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西游记 作者:韩松落 来源:《企业观察家》 2016年第3期 前段时间闲来无事,把知名IP的生产地归纳了一下,发现大部分IP和背后的作者,都来自江浙。当然,江浙自古盛产IP,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目前已知的最大IP《西游记》,就是来自江浙。 吴承恩小说《西游记》,在结构上,和现今的网络小说不谋而合,他所使用的,是一种被称作“蜈蚣体”的创作方法,用一节节蜈蚣身体似的故事堆积出长篇小说的长度和厚度。唐僧、孙悟空等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故事的准备阶段,就已经完成了,他们路途中的经历,是不停的反复,对他们性格的影响,对全书那种命运感苍茫感的影响,量大于质。 一个又一个的妖怪故事,充填了人和神之间的时间。所以,由《西游记》衍生出来的电影、电视剧、戏曲,更偏爱取经路途展开之前的故事,此后的八十一难中,只有“白骨精”“女儿国”“蜘蛛精”等段落,因其戏剧性,因女性角色的加入,获得青睐。其他的段落,其他的妖怪,是一个又一个黄风怪的变种,但这反而给后来者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后来的创作者大可以仿效这种故事延展手段,设想出更多的妖魔鬼怪。 这正是优质IP应有的特征,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要能制造出种种变体。所以,以《西游记》故事为灵感的影视剧,满坑满谷,它甚至还有了影视板块领头羊的意味,在每一次影视浪潮起涨之前,必然会有《西游记》题材的影视剧出现,这几年也是如此,在《西游降魔篇》《大闹天宫》《大圣归来》之后,《大话西游》系列的终结篇也已开机,韩庚扮演至尊宝,莫文蔚和唐嫣也各得其所。当然,重点不在于目前拍出来的这几部,已经开始拍摄或者进入前期筹备阶段的,还有程小东的《西游·盘丝洞》、郑保瑞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王健的《西游记之女儿国》、郭子健的《悟空传》,已经立项的,还有《西游伏妖篇》和《三借芭蕉扇》。随便数下来,有十部之多。 “西游记”电影再多,大概也看不厌的吧,这400多年,“西游”故事,也从来没让人看厌过。不过,这么多的“西游”电影近乎同期上马,势必形成比较,比导演、比演员、比特效、比口碑、比票房,不过,在我看来,还有一项更为隐秘的比较,那就是看谁能给“西游记”增添新东西。 前人创造的神话,是一个账户,后人或者取钱,或者存钱。所谓取钱,是从这个神话里取材,编制故事,却较少创新,呆板地沿袭约定俗成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套路,消耗故事里的共同想象和共同情感;所谓存钱,是在取材之外,给这个神话增加新意象、新意味,吸收更多当下的情感、体验,使之与时俱进。1986版的《西游记》,是给“西游”账户存了一笔巨款,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成了经典,甚至成了一把尺子,人们在讨论别的“西游”影视得失时,总要和这一版进行比较。丁健扮演的孙悟空,形象最接近六小龄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但要说往“西游”账户里存钱,周星驰也是存得比较多的,《大话西游》(包括《月光宝盒》《大圣娶亲》)之后,“西游”故事,有了一套新的话语系统,包括表演,也与以往的戏曲传统影响下的表演迥然不同,刘镇伟曾说:“孙悟空的表演来自《变相怪杰》里的金·凯瑞。” 尤其是孙悟空的形象,更是有很多创新,中国人不论怎么改“西游”,孙悟空都是浓眉大眼、灵光四射的正面形象,周星驰的两部西游电影,却向日本和欧美的“西游”作品取经,让孙悟空的真身乖戾丑陋。《西游降魔篇》则吸取日本幻想文学的经验,将流沙河妖、猪妖,都设定为怨灵,可以被改造好,善恶之间存在转换的可能。他们寄身之所,因此顺理成章地被描绘成为黑暗阴森的所在,猪妖所在的高家庄,是这二十年的华语电影里最阴森的场景。 所有这些,这些来自华人世界之外的“西游”体验,这些吸收了动漫、游戏元素的成果,都将上传到《西游记》的数据库里,成为这个神话体的组成部分,让它能被更年轻的一代瞩目和接受。 总之,十部“西游”,将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陆续登场,一场“存钱”大赛,即将开幕,但不论结果如何,真正受益的,都将是“西游”这个题材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de63eec6e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