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节日看中法文化差异字数:3180 字号:大中小 摘要:节日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法两国的主要节日为出发点分析了两国不同的文化内涵:家文化与个体文化;饮食文化与浪漫气息;世俗娱乐与拉伯雷精神。 关键词:节日文化差异中法两国 节日即具有群众性、周期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殊日子,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传统节日的产生和发展则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在人类社会早期,节日主要表现为人对自然时间的顺应及对神灵的祭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时间的影响越来越小,人们更强调社会生活,因此节日内容越来越世俗化,最后成为家庭或社会的聚会庆祝活动。对比中法的传统节日可以看出两国在节日类型、节日时段的划分及节日的庆祝内容上都有很大不同,分析两国节日有助于更好地发现不同的文化内涵,从而更深层次地感受两种不同的文化心理与精神追求。中国的节日主要有法定节日和传统佳节,在时间的划定上,除了法定节日由阳历划分外,传统节日都以农历为依据,有的甚至直接以节气的名字命名,例如,清明节和冬至。从节日类型上讲,中国的节日是世俗的节日,它们往往带着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的色彩,但中国没有宗教性的节日;法国和大多数西方国家一样,节日以阳历定时日,除了法定节日(五一劳动节、国庆节、一站停战日等)外,以宗教性节日居多,如复活节、圣蜡节、诸圣节等。其中,就连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起初也是为了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但是法国的节日也有非宗教性的,如夏至音乐节、阿维尼翁戏剧节等大大小小的文化艺术类节日。节庆时,场面亦热闹非凡,异彩纷呈。两国的节日都是在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成长发育起来的,它们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又自成体系。下面从两国主要的节日内涵出发作分析。 一、家文化与个体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强调的是家庭团聚、团圆、一家人齐聚的幸福感。从春节的除夕夜到元宵节再到中秋节,“家”是节日的主题。亲情、阖家欢乐、团圆、欢聚一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关键词。这和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宗法制度强调血缘家庭观念和社会群体意识有关。逢年过节,中国人的首要活动便是回家,中国人不仅要回家,还要在节日里走亲访友,加强亲属联系,密切社会关系。“家”的观念根植于中国人的心里,而个体则相应地受到压抑。法国的圣诞节虽然也重视家庭的幸福感,如与家人在一起吃圣诞节大餐,度过平安夜等,但这种感情需要更多的是一种来自个体的、自我的溯求,它并不表现为一种强势的节日文化形态。此外,在多数的其他节日里,法国人关注的大都是自我的满足感与快乐感。幽默、浪漫、新奇和游戏往往构成其节日的主题。例如,一到每年的夏至音乐节,所有爱好音乐的普通人都可以当“明星”,他们有的是在校学生,自己搭建舞台,载歌载舞;有的是普通的上班族,他们临时组成一支乐队迫不及待地一展身手;还有的是一些非洲移民,他们演唱着自己国家的本土歌曲,在法国发出自己的声音,此时政府的工作就是为这些草根明星们搭建好临时性舞台,地铁免票并推迟收班时间,部署急求医疗人员等为他们做好后勤,和中国式的家庭节日活动或集体活动获得的体验不同,法国人在个体式的参与下,能在节日里释放自己,张扬个性,找到个人的存在价值、尊严和乐趣,在个体和个体的交流中实现真正的人际互动和理解沟通,在个体成员的满足中达到社会整体的幸福。 二、饮食文化与浪漫气息 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记忆除了精神文明外也传承着丰富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饮食便是最重要的物质文化之一。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物质相对匮乏的时期,过节便是人们难得的享受丰盛食物的机会。一些人们节日里常吃的食物便流传下来成为节日习俗的一部分。如今一说到中秋节,人们可能立即想到吃月饼,一提到端午节,人们就会想到吃粽子。此外,春节里吃饺子,元宵节里吃汤圆都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部分。“吃”仍然是中国节日的主要内涵。法国人过节也爱美酒佳肴,也吃各式节日小食(帝王节吃甜饼、复活节吃巧克力蛋、圣蜡节吃可丽饼、圣诞节吃原木蛋糕等),但他们的节日食品更具代表性和象征性,也更富艺术性(有的巧克力盒和复活节彩蛋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除此之外,他们还对吃东西的环境非常讲究,情人节大餐在烛光和鲜花的装点下温情又浪漫,“吃”变成了谈情说爱的辅助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往往并不太关注吃东西本身,而是追求一种精神的愉悦和享受。再说说圣诞节的大餐,法国人在圣诞节也吃大餐,美酒佳肴应有尽有,但除此之外,圣诞节却像是一个专门为小孩子设立的节日,圣诞老人的故事充满想象力和童话色彩,洁白的雪花使人感到纯洁和神圣,橱窗里装饰出各式各样的木偶玩具,大人们忙着扮圣诞老人装饰圣诞树准备礼物,社区里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圣诞乐园流光溢彩,冬日里处处洋溢着梦幻的色彩。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喜欢过情人节和圣诞节,这或许和它们的节日比注重“吃”的中国节日更具魅力有关。 三、世俗娱乐与拉伯雷精神 赏花灯、逛庙会、舞龙狮、赛龙舟算是中国传统节日中重要的娱乐活动。一方面,这些活动的进行具有集体性,比如舞龙狮、赛龙舟都需要多人参与合作才能完成。另一方面,这些活动大多具有被动性,它们以一种简单的、温和的方式进行,个体大多只是旁观者,不能参与其中得到释放。相反,法国节日的娱乐活动却是狂欢式的,每个个体都能参与其中制造并得到快乐。这种拉伯雷(人文主义巨人,笑谑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内容和文学语言体现了狂欢式的游戏精神)式的精神追求即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和伟大的游戏精神被顽皮浪漫的法国人融入了万圣节的嬉闹里,帝王节的小游戏里(帝王节的甜饼里有一颗小皇冠,吃到皇冠的幸运儿就是当晚的国王,有权利指认王后并行使类似国王的权利),愚人节的恶作剧及各种狂欢里。愚人节这个有趣的节日本身就起源于法国,人们在这天可以不分等级,相互开玩笑、相互捉弄,愚弄者自身又是被愚弄的对象,大家一起嬉笑、打趣,释放面对既定社会规范和人际交往的压力,在互相调侃的同时营造了有趣的自嘲和宽松的人际交往环境。相反,中国的节日里却很少体现这种自嘲和游戏的精神。而将这种平等、自由和游戏的精神结合得最完美的要数狂欢节了。法国的狂欢节在每年的二、三月份举行,这一天里,大街小巷热闹非凡,人们精心化妆打扮一番后上街巡游,共同欢庆。狂欢节的全民参与性极高,所有人都可以根据规则参与游戏,扮演自己想要成为的任何人,人们通过化妆、戴面具等仪式暂时地、象征性地实现自我,脱离日常的社会等级和社会关系,用新的面孔新的身份定义新的生活秩序,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投入到狂欢节的游戏里参与创造一个新世界。正如巴赫金所说,狂欢节恢复了人的平等和自由构成了第二世界和第二生活,人们在自由地颠覆了一切的同时自由地更新和重构一切,现存的权威和真理都成了相对的,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全身心地投入狂欢当中。类似这样的节庆活动,其影响甚至已经超越了物质和文化的范畴,成为了一种节日精神或精神狂欢。 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反映,中法节日的不同反映了中法各自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社会历史经验。对比中法节日,我们发现中国的节日有自身的特点和魅力,但发展动力稍显不足,法国的节日在个体参与、人文主义传统、游戏和狂欢精神的多重动力的推动下魅力十足。一方面,我们有需要进一步挖掘或开发有深刻人文价值取向的节日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借鉴异国优秀的节庆活动方案和管理经验,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罗芃等.法国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李欣.比较视野中的中西传统节日文化[J].中州学刊,2008(4). [3]陆道夫.狂欢理论与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2(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3bbb0a84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