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不论”的奥妙 “述而不作”出自《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意思是说,只叙述历史事实,而不加以创作、评述。“述而不作”又称“述而不论”。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孔子在编撰《春秋》一书时完全贯彻了这一原则。这一原则也被后世的一些史学家奉为圭臬。 当我首次接触到这一问题时,第一感觉就是浅薄,如此写史谁不会啊?只要收集些资料,加以梳理一下,一部史书很快就会出炉。可是,当我深入研究之后,发现问题绝不是如此简单。就拿《史记》来说吧,它可以说是贯彻“述而不论”原则的经典著作,可是至今没有任何人能够超越它的成就,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声称他超越了司马迁。因此,“述而不论”这一原则看似简单,实则奥妙无穷,深不可测。 中国向来都是个专制社会,一般知识分子是典型的“屁民”,人微言轻,稍有不慎,就会因言获罪。但是,知识分子的良心没有泯灭,不会眼睁睁地干看着统治者荒淫无度,倒行逆施。他们要抗争,又要保全身家性命。于是,他们想出了“述而不论”这一好的办法。我不公开骂你,只列举一下你的丑史。一二三四,往桌面上一放,是好是坏,让大家伙自己想去吧。因此,“述而不论”原则要的是勇气和智慧。毕竟,运用这一原则的人要比那些逃入山林,与禽兽为伍,不关人间世事,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强的多。 此外,“述而不论”原则还有一些隐藏的奥妙。一是采用这一原则的作品相对而言比较精彩。一篇议论文和一篇传记相比,那个更能吸引人?对于普通人而言,当然是带有叙述性质的传记更能吸引人。叙述性的东西故事性比较强,而议论性的东西一般都是干巴巴的论据,不是专业人士很少有人去关注。 二是增强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阅读过作品之后,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和看法,且常常大相径庭。“述而不论”就是主动把评论的权利交予读者,积极希望他们能够根据作者提供的材料去作出自己的论断。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减弱了作者看待问题的武断性,使得作品更加客观、真实。 三是会使读者的印象更加深刻。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宣传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感悟,读者记不住或领悟不到,作品无疑是失败的。“述而不论”的作品故事性强,又增加了读者的主动性。同时,叙述性的东西比议论性的东西更易于流行和传播,影响也更大。 可惜的是,现在已很少有人能够认识到“述而不论”的奥妙了。史学界存在着“叙述史学”和“分析史学”两个支派,前者重在叙述,基本上是“述而不论”原则的应用;后者是重在议论,以各种理论去分析评论历史事实。“分析史学”越来越火,以致有人说,不懂“分析史学”的历史工作者是没有前途的。 可是,当我们翻开一些“分析史学”的作品时,很容易发现它们大部分都是垃圾。理论和历史事实常常脱节,就像干瘪的两张皮糅合在一起,相互脱节。还有些写得玄之又玄,估计除了少数的历史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b5e610158fafab069dc02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