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形成机制、类型特点及整合策略

时间:2022-07-10 21:36:0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形成机制、类型特点及整合策略

作者:隋博文 钦州学院 庄丽娟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5年第0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启动建设以来,双边农产品流通实行零关税政策,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应运而生,现已成长为中国东盟间农产品贸易的新兴业态综合平台跨境农产品供应链与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相比有很大差异,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日益增大,这种新型供应链正成为政、企、学届共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

广西位于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尤其是海上互联互通的前沿和门户,与越南等东盟国家接壤;同时,广西又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区,以盛产优质稻、甘蔗、芒果、香蕉、蔬菜等著称。近年来,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流通日趋规模,2014年广西与东盟大宗农产品进出口额比上年均有大幅增长,其中,果蔬类产品累计出口23.6亿美元,增长31%;水产品累计出口5.9亿美元,增长19%;谷物类产品累计出口2.2亿美元,增长27%。。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不仅量大,品种涉及面广,形成机制、类型及特点也不尽相同,在中国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当中具有典型意义。

一、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形成机制

近年来,广西通过实施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工程,以及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发挥口岸、保税基地等边贸平台优势,借力跨境电商、物流、金融等涉农涉外行业企业,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逐渐形成,蔬菜类产品、水产品、谷物类产品等广西农产品已成为东盟国家市民餐桌的常客。以马铃薯为例,广西(贵港)良樱农业科技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接受东盟市场(主要是当地大中型连锁商业机构)订单,在其专业种植基地进行马铃薯种植和初步加工(清洁与包装),以及通过广西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实现跨境流通,销售及配送环节是由当地大中型连锁商业机构及相关物流配送公司完成,而诸多节点企业则通过契约等形式来保障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运行。

目前,关于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形成机制的解释主要有三个维度:专业化市场、地理区位和企业家精神。其中:市场观点认为,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形成是由于专业化市场的带动,如中国东盟(钦州)农产品大市场、中国东盟(百色)农产品冷链仓储中心等;区位观点认为,该供应链的形成得益于广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其背靠大西南、接壤东盟,是西南地区进入东盟陆上距离最近的出海口,且已形成面向东盟的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企业家精神观点认为,该供应链的产生在于广西乃至全国涉农涉外企业历史传统文化及其企业家精神的异域拓展,或称全球化。从实践来看,这三个维度(专业化市场、地理区位和企业家精神)只是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形成的外部条件,该供应链形成的核心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双边贸易的互补和跨境电商的兴起,因而探讨其形成机制应从双边贸易和跨境电商的角度从更广阔的背景去分析。

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产生有着深刻的供求和技术背景。一方面,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突出。除东南部分地市外,广西大部分区域处于温带,而东盟国家多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此在农产品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即使是同一种产品在品种和收获季节上,双方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例如荔枝、龙眼。另一方面,面向东盟的广西农产品跨境电商异军突起。近年来,伴随电子商务的风起云涌,越来越多的广西乃至全国涉农涉外企业,纷纷利用互联互通(广西)通道发展面向东盟跨境电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广西大宗商品跨境电商平台,让传统产品企业和高附加值产品下游产业企业不断集聚。因而,从双边贸易和跨境电商的角度看,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形成与发展在于供求的多样化和技术的革新。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技术的革新除了电子商务外,还有冷链装备等。 二、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类型及特点 (一)物流园区主导型供应链

目前,广西物流园区主导型供应链以出口蒜头、豆粕、龙眼罐头等农(副)产品为主,其中,豆粕占全区出口东盟的70%以上份额。截至2014年底,,广西已建成市级以上农产品物流园区11个(具有跨境性质的3个)、在建6个,代表性的有:广西(北海)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农产品物流园区是指在农产品物流衔接地形成的具有综合物流功能的结点和空间集聚体。农产品物流园区是拥有多种物流服务和物流设施的不同类型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农产品物流园区通过原料收购(主要有订单农业、非订单农业、市场等形式)、产品运输、信息处理、产品加工、订单处理、储存配送、场地租赁以及仓储保鲜等功能和程序,将农产品交付口岸或保税基地,再由本国或外方外贸公司将农产品从口岸跨境至消费者。通过调研发现,该类供应链的主要方向和经营目标是以物流带园区,以园区带动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业发展,其优点在于:以物流园区为中心组织物流活动,具有强大的农产品集散功能;缺点是:达到规模效益有一定难度,且农产品流通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因此,针对物流园区主导型供应链,应建设具有明显帕累托改进的一体化、联动式、互补性物流园区,实现多式联运的柔性契合。 (二)仓储基地主导型供应链

广西农业信息网统计公告(2014)显示,广西的农产品仓储基地在数量上偏少,仓储能力有限,特别是具有预冷、制冷设施(设备)条件的大中型仓储基地相当缺乏。目前全区规模较大的、正在投入使用的农产品仓储基地为南宁玉洞冷库,正在建设的为百色冷链仓储中心。以南宁玉洞冷库为例,该仓储基地(系公司化运作)推行基地+合作社+农户+标准生产的模式,通过生产基地建设、加工仓储体系建设和物流体系建设,构建了面向东盟的、以南方特色果蔬为主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贸易、物流集散中心。调研获知,广西时令蔬菜的跨境流通主要由仓储基地完成。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经南宁玉洞冷库等仓储基地转运东盟国家的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菜接近80万吨。调研还表明,以仓储基地为中心组织物流活动,具有较为出色的仓储设备,确保农产品保鲜,并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但在当下的物流环境下,农产品运输成本普遍偏高。由此,仓储基地主导型供应链应建立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平衡全年的仓储利用率,同时注意选址问题,尽量选在物流节点处。该类供应链的功能和程序同物流园区型类似。 (三)农产品出口企业主导型供应链

农产品出口企业以出口加工农产品为主,企业相关部门(流通部)联系货代公司(运输公司、物流公司等),签订合同,产品在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如南宁或钦州)中心集散,有实力的企业通过东兴口岸陆运至东盟国家,或者通过广西北部湾港(含钦州港区、防城港区、北海港区)海运至东盟国家。一般情况下,农产品加工企业前向联结农户、农业经纪人、合作组织,后向联结托运部、国际货代公司,利用口岸或保税基地,通过本国或外方外贸公司跨境至消费者。2014年,广西农产品出口企业供应链(供应商)出口海产品(如罗非鱼及其制品和冻鲶鱼、蛤及其制品等)累计3.8万吨,货值2.1亿美元。该类供应链的优点在于: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通过招标运输公司等,形成供应链联盟,且可按客户要求选择农产品集散地;缺点在于:公路方面因周边国家不允许我国车辆装载回运货物,加之国际联运计划经常不能满足,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产品跨境运输成本。因此,对于农产品出口企业主导型供应链,应积极协调或联合农产品出口(历经)国有关部门或企业,避免空车驶回。 (四)国际物流公司主导型供应链

广西是全国开通海陆双线国际运输线路较多的省区之一,加之位于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主通道,很多物流公司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建立了营业网点,但是专业做农产品出口流通的少之又少,客观原因是由于农产品出口有标准和资质的特殊要求,主观上说,利润空间有限。如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航运货物以机电产品、钢材、矿石等为主。国际物流公司主要通过原料收购(主要有本地交易市场、外地交易市场等形式)、产品运输、信息处理、产品加工、储存配送及仓储保鲜等功能和程序,将农产品在口岸或保税基地通过本国或外方外贸公司协调,并由该物流公司进一步将该农产品跨境至消费者。2014年,国际物流公司主导型供应链出口东盟的马铃薯累计10.3万吨,占广西鲜薯总产量的8.2%。该类供应链的优点为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且供应链系统效率较高;缺点为营运利润有限,事实上,大多数国际物流公司都是物流货代公司,只赚取代理费和运费。基于此,国际物流公司主导型供应链应开发物流增值业务,提高利润水平。 (五)口岸主导型供应链

口岸作为一种特殊的国际物流结点,已成为国际货物运输的枢纽之一。截至2014年底,广西已建成各类口岸25个(其中国家一类口岸18个),其中面向东盟的一类口岸有:友谊关与东兴(公路陆路口岸)、凭祥(铁路陆路口岸)、北海(空港口岸)以及防城港、北海港、钦州港(海港口岸)等7个。口岸主导型供应链借力本地交易市场,通过受理东盟十国中转换票运输、各站点整车(平板车、集装箱)发运、代理对外贸运输、承接仓储保管等业务、车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息跟踪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农产品及技术服务进口业务、各类农产品报送报检业务等功能和程序,委托本国或外方外贸公司将农产品跨境至消费者。口岸主导型供应链以出口柑橘、苹果、橙子、柿子、梨、荔枝等鲜果类产品为主,2014年广西鲜果类产品出口总量为37.8吨,货值1.5亿美元。口岸是农产品出口的必经之地,该类供应链能够节约诸多供应链中间环节,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是目前比较推崇和应用最广泛的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类型。值得一提的是,口岸主导型供应链应建立不确定性风险(如政治变动、关税变化等)的应对机制,尽量简化通关手续。 (六)批发市场主导型供应链

我国农产品市场的范围主要指:农产品的产地集散市场、消费地的一二级农产品批发市场、从事批零兼营的农贸市场和销售农产品的各种零售业态。一个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是一个公共物流平台,汇集了农产品物流产业链的各种物流功能,已发展成为我国城乡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并兼具部分出口功能。广西比较典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柳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钦州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海市农产品批发综合市场、南宁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田阳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根据调研结果,中国东盟(钦州)农产品大市场日均约有15%左右的交易量是由该批发市场通过国际货代公司等直接跨境托运至东盟国家的。综合调研来看,广西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主要特点是:平均每市交易规模小、以即期现货交易为主、批零兼营相当普遍、服务功能比较单一,原因在于:市场规模小且专业化程度低、配套服务机构(如物流、金融)缺乏、农产品现货价格波动大等。因此,批发市场主导型供应链应加大建设力度,优化布局、完善服务,建立健全价格传导和响应机制。批发市场主导型供应链的功能和程序亦与国际物流公司主导型供应链相仿。 (七)电商平台主导型供应链

电子商务介入农产品流通领域,首先作为渠道对接局部区域生产和广域市场需求,同时借助预售、周期购等销售模式创新可提前获得订单,减少损耗;其次可以构建和重塑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如今,微店、O2O、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已进军农产品流通领域,其利用互联网把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进入互联网+”农产品电商时代。20153月,广西首个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在南宁启动建设,旨在打造面向东盟的农业生态链、电子商务产业链、农产品跨境供应链,加速推动电商广西、电商东盟工程建设。该类供应链可以解决(广西农产品)生产者与(东盟国家)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既增强市场消费信心,又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解决了广西农产品卖难、出口更难问题。作为基于电子商务的新型跨境供应链业态,其势力不可小觑。打开一淘商城,查看广西特色农产品的境外网购明细,来自泰国等东盟国家的远程订单不断刷新,但年度总体成交量(额)等数据目前尚无法获取或计算。事实上,如何降低跨境农产品电商物流风险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所以,电商平台主导型供应链应利用信息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如追溯系统)、降低供应链风险。

三、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已基本形成,且表现出多种类型和特点,但整体来看,尚处于起步阶段,多属分散性经营,资源利用率和协同程度不高,亟需抱团发展,即进行跨境农产品供应链整合。而跨境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是一种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单条供应链内部和各类供应链间)伙伴之间为了给顾客(本文指东盟国家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提高整体竞争优势,而进行高水平、多维度的合作的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信息整合、协调与资源共享及组织互联等方面。

(一)信息整合策略

1. 单条供应链(内部)的信息整合。作为单条供应链,信息整合主要是依托EDIGPS条码技术等信息技术,来增强其内部伙伴成员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对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如农产品出口企业供应链(供应商)根据(整合的)东盟国家市场经销商或零售终端需求信息,向其上游的农户(或合作社、生产基地等)发布生产或订购信息,实现内部伙伴成员间的信息连接和与目标终端消费者之间的信息连接,促使该供应链(内部)伙伴成员共享信息、共创利润空间。

2. 各类供应链间信息整合。多条供应链间的信息整合涉及到在各类跨境农产品供应链之间信息和知识的共享。通过建立健全共享信息(查询)数据库,各类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均可在该平台寻求或分享市场需求信息、品类信息、价格信息、流通信息、质量信息、路况信息、天气信息以及贸易壁垒、冷链保鲜知识等,适时调整计划、方案或开启合作、共赢,切实降低跨境农产品供应链成本及其风险。 (二)协调与资源共享策略

1. 单条供应链(内部)协调与资源共享。内部协调与资源共享主要涉及到单条跨境农产品供应链资源(包括决策权、工作任务、利润及风险等)的调整与配置。事实上,单条供应链(内部)协调与资源共享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上述各类供应链,协调与资源共享事宜基本上都可由一个核心组织(企业或类企业性质,如物流园区)主导完成,因为核心组织拥有决策权、工作任务(如种植、加工、销售)以及利润和风险的制配权等,但有时会让农户等链上基层组织处于弱势地位。

2. 各类供应链间协调与资源共享。各类供应链间的协调与资源共享主要体现为,在特殊条件下,不同供应链间如何进行资源补给和互通有无。如仓储基地主导型供应链(供应商)在有大量农产品需要进行仓储中转且自身仓储能力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可以协调就近物流园区主导型供应链(供应商)联合开展仓储中转服务。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资源利用率和运作效率,另一方面还化解了供应链风险、实现了双赢。 (三)组织互联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单条供应链(内部)组织互联。在一个整合的跨境农产品供应链中,伙伴成员间必须相互适应才能有效协调,即建立组织互联。对于单条供应链(内部)伙伴成员间组织互联来说,一是要建立(内部)跨组织信息沟通渠道,建立信息沟通联系人制度及实时发布系统,如通过EDI互联网IT技术来实现(内部)跨组织系统(Inter Organizational System,简称IOS);二是要健全单条供应链绩效测评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公布测评结果,以及找出影响组织互联的关键因素,促进绩效提升。

2. 各类供应链间组织互联。各类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互联,则可以建立相应的层级联席会议制度或成立行业企业联合会(或协会),对外形成整体合力,提高跨境农产品供应链核心竞争力,对内发行文化刊物或行政简报,交流科学管理或规范运营经验;当然,也可以建设集信息技术于一身的跨(各类供应链)组织的综合系统,实现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间的组织互联。

诚然,实现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目标和愿景,也需要国家和自治区政策的导引与保障,需要链上广大企业(含农户)的合作共赢,需要技术和法律手段的支持与护佑。特别是在动态条件下,当信息技术、政府补贴、利润返补、专用性损失、保险和期权以及跨境电商、物流、金融等以适当的形式组合实施或应用时,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才可以成为一种进化稳定策略,整合后的效能方能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d47e6628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