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声乐作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音乐特征 作者:赵晰 来源:《魅力中国》2016年第12期 摘要:本文对声乐作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曲作者乌兰托嘎进行简介,深入分析了声乐作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调式柔美细腻、曲式结构规范严谨、旋律情感层层递进等音乐特点。 关键词:《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 音乐特征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这首由席慕蓉作词、乌兰托嘎作曲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可谓是草原歌曲经典中的经典。随和的乌兰托嘎在音乐创作上是严谨的,他追求的是永远创新,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他是在用音符作诗,用旋律作画的草原诗人。 一、b自然小调感情基调的铺垫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音乐结构工整,分为三段,以四句为一段,共38小节。歌曲采用6/8拍,既有传统内蒙民歌悠长、宽广的韵味,又有温馨、恬静、深沉的情感。 从旋律来看,歌曲第一段(第1—13小节)的调式调性是b自然小调,第一句(1-3)小节,旋律采用的是主和弦的和弦内音的重新排列,突出小调柔美的色彩功能,主题鲜明;第二句(4-6)小节继续深化主题,利用八度音程的变化,来强调主功能。第6小节结束在主和弦的五音上,留下了情绪的发展空间;在第9小节进行到下属功能;第四句(10-13)小节,延续了第三句的下属功能,后由下属进行到属,最后回归到主音。 第二乐段(14-22)小节,歌曲从14小节的下属进行到15小节的属,又从18小节的主进行到下属,下属功能和主功能交替出现,使主题在一种若即若离的矛盾冲突状态下进行,最后落在属音上,并且长达12拍,使歌曲的情感完全铺展开来,也为即将到来的副歌部分和整首歌曲情绪的高潮部分做好了准备和暗示。 第三乐段(23-35)小节,这是转调后调性的回归与再发展,从音乐的角度来说,这一部分是转调后调性的回归与再发展,属音的八度大跳和音区的提高,是整首歌的高潮。从歌词的角度来说这一部分是情感更具体。“虽然已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一生的经历,悲伤也好,欢乐也罢,我都不想再对你倾诉,我只想躺在你的怀抱里,就这样静静得看时光流逝。情至此处,再无需多言。音乐最后以调式主音的长音结束,言已尽,意尤远,完美绝伦。自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157a78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