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爱国诗歌——《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精品

时间:2022-04-26 12:09:2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爱国诗歌——《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原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时代,民族的矛盾冲突贯穿始终,是激烈而紧张的。

尽管辛弃疾出生在金朝统治之下的北方,但他自小受到祖父影响,心系南宋,怀有爱国之情,立志推翻异族压迫,实现祖国统一。 为此,他很早就投身到抗金斗争中去。

年二十一岁时,便聚义民二千余众参加耿京队伍,矛头指向金政权。 后来事变,他又能独带五十余骑,于五万敌军之中,孤胆擒缚叛徒张安国。 辛弃疾平生自诩有济世报国之才,而他的过人胆识,雄伟的志向又使他不甘平庸一生。

因此反映到艺术创作中,他的词写来便豪迈奔放。

不过,同是做为豪放派的词人,苏东坡似乎参透了人生、生死成败无计于心,所以他的词达观潇洒、不乏恢谐。

而辛弃疾则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执着于人生理想的追求,所以他的词中时时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沉郁、悲愤和愁苦。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译文

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天际。 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 流落江南的游子。

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了望。

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 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


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 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

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鉴赏 这首词起句突兀,立意辽远。

虽然说气势上稍逊东坡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但境界的阔大、胸襟的磊落却是一样的。 它仿佛令你拔地凌空、极目游骋。 仰则天高,俯则水远。 天高水远,无边无垠。

象这样的壮观景象,一般的凡夫俗子难得有心领略,而鹪鹩偃鼠之辈则消受不起。

范开曾在《稼轩词序》中论道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他的见解是比较本质地点出了辛词的艺术特色。

在上片,辛弃疾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情随景迁,由远及近,层层推进,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恨委曲地抒发出来。

到了下片,作者进一步阐明自己的人生信念是坚定不可动摇的,尽管一时不算得志,但是决不消沉退缩。

他说,不要提什么鲈鱼切得细才味美,你看,秋风已尽,张翰还乡了吗?据《晋书》讲,张翰在任齐王冏大司马东曹掾时,因惧怕成为上层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同时又生性自适,便借着秋风起,声言自己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而辞归故里。

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的,不过却是反用其意。 他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

辛弃疾一方面反对逃避现实斗争的归隐生活,同时也更鄙视置国家危亡于脑后,只知贪恋爵禄的享乐行为。 他十分赞赏刘备对于许氾的讥讽。

《三国志》里讲,当许氾向刘备述说陈登对于自己的拜见不但不置一言,还让他睡在床下时,刘备说道你是有国士之名的,而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陈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f3c49a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