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纸游戏的启示-文档资料

时间:2023-05-11 01:08:3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撕纸游戏的启示



在一次校内培训会上,学校邀请在中小学心理辅导方面颇有影响的张老师为全校教师做了一次心理讲座。讲座非常精彩。其间,张老师为每位老师准备了一张A4纸,并要求全体老师按照她的指令来做:把这张A4纸对折,撕去左上角;再对折,撕去右下角;接着对折,撕去左下角;最后对折,撕去右下角。当老师们完成操作要求,重新打开这张白纸时,大家意外地发现,此时每位老师手中的白纸都不尽相同,有的出现了一个洞,有的出现了两个洞,有的出现了三个洞,还有的竟然没有洞。这个小游戏告诉我们:同样的要求,因为不同的理解,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差异的真实存在。这也提醒学校的教育者、管理者,应该如何去正视这种差异,并且更加科学地对待这种差异。

这次的撕纸游戏让老师们不禁想到我们教育的对象――学生。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精心的引导和耐心细致的点拨。在不断规范学生言行,纠正学生“错误”的过程中,老师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常常一个要求才强调不久,就有学生与自己对着干,有的学生甚至是屡教屡犯,屡教不改。这多少让有的老师觉得无奈,所以只有在每天重复的苦口婆心的说教中,一边恨铁不成钢,一边与自己生气,总觉得是自己在教育经验与方法上的欠缺才造成效率的低下。这大概也是教师心理


压力大的原因之一吧。是啊,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面对层出不穷的学生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有另一种解读呢?

游戏中,作为成人的老师,大多是专科生、本科生,甚至还有研究生,对于同样的指令要求,在理解操作的过程中,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结果,那么,作为正在成长的孩子,无论是理解能力、操作能力无疑都要比老师差了许多,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面对学生出现与自己要求不同的做法或结果时,就觉得无法接受,甚至因此给学生以“好”或“差”不同的定义呢?我想,把自己的理解当作是学生的理解,把自己的认识想当然地当作学生的认识,这样的教育带给孩子的只会是内心的打击以及个性的压抑。

其实,换一种思路,把孩子只当作孩子,就像对待游戏中的自己,谁说,不能这样理解老师的要求?谁说,同一要求不能有不同的结果?这本来就是游戏告诉我们的结论。我们在寻找教育的最佳路径的同时,也应坦然接受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理解学生对老师话语的不同“理解”,理解学生对老师要求的误读甚至“错”读,相信每一种结果都是学生真实自我的展现一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最有朝气、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孩子。他们的身上发生的一切可能,都是正常的。这样思考,我们就会少一点对学生的指责,少一点对学生的“冷眼”,而我们也会在工作的过程中多一份豁然开朗,多一份悠然自得。正如一本理学书中所讲:问题并不是问题,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才是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1387db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