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子孙孝心的故事

时间:2022-03-19 18:15:4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周子路“为亲负米”

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父母。从小他就家境贫寒,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所以经常以野菜充饥。然而他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父母都上了年纪,如果营养跟不上,身体会越来越不好,想到这些仲由心里非常担心。 仲由的家离集市很远,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几百里的路,才能买到米,买完米后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严寒酷暑、狂风暴雨,他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仲由持之以恒,从不间断为父母买米,直到父母双双过世。后来他南下去了楚国,楚王封给他高官厚禄,连出门都有上百辆马车跟随,仲由从此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的优越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要是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该有多好;如今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即使他想再去百里之外为双亲负米,永远不可能了。

孝敬父母历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每个人成长中的必修课。而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敬爱。孝顺没有贵贱之分,上自古代的帝王下至寻常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都要不计辛劳,尽力做到。我们能孝敬父母、养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的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只能徒留终身的遗憾。如果没有办法把握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来孝养他们,等到你想要来报答亲恩的时候,早已为时已晚。我们应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孝顺父母。

董永“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 有诗颂曰: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董永原本是千乘今(山东博兴县陈户镇人)东汉末年,地方割据,盗贼四起,董永看到山东不太平,就带着年迈的父亲,到湖北德安避难。没过多久,董父得了重病,请医吃药毫无效果,离开了人世。董永悲痛不已,因为自己为避难漂泊之身,哪里有钱买棺埋葬父亲呢?无计可施。当地有位姓裴的富翁,闻而怜之,就借钱给他,让他买棺安葬了父亲。而董永从此卖身为奴,进了裴家。






孝感董永公园

一天董永奉主人之命,外出办事。在办完事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丰姿美貌的少妇。少妇流露真情地说:"你没有娶妻,还是一个光棍;我是个被丈夫离弃的少妇,能否给你做妻子?"董永是个老实人,在当时社会来讲是个忠仆。他回答这位少妇说:"这件事,我自己不敢作主,须禀告主人。"少妇笑说:"痴郎,你怎么这样的怕主人?既是这样,我愿与董郎一同前去见你的主人。"董永便带着这个少妇,一同返回裴家。裴翁欣然为他们婚姻作主配成夫妻。并让他们在一百天内,织出三百匹绢布赎身,做自由的农人。从这天起,少妇日夜纺织绢布,快速异常,非常人可及。在一百天的前一天,将三百匹绢布交给裴翁,裴翁按照他自己说的诺言,把董永的卖身契退还给他。从此,董永成了自由的农人。 没想到董永刚脱离奴藉,少妇忽然向董永告别,说她马上要走了。董永哭着说:"你为我赎身的恩德,我还没有来得及报答,你怎么就抛下我走呢?" 少妇答道:"你我夫妻一场,我也舍不得你。但是,我是天帝的七女儿,天帝念董郎孝心,令我下凡相助,今百日缘满,当回去向天帝缴旨。"少妇说完便不见了。现在湖北省的孝感,原来叫德安,即是因为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天,所以改名为孝感。这些流传于民间的原始情节,与后来《天仙配》中的情节不同,但都是崇孝的神话传说。《天仙配》其实便是按照这个原始神话传说,夸张成为"老槐树开口做媒"



王祥卧冰求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cbf2d8c6529647d272852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