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翻译赏析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蚕欲老,麦半黄,山前山后水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前言】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一首一首反映现实、关心人民疾苦借题发挥的政治讽刺诗,这首诗借讽刺观音菩萨深刻地讽刺了在其位而不谋其职的官僚们,词情含蓄而强劲,语言通俗流畅,音韵和谐,具有鲜明的民歌风味。 【注释】 ⑴灵感观音院:在杭州上天竺,五代时钱镠所建,初名天竺看经院。宋仁宗时,因祷雨有应,赐名“灵感观音院”,祀观音菩萨。 ⑵山前山后水浪浪:杭州所属各地,山泽各半,连下多日雨便成水灾。一作“前山后山雨浪浪”。浪浪,形容雨声之响。 ⑶辍耒:谓停止农作。辍,止。耒,原指原始的翻土农具,形如木叉,此泛指农具。废筐:谓停止采桑。筐,指采桑的篮子。 ⑷白衣仙人:即观音。这里暗指官吏。 【翻译】 夏蚕快要老去,麦子已经半黄,山前山后大雨如注溅溅作响。农夫停止耕作农女无法采桑,白衣仙人空自坐在高堂。 【鉴赏】 就诗题看,这是一首纪游诗,但与一般纪游诗不同,它不是山水名胜的赞颂与刻画,而是一首反映现实、关心人民疾苦借题发挥的政治讽刺诗。 蚕欲老,写蚕到了快要吐丝的时候,需要勤饲桑叶,以保证蚕的健康发育。麦半黄,写麦已到了快要成熟的时候,需要及时锄土,以利麦的吸收营养,来促进它的结实。以上两项农家的工作,都 1 是需要晴天才能做好的。而当时的天气却是接连下雨,以至山前山后全被雨水笼盖着(这是诗题字面的实际描写)。在这种情况下,农夫不能把耒锄土,农家妇女也不能携筐去采桑叶饲蚕了。关于“废筐”,《诗经·豳风·七月》有“女执懿筐,爰求柔桑”之句,这里是反用。而且带有雨水的桑叶,蚕吃了容易生病,所以不宜采用。这一句通过劳动工具的“辍”或者“废”反映出男子不能下田锄地,妇女不能采桑。而且,带雨水的桑叶蚕儿吃了还容易生病。在望的丰收转眼化为乌有,农民们的焦急与痛苦可想而知。 在雨水成灾的严重时刻,不论是谁都应关心人民疾苦,被百姓奉为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更应当挺身而出,解除苦难。然而,这位菩萨却无动于衷,仍端坐庙堂之上享受着善男信女的礼拜。在当时,指斥被人们普遍崇奉的观音菩萨,这本身就需要有一定的勇气和某种唯物观点。重要的是,诗人在这里借题发挥,另有所指。苏轼是因反对新法要求外放来到杭州的。出京两年时间,他游历了很多地方,对新法执行中的某些弊端有更多的了解。在新法的条例中,如青苗法、免役法等都规定赋税只要钱而不收米。所以,有些地方官对农业生产更加漠不关心。表面看“白衣仙人在高堂”,是写观音大士,实际却在讽刺高高在上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僚集团。 这首诗语言通俗流畅,音韵和谐,具有鲜明的民歌风味。开头两个三字句突破了七言四句的固定格式,并且用“蚕”与“麦”这两个不同的形象,点明男耕女织这两大生产支柱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为最后的嘲讽预作铺垫。以下诸旬,也都活脱通透,轻快简洁,一气如注。其次是含蓄婉折,言外寄意。如对理 2 解“白衣仙人”一句的讥刺,就需要对当时天灾人祸两方面均有深刻把握,才能体味其爱憎的强烈。一般而言,宋代对舆论的控制比唐代要严,后来苏轼就因写诗而有“乌台诗案”之冤屈。所以,直接针砭时政之作,在宋诗中并不多见。这首带有批判锋芒的讽刺短章,也就难能可贵了。 ---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1b2e188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