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作文题目:介绍________小制作 介绍我的小制作——布娃娃 我的妈妈常自己制作些衣裤,每次都剩下一些碎布头,扔了可惜,可又没什么用处。于是,我就把一次次剩下的碎布头攒起来。现在,已经攒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布头了。 一次,我和妈妈逛商场,走到玩具柜台,当我看到那些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卡通布娃娃时,我想起了我的那些碎布头。这些可爱的布娃娃不就是用碎布头一块一块拼凑起来制作成的吗?于是,我决定自己也做一个布娃娃。 (提示1:一段、二段先说制作布娃娃材料的来源,再说制作布娃娃的由来。一段为二段铺垫,二段照应一段,两段文字互补,水到渠成。) 我欢喜地拿出了我的那些碎布头,又找了些其他的如毛线、棉花等材料,还准备好制作工具——剪刀和针线。布娃娃的大小就定为一尺左右。一切准备就绪。第一步:制作布娃娃的头部。首先,把一块粉布剪成两片相同的玉米状的布块做头,长约半尺。尖尖的一头是头顶,将它们重合,用针线沿边缝制,快缝好时,将棉花一点一点塞进去,塞满,再缝好。这样,娃娃头就有立体感了。然后,做头发。我在毛线堆里选了半天,最后决定给娃娃配上金色的头发。我把黄毛线做成两条辫子,还系着红蝴蝶结呢!小娃娃当然爱漂亮啦!接着,该为娃娃做心灵之窗——眼睛了。我从妈妈的扣子盒里找来两枚圆圆的黑黑的扣子做眼睛,你看,娃娃的眼睛好像在骨碌骨碌转呢!眼睛下面是鼻子,我最喜欢红色,就做个红色萝卜状的鼻子吧!脸上就缺嘴了,我做了个像月牙似的笑着的嘴,娃娃和我一样,也爱笑。这样,一个可爱的娃娃头就做好了。 (提示2:三段先介绍布娃娃的头部制作:头—头顶—头发—辫子—眼睛—鼻子—嘴。步骤清楚,次序井然,语言活泼,富有情趣。) 有头,还要有身子呀!第二步:制作布娃娃的身躯和肢体。我就用粉布先做个比娃娃稍大的长方形身躯;又做了两个“人”形的下肢,两个“人”背对背,有些像“儿”字,躯体和下肢也都像头一样塞满棉花,身子就做完了。 (提示3:再介绍制作布娃娃的身躯和肢体。突出形状的描述,具体可见,与上段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对了,还没给娃娃穿衣服呢?一定要穿得漂漂亮亮的,不然爱美的娃娃会生气的。红底白点的布做连衣裙最合适,我按平时妈妈给我做连衣裙的方法,也给娃娃精心地做了一件,裙边还缝上了花边。你瞧,布娃娃在咧着嘴冲我笑呢!好像是在感谢我把它打扮得这样美丽。我想:做一个布娃娃,不但要服饰美,而且要心灵美,也应像人们一样热爱劳动。于是,我就为娃娃做了条黄色的小小的围裙,系在腰上,嘻嘻!一看就知道是个勤快能干的乖娃娃。 (提示4:最后介绍制作布娃娃的衣着。想象丰富,感情色彩浓烈,运用拟人手法,显得亲切、生动。) 怎么样,我的布娃娃很不错吧!我很喜欢它,不知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如果是的话,你自己也可以做一个,不信,你试试看。 (提示5:结尾,激发读者制作兴趣。) 解题思路: 这篇文章写了制作布娃娃的由来,制作的全过程并激发人们制作的兴趣,娓娓道来,亲切动人。 命题意图: 考查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作文的能力。 全文采用事理顺序,即制作的由来——制作过程——激发制作兴趣。其主体制作的过程顺序是:准备——制作头部——制作身躯和肢体——制作衣着打扮。总体是时间顺序,主体是空间顺序,写得井井有条,一目了然。各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紧密自然,浑然一体,毫无割裂之感。 结合制作过程,作者还着力写了自己的心态和感受。写积攒碎布头是因为“扔了可惜”;拿出碎布头做布娃娃时的心情是“喜欢”;给布娃娃做辫子系红蝴蝶结想的是“小布娃娃当然爱漂亮啦”;给布娃娃做眼睛后写道:“你看,娃娃的眼睛好像在骨碌碌转呢”;“我喜欢红色”,就给布娃娃做了个红色的萝卜状鼻子;给布娃娃做了一个像月牙似的笑着的嘴是因为“娃娃和我一样,也爱笑”;给布娃娃穿得漂漂亮亮是因为“不然爱美的娃娃会生气的”;为布娃娃做一个黄色的小围裙是因为制作者心中的布娃娃“不但要外表美,而且要心灵美”。这样,在介绍制作过程中,处处融进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读起来,显得格外亲切而富有情趣。 综合能力培养指要 悬念,在古典小说中称之为“扣子”或“关子”,是用设置悬念,在古典小说中称之为“扣子”或“关子”,是用设悬置疑的方法来处理情节结构。作者先不切入正题,而是故设疑窦,使读者急切希望了解事情的原委,这种写作手法就叫做悬念的设置。“文似看山不喜平”,在处理情节结构时巧妙使用悬念法能使文章更具吸引读者的魅力。 一般说来,悬念的设置有这样几种常见的类型: 1.回溯置悬。即先交代人物命运、故事情节的结局,然后回溯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这是由果溯因、引起悬念的方法。此法能使作品一开始能紧紧抓住读者注意力。 2.误会置悬。这是用误会法引起的一种悬念。一种现象、一种行为、一件事情、一个细节,被作品人物看成是另一种现象、行为、事情和细节,从相反的方向加以理解产生了误会,因而引起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和性格冲突,这构成了故事发展的悬念。这种方法,往往贯串在情节演进中间,使故事本身具有戏剧性和向前发展的推动力。 3.逆振置悬。这是一种特殊的设置悬念,安排情节的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悬念,使许多悬念叠置起来,一个接一个地系扣,创造了浓重而紧张的氛围,最后才解开中心悬念。这就犹如逆水行舟,先有意识地将船推至激流高峰,而后突然篙松桨停,任船顺流急下,这推的力量产生了奇险的效果。 此外,还有用伏笔、巧合、反托等手法设置悬念的方法。无论用哪种方法设置悬念都应为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c383e28647d27284b7351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