿跑了”等等。 2.乡村剧的不足 2.1 叙事分析深度与广度不足 很多编剧本身没有太多的农村生活经验,无法真正了解农民的思想观念,以至于不能做到从更深的层次去剖析农村的变化与农民的思想特征,而是主要靠自己个人的想象,或用自己在都市中的生活经验去生搬硬套,导致人物形象塑造可能出现偏差,不能做到很正确的诠释。不少人物形象设计过于单一,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简而言之,就是善恶过于分明。像《农民代表》中的徐志成,是农民心目中的好官,全心全意扑在村民的大小事中,以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为重心,相对的,对自己的生活及家庭的顾及较少,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人性的复杂性;《喜耕田》、《刘老根》,又是农民成功创业的典型,满足了农民对财富的幻想,树立了积极的榜样。《马向阳下乡记》里腹黑的刘二叔,绵里藏刀,《插树岭》中的二歪,遇事蛮横无理,是农民心目中坏的典范,这些人物,在不同阶层的农民中都可能存在,在剧情制造的矛盾与斗争中,推动剧情的发展。 2.2 叙事的策略比较单一 乡村剧中常见对主流价值观的倡导,但倡导的方式往往过于单一化,或者说是去伦理化,通过主人公放弃自己正常的需求来达到这个目的。如《插树岭》中的杨叶青,明明喜欢马百万,但为了维护干部形象,选择将这种感情埋藏起来,刻意疏远马百万,虽然内心很纠结,却有意无意的想促成奚粉莲与马百万的婚事,有悖于人之常情。 3.结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阶段的乡村剧仍处于成长期,需要编剧们进一步的探索,更深入的了解农民,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期待会出现更脍炙人口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任艳,李玉琴.赵本山农村喜剧的文化解析[J].电影文学.2012(13):39—40. [2]尹鸿,梁君健.“网生代元年”的多元电影文化[J].当代电 影,2015,(03). [3]周军.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观念文化变迁的现象解析[J].中央 民族大学学报2013,(3):208. [4]胡璇:《大众文化视域下的“赵本山现象”解读》,《中州学刊》2013 年第 9 期。 [5]夏维波.乡村生活世界的想象——东北题材电视剧与生活 意识形态的生产[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b4931b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