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 从生态自然观的视角反思当今雾霾问题

时间:2022-10-30 06:09: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然辩证法论文 - 从生态自然观的视角反思当今雾霾问题

从生态自然观的视角反思当今雾霾问题

施苹苹 专业:金融 学科编号175 学号:

摘要:近年来,雾霾问题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不可小觑的影响,20211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通报2021年自然灾害时,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而如今,雾霾天气已经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它已经从一种天气现象上升为具有污染危害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京、津、冀地区,雾霾问题尤为严重,它对居民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因此,治理雾霾的任务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对雾霾的产生原因及其危害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进行反思,从而为应对雾霾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和应对思路。 关键词:雾霾问题;生态自然观;反思;治理;生态文明建设 一、我国雾霾现状及其成因

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细颗粒物(PM2.5),直径在2.5微米以下。PM2.5可进入呼吸到深处,因其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和致病菌,在肺泡中沉积后会引起或加重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给居民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此外雾霾天气不仅使得空气质量大大下降,也使得能见度降低,严重时会给公共交通、居民生活起居及工农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解决雾霾是关涉到社会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中金未来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1年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有7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5量达标,占21.6%26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8.5%。此外,达标天数比例分析表明,7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32.9%之间,其中40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50%-80%之间,而8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26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达到80%-100%。由此可见,我国有许多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而其产生的原因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 对于我国雾霾现象,自然原因确实造成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与静风、大气稳定度等因素有关,然而人为原因起着主要的作用。国内雾霾现象严重的城市大多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早的地区,在其加速工业生产的同时,消耗的能源相应地增多,必然会造成更多的污染物排放,与此同时居民环保意识的薄弱以及污染处理水平的低下也进一步加重了环境负荷。另外,城市化进程也使得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增多。有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口的不断增长,加剧了大气环境污染,而消费者使用机动车的尾气排放以及燃煤、秸秆焚烧等消费活动,都加重了PM2.5的排放。

二、治理雾霾问题需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


解决雾霾问题并非仅仅是科研工作者的任务,而是我们每位公民都应当承担的责任,因此不仅要在科学技术的角度寻找解决方式,也要在思想观念上建立科学观念。雾霾问题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的实践中,过分地向自然环境索取自然资源而不回报所导致的。过分的自信与片面的发展观会在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最终导致环境恶化以至于生态危机的悲惨命运。因此,人类能否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对于处理生态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这一点从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也可以得到印证。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人类的生态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相应的转变,从一开始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神话自然观、有机整体自然观到天人对立自然观,是一个社会的发展让人类的自我信心以及欲望增长、而对自然的尊重与崇拜减少的过程。在人

类社会早期,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依赖使得人类更多地尊重和崇拜自然,所以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关系。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都更加丰富起来,对于自然界的崇拜也相应地降低,人类开始试图征服甚至统治自然。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起来,然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不仅给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20世纪后,全球范围生态环境出现了危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由此应运而生,它“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在当今时代体现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于解决生态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角度看待环境和生态问题

雾霾问题乃至当代社会出现的各种环境、生态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如何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对自然有根本的依赖性,离开自然界人类也就无法生存。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不是说人与自然是简单的服从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和谐共生、互惠互利的统一体,人类不但具有改变自然的能力,同时更具有保护自然环境的职责,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应该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目前的雾霾问题的出现,表现出了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主体-客体-主体”的逻辑关系,在实践活动中没有尊重自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自身利益,忽视了大自然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样必然招致自然界的报复。

人类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创造的,“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不仅先于人类历史存在,也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资料。“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要的资料。”自然资源虽然不是劳动产品,但它是自然财富,是人类藉以创造经济价值的源泉。马克思由此进一步强调自然资源和劳动产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而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人们依据自然资源没有价值的观点,以损害自然价值的形式创造经济价值,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dd90ccc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