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春望》 唐朝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写作背景:安史之乱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 2.“国破”点明时间,“城春”点明季节,“草木深”写草本繁密又荒芜,可见人民离散无人整治。 3.颔联赏析:“溅”“惊”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写出了作者感时伤怀,久别思家之苦。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赏析:“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这两句真切地表现了战乱中人们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思念家长,郁结在心头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 6.上四,春望之景,睹物伤怀。下四,春望之情,遭乱思家。 7.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安史之乱,表现了忧国思家、感时伤坏之情。 三、《泊秦淮》 唐朝 杜牧(重点)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⒈写景中蕴含凄请暗淡,为本诗定上伤感悲愁基调的句子:烟笼寒水月笼沙 ⒉使诗人产生亡国,历史又重演的忧患,借古喻今的句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亭花。 3.杜牧的《泊秦淮》: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首句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 5. 本诗最后两句用的是曲笔,怎么理解? 答:这两句表面上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一味沉迷靡靡之音,实际是在批评那些不以国事为重、贪图享乐的达官贵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6.诗的末句写《后庭花》,这在艺术手法上叫什么啊?答: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7.“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8.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9.“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参考: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也有壮志难酬的愁思。 (2)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 参考:后两句虚实结合由现实转入梦境,照应诗题,将风雨和战争联系在一起,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引起了作者的情思,风吹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体现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但壮志难酬的情感。 (3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参考:这首诗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自然而巧妙。 2、《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2)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 参考:这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3)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 参考: “风飘絮”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则是诗人一生沉浮的政治生涯的写照。这两句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悲惨命运。 (4)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 参考:采用双关方式,惶恐滩是地名,惶恐是内心的忧虑,零丁洋是地名,零丁是身世孤单,这两句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和处境的艰难。 (5)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参考:将叙事和抒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0847e6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