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几号是情人节 在西方,每年的2月14日被定为情人节,在这一天里,有些人会赠送礼物给情人或心仪的人,例如会送玫瑰花、巧克力和贺卡等表达心意。而情人节中的晚宴通常代表了情侣间或者恋人间关系发展的关键,情人节是一个充满温馨的节日。 而中国的情人节是七夕即农历的七月初七。由于现在大家都能很快的接收西方文化,故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在每年的2月14日这天过起了情人节。 情人节唯美含义 2月14日情人节在诞生那一刻,瓦伦丁对爱情保卫精神、心爱的姑娘为之动容的感动,人们为了爱情可以献出真心、甚至于生命,早已将爱情的寓意化身为世界上最不朽的浪漫。正是如此浪漫的起源,后人才更愿意去纪念它,去维护心中的爱情。世界流传的千百年间,2月14日情人节已被填充了更多浪漫情怀:单身的人在情人节更努力去寻找一生真爱,热恋的情侣在情人节向往爱情永久,结婚的伴侣在情人节期盼一生相随。就像那一生只爱一人的roseonly玫瑰,是古往今来多少人一直的追求。 在2月14日这一天,许多人扬起了心中那份勇气,掏出那份真情,告白、示爱、成婚、纪念爱情……快乐真的须要勇气,能够讲出那一份快乐,从一个人变为两个人在一起,许诺我愿,那就是人类独特的唯美。 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这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情人节的晚餐约会通常代表了情侣关系的发展关键。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其他国家也已开始流行。而在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七夕节也是姑娘们重视的日子,因此而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由于能表达共同的人类情怀,各国各地纷纷发掘了自身的“情人节”。 美国 男性在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说“情人节快乐”已经没有特别的感情关系,而逐渐演变为有如公开场合的打招呼的形式。但男性较少在公开场合对另一位男性如此打招呼。 英国 从17世纪开始,情人节变得普遍。意大利情侣会在朱丽叶爱墙上发送表达爱意的小纸条。 日本 女性送巧克力给她喜欢的男性,而男性则在一个月后的ホワイトデー(white day,即白色情人节)回礼表衷肠,这是日本商人于1965年炒作的结果。 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随着商业炒的发展,不少年长男女也已经开始欢庆这个节日。由于对“情人”一词的相同认知(在汉语中,“情人”有时涵盖“情妇”、“情夫”、即为合法婚姻以外的男女关系的意味),遭很多非议,另一方面,由于害怕西方传统节日不断涌向中国文化,消磨了对传统节日的欢庆,这一节日经常遭激进人士的反对和反对。直到现在,每年的这一时候,仍在媒体上有著相似评论。 中国 · 中国大陆 · 中国在习俗上,还有七夕节、元宵节、上巳节等三个节日可以称为“情人节”,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庆祝这些节日。 存有一些人把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或七夕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在汉代,七夕的欢庆已经很广泛了,但传统上欢庆七夕的内容与情侣约会之类的活动毫无关系,只是乞巧、赐福的节日。后来由于牛郎织女在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剥夺了七夕节以情人节的含义。近年中国年轻人又以欢庆西洋情人节的方式欢庆七夕,内容上与传统习俗并并无关系。[1] 元宵亦称“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高挂的夜晚,还是一个快被遗忘的“中国情人节”。豫园、古猗园、上海植物园今年不约而同地重启情人节主题。豫园的凝辉路南侧便以“爱情街”为主题命名,完美地契合了“中国情人节”的主题。于是这里成双成对亲密接吻的天鹅灯、金鱼灯和鸳鸯灯密布于道路上空,将甜蜜的味道洒向游客。古猗园元宵灯会,为有情人提供了一个韵味十足的传情方式,在灯影绰约的古典园林里,携手共提一盏花灯,相互探讨猜几条灯谜,握着暖暖的手品尝暖暖的元宵,让永不凋谢的玫瑰见证永不落幕的爱情,各式各样的活动为情侣、夫妻相会增添了喜庆的气氛。[2] 在一些少数民族依然盛行的节日上巳节(又称三月三)更合乎情人节的内容。上巳节本来就是青年男女踏青、社交、广交异性的节日,汉之前更存有野合的习俗,后来礼教蓬勃发展,野合的习俗消失,但当时男女相处还是比后世民主自由,年长男女依然可以在当天至郊外踏青游玩。至南宋时理学蓬勃发展,礼教显得森严,上巳节就在汉民族文化中没落了。 改革开放后,不少年轻男女也开始庆祝这个节日,年轻人对该节日的重视程度已经可以与春节、中秋节相比一般是男生送女生礼物比较正式,女生也要有所表示。除此之外的重要活动内容是到比较浪漫的地点共进晚餐。互相在网络爱墙发送祝福也成为新的时尚,表示爱情的承诺与永恒。对于正在追求女孩的男生来说,如果这一天女孩接受了他的情人节礼物或者表示接受邀请,就意味着恋爱关系的确定。由于对“情人”一词的不同理解(在大陆用语中,“情人”有时包含“情妇”、“情夫”,即合法婚姻以外的男女关系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19da9e9d2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