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阳台眺望“钱塘江时代”的国际元素 作者:韩一丹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6年第12期 文 韩一丹 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江干区正成长为一个活力四射的国际化新城区——道路宽阔、高楼林立、商业发达,人气聚集。日益崛起的钱江新城,已经成为杭州现代化都市形象的“代言人”。未来,江干区将通过产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环境国际化带动社区国际化、城区国际化,让更多的国际友人在此落户、以此为家。 记 者:半年多来,江干区积极打造国际化社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江干模式。您认为为什么要打造国际化社区?怎样的社区才能称得上是国际化社区呢? 沈建平:杭州提出打造国际化社区的理念,是为了适应后峰会时代的城市发展。在过去,杭州一直被人称为是“上海的后花园”,而G20 峰会后,这 样 的说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而国际化大都市就必须有与之配套的国际化社区,这是顺应时势提出的发展要求。 国际化社区是对城市管理、社区建设及基层社会治理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就目前杭州主城区或者江干区来说,并不是社区里国际人士居住得多,这个社区就是国际化社区,不能简单地以外籍人口的多少来界定。国际化社区的理念是开放包容的理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不但硬件上要方便外籍人士居住、生活、工作,在软件上也要跟得上国际化的服务水准。中外居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打造大家满意的生活共同体,营造出舒适宜居、和谐发展的社区氛围,让国际友人找到家的感觉。 记 者:目前,有多少国际人士居住在江干区? 沈建平:截止11月30日,江干区登记在册的国际人士共有399户,已经购房的155户,共计608人。其中,来自亚洲地区的有397人,包含港澳台地区 232人;来自欧美国家的有 194人,非洲国家的7人,还有 10人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相对而言,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人士,更倾向于选择基础设施和物业服务较完善的高端楼盘。仅四季青街道就有国际人士298户,459人。G20峰会后,杭州的国际知名度有了“裂变式”的提升,加上城市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会有更多的国际人士来到杭州工作和生活。因此,江干区作为杭州城市“国际新窗口”,加快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刻不容缓。 记 者:与杭州其它城区相比,江干区在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上,有着怎样的优势? 沈建平:江干区是杭州城市化进程中拆迁量最大的区域。10 年来, 曾经的农村菜地成为了高楼大厦,曾经的农民转身为市民,曾经被老杭州人视为郊区的江干,也成为了杭州城市的新中心。与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等城区相比,江干区的国际化社区建设基础比较薄弱,起步比较迟,但胜在后发强劲。 2012 年,江干区区委、区政府提出“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的目标以来,随着钱江新城、城东新城、钱塘智慧城和丁兰智慧小镇初具规模,亚洲最大客运枢纽火车东站启用,以及杭州市委、市政府搬迁至市民中心,江干区积极补齐“短板”,尽快跟上杭州国际化的步伐。 此外,江干区有许多优越的国际化硬件设施,如邵逸夫医院是杭州第一家通过国际医学认证的涉外医院,也是G20 期间定点的医学服务中心;在文化资源方面,有基督教的崇一堂、有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有佛教的龙居寺等建筑规模位于浙江省前列的宗教场所;在教育资源方面,钱江金融城旁正在筹建两所国际化学校,其中一所专为解决外籍居民子女就学问题,充分满足外籍居民在杭安居乐业的需求。应该说,江干区已经具备了较为浓郁的国际化氛围。 记 者:这次杭州市推出了十个国际社区示范点,江干区的城星社区和钱塘社区是其中两个,这两个社区都有什么样的特色呢? 沈建平:城星社区和钱塘社区都是成立于2008 年的年轻社区,地处钱江新城核心区。两个社区的共同点是楼盘相对高端、物业服务完善、生活环境优美。目前,居住在城星社区和钱塘社区的外籍人士人口数分别是164 人和168 人。 城星社区由华润悦府和城市之星两个小区,33 幢商务楼宇,还有市民中心、城市阳台、杭州大剧院等公建配套组成。万银大厦、泛海国际等商务楼宇共涉及121 家外资企业,其中就业的外籍人士有227人。作为国际化社区试点,城星社区正积极拓展涉外服务,如建立国际友人联络站,满足社区里国际人士生活上、工作上的需求;成立国际志愿者服务队,吸引小区内热心公益事业的外籍人士加入,参与社区建设和活动;设置双语服务窗口,方便外籍人士获取服务信息。针对商务楼宇,社区正在开发“涉外楼宇小管家”,为外籍工作人员提供各类商务服务。 钱塘社区由盛世钱塘、水岸帝景、新城国际、东方润园和金基晓庐5 个居民小区组成,所辖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江干体育中心等十多家企事业单位。钱塘社区逐渐培育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亮点等社会组织,如全国第一家社区级的茶诗社——“钱塘茶诗社”,定期开展以“琴棋书画诗花茶”为主题的各类品鉴活动;而“钱塘国学馆”则每周开展公益讲座和培训,并融入亲子互动和国际元素,增强外籍居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社区文化的融入。 记 者:目前,江干区国际化社区建设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沈建平:首先,我们分类梳理了国际化社区的发展类型。比如城星社区是一个商务型的国际化社区,而钱塘社区是一个宜居型的国际化社区。我们选取了这两个国际化基础较好的社区进行“重点突破”,在商务环境和生活配套上进行了有效提升。在社区强化双语化标识,增加了英语水平达到六级以上的对外服务社工。同时,收集社区周边的生活信息,正在编制一份方便国际友人的“生活地图”,让他们在地图上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衣食住行,甚至宗教、教育、医疗、运动、交际等可以去哪儿。 其次,在城星和钱塘两个社区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推动钱江新城核心区—钱江新城金融港湾核心区(包括钱江金融城、渔人码头)—城东新城沿江一带,通过加大投入、完善功能布局,提升软硬件环境,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新建一批国际化社区,打造成国际化街区。 第三,在国际街区的基础上,串珠成链,辐射带动九堡钱塘智慧城、国际商贸城、丁兰智慧小镇、丁桥中央水景公园综合开发、艮北中央绿地文体公园,以及三里亭建筑设计街区—杭州创意设计中心—夏衍文化特色街区、笕桥老街等平台开发建设,结合社区情境,制定国际化社区发展的整体目标、发展步骤、具体措施等实施方案,积极打造产业聚集、教育辐射、商业生态或改善提升等社区模式。如丁兰智慧小镇正在打造以智慧产业为特色的小镇,我们在建设同时就引入了国际化的元素,结合当地浓郁的地域文化,希望通过包装打造成能为国际人士接受的个性化、小众化社区。 记 者:正在新建的钱江金融城,也是按照国际化社区标准建设的? 沈建平:去年开始建设的钱江国际金融城,位于钱塘江和运河交汇处,钱江新城核心区东部。这里将建成杭州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吸引国际金融总部及保险、小贷、担保等衍生产业入驻,今后将有大批国际商务人士进驻,配套新建的江河汇流公寓、东方御府、都会天际公寓、维多利亚商务中心四个高档小区,都是按照国际化社区标准建设的。在老杭州人熟悉的三堡船闸对面,将按照国际标准,新建一个渔人码头生态公园,提供餐饮、休闲、观光等配套服务。此外,明年还将新建多所小学、幼儿园和卫生服务机构,提升国际化水平。 记 者:今后,对于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江干区有怎样的计划? 沈建平:江干区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上,将有一套行动方案,可以总结为“一个计划、三大理念、四项举措”。 一是谋定“一个计划”。江干区民政局正在抓紧制定《江干区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争取在2017年上半年制定完成。计划主要包括针对国际化社区的政策、国际化社区建设标准以及包含的内容等,指导帮助街道社区先易后难,逐步提升,引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社工。积极借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较为成熟的国际化社区建设经验。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让江干区的国际化社区呈现较好的面貌,同时带动城区的社区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是树立“三大理念”。第一,文化融合的理念。江干区的国际化社区建设要有鲜明的江干特色,要把江干长期积淀下来的“钱塘文化”和“江干精神”,融入到国际化社区的打造中去,同时引领和包容多元文化。第二,需求导向理念。先做好环境,再引进国际化人士,所以要紧跟国际化人士的需求,不断拓展服务。第三,精细服务的理念。除了提升社工的服务水平,还要提升户籍管理、治安、保洁等细节方面的服务水平。 三是落实“四项举措”。第一,要提升“大”社区建设。逐步打造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社区生态圈。第二,要营造大文化氛围,以多元、包容、融合的文化氛围,来吸引更多国际人士参与社区的文化生活。第三,建立大服务机制,满足国际人士生活、工作各方面的需求。第四,构建大协商平台,通过社区圆桌会等形式,让国际人士参与社区治理并形成自治,让国际化社区建设回归到社会治理上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05a5506ac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