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时间:2022-12-10 01:39: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寒假里,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我的为师之道》一书。

书写教育的书籍,我能读的下去,只因文字并不枯燥。温婉的文字,宛若下午的值班室里照入桌前的暖阳,让目光徜徉其间;件件教育故事的娓娓道来,如晚餐后那杯回味微甘的清茶,温润缓缓入心;字里行间投射的教育心得,恰似手中正翻阅的书页,看似常见,无甚特别,却每页彰显着质朴而可贵的教育智慧与教育情怀。

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速度不算快,然而这本书本就不适合速读的——我以为。书中讲的是“为师之道”“道”不是一目十行后就能了然于心的,明“道”,靠的是感与思。今天读一个章节,明天看一个段落,或者隔两天才又翻翻,仿佛行走在于老师的教育生活中一般,看桩桩小事如何幻化出精彩与感动。“道”自然蕴含于其间。 甘草自喻。我凭借书中鲜练的介绍来了解甘草这味自己并不知晓的中药。特性:一、性温、味甘;二、包容;三、调和。用它与于老师相喻,真是很得神韵。做于老师的学生一定是幸福的,只因他如甘草般的无处不在的温厚、包容及中庸。

书中有段文字直扎入心底:“迟到了的同学何尝不爱面子?他们何尝不怕挨批?偷黄瓜的学生事后何尝不难为情?何尝不怕老师‘揭老底’?于是我选择了不伤他们面子的处理方式。”迟到这件事,很多学生都经历过,我也有着深刻的记忆。大概是小学二年级时的早晨,远远地就看见班主任站在教室门口了,真的想让自己像隐形人一样溜


进教室,可老师还是喊住了我,问为什么迟到。我低头不语。当时数学老师也在场,说“算了,进去吧,进去吧。”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迅速进了教室。老师盘问时内心的难受煎熬,是我多年后都记忆犹新的。相信这样的感受,于老师定是明白的,正如他在书中说:“这样的宽容,完全出于理解——一种推己及人的理解。作为学生,自己的错误能被老师理解,这难道不是最需要的幸福么?正因为我有过那种难受煎熬的经历,关于迟到这件事,我极少难为学生。希望他们不必为早晨多赖了一会儿床,多享受了几分钟的早餐,多磨蹭了些慵懒的时光而自责,于我而言,真的认为有些不合要求的美好可以有,尤其是孩子。然而,对于学生,我仅仅极少的事情上能这样去理解他们。于老师却总是能轻轻松松地走进孩子内心,时时处处地推己及人,这需要一种怎样的教育情怀呀!这正是我这样的一名普通教师需要长期修炼的。

于老师在书中提忆了自己的数位老师,有小学的,初中的和师范的。说“他们的高尚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便悄然融入了我的血脉。”大概老师的德行与善举,但凡被学生感知,都会被学生终生记忆的吧。看到于老师在书中说“对于优秀的学生,我激励、激励、再激励”时,我想起了自己小学的李老师——当时是一位年近五十的男老师。他擅于朗诵,在他的课堂上,我第一次知道了人物语言可以这样读,在他的课堂上,课本中的人物在同学们的头脑中才活了起来。印象最深的是他曾拿着我的一篇习作,其他各年级老师看,夸耀之色溢于言表,其他老师也频频点头。而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0ca17ea6c85ec3a86c2c5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