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德的故事 烧木炭是一绝,编草鞋也是一绝 抗战期间的延安,冬天要靠烧炭来取暖。当时国民党对边区实行封锁,连马鞍下垫的棉花和饮牲口用的帆布桶也不许输入,边区军民只有依靠自己动手来丰衣足食。张思德所在的中央警卫团一到夏秋季,就要烧木炭以备过冬。这个活又苦又累,张思德却毫无怨言,而且干得非常出色,当地群众烧一窑炭需要10天,他只需7天就能烧一窑上好的炭。组织上曾三次派他去烧炭:第一次是在荣誉军人学校,他整整干了3个月,因工作出色得到留守处一条毛巾和一个笔记本的奖励;第二次是在延安南土黄沟深山;第三次是到延安北部的安塞石峡峪村,一个月就烧了5万多斤木炭,超额完成任务,他自己却再没有回来。 烧炭是个技术活,要经过伐木、找窑、出炭、包装、背运等七八道工序,火候也很重要。张思德为了烧好炭,吃住都在窑边,晚上也要爬上窑顶几次,观察烟色和火候,木炭还没完全冷却,他就冒着高温,用破布包手,站在炭窑的最里边捡木炭。 张思德不仅炭烧得好,编草鞋也是一绝。在红军时期,他用自己攒的布条和麻绳为一个刚从直罗镇战斗中被解放过来的新战士编了一双草鞋,让他感受到人民军队的温暖。部队转战关中强行军,很多战士的鞋掉了帮,磨穿了鞋底,只好用绳子绑着走路,在长满藜蒺的崎岖小路许多人扎烂了脚。张思德就利用行军间歇,用马刀割马蔺草带在身上。晚上宿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连打了3双草鞋,直到拂晓。第二天,他把草鞋送给了三位鞋子最烂的战士。后来很多人从张思德那里学会了用马蔺草打草鞋,保障了部队的行军。 为了让毛主席多睡一会儿,他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讯方法 张思德平常给人的感觉是老实木讷,其实他很内秀,工作肯动脑筋,打仗也很勇敢,有“小老虎”之称,因此才被挑选当通讯员并担任中央最高领导的警卫。当时中央警卫团直属警卫队素有“钢盔团”之称,表示其战斗力强,装备精良。在毛泽东身边的内卫班当警卫战士,是每个战士梦寐以求的愿望。1943年以后中央书记处搬到枣园办公,因此内卫班的警卫战士也有了“枣园哨兵”的美誉。 张思德每天都把毛泽东窑洞前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把常走的土路上的坑坑洼洼垫平。毛泽东有个习惯,写文章时彻夜不眠,天亮后才睡觉。张思德早早起床,悄悄地把毛泽东窑洞附近的鸡鸭和牲畜赶得远远的,用小石块把在附近树上啼叫的鸟儿撵走,好让毛泽东能多睡一会儿。他还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讯方法,在院子的树上系一根细绳子,绳子的一端通向警卫班宿舍,里面挂一个小铃铛,如这边发现情况,只要哨兵一拉绳子,警卫班就可以立即出动,又不会打搅毛泽东休息。 毛泽东外出开会时,张思德常在身边警卫。当时毛泽东在延安乘坐的是一辆爱国人士赠送的救护车,车身宽大,能坐10个卫士。在车尾有专供卫士站立的踏板,以防背后有人偷袭,这个位置通常都是张思德的。由于背对着行车方向,尘土很大,毛泽东很过意不去,拍着他的肩膀,让他到前面。张思德总是笑笑,依旧站在那里。每当毛泽东外出,张思德总是提前把冲锋枪和马灯擦亮,备好水壶,早早等候在车子旁。因为他知道,做好毛泽东的警卫工作,就是对革命的最大贡献。 张思德牺牲后,队长向毛泽东报告消息,并说人砸在窑里还没挖出来。毛泽东听后很生气地说,打仗死人没办法,搞生产死人不应该。他随即吩咐了三点:那一带狼多,晚上要派人站岗,要是尸体被狼吃了,你这个队长就不用当了;尽快把尸体挖出来,洗干净,买一口棺材;开追悼会,我要讲话。党的领袖如此关心一个普通党员和战士,远不止是出于私人感情,而是表现出革命队伍中人人平等,无论在什么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df14cd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