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共有四首古诗,分别是《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这四首诗,风格各异,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描写美丽秋景的,有偶然感怀的,也有和今天邱霞老师讲授题材相同的送别诗。下面我简单说说我对本册古诗教学上的一些想法。 《赠刘景文》《山行》虽然都是描写秋景之作,但情感基调不甚相同。《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诗文前后两句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前两句低沉,枯荷、残菊映入眼帘,色彩暗沉,虽然如此,作者也敏锐的发现了在枝头傲斗寒霜的菊花,从枯败的场景中找到了具有生命力的景物。在理解体会前两句时,抓住作者低沉的情绪,并理解“傲”,我在教学时通过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学生想象盛夏荷塘的美景和香气,与文中“荷尽已无擎雨盖”作对比,并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秋日的荷塘,让学生感受两种截然相反的景致。在理解“傲霜枝”时,出示落花满地的场景,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出示菊花虽枯萎但还留在枝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有何不同?并引入黄巢的《咏菊》,简单讲解,让学生重点体会菊花的生命力,从而理解“傲”。后两句笔锋一转,从暗淡的色彩转为明快,“橙黄、橘绿”,一下让深秋有了魅力,学生有了理解、想象、对比,自然就能读出感情,理解诗意。 《山行》也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一般描写秋天的诗句笔调沉闷,但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洋溢着作者对秋景的期待和赞美,作者是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进行这次远足的。从开课伊始,可以先向学生奠定本诗的情感基调,然后让学生和作者一起远足,看看路上发现了哪些美景?哪种景物的发现让作者在寻景路上充满惊喜?学生表述的过程就是理解体会的过程。带着这样的理解,再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诵。 《赠汪伦》是一首送别诗,同是送别,王维和元二百般不舍,整首诗充满浓浓的离愁别绪。但《赠汪伦》这首诗,重点却在热烈的歌颂友情,深刻友谊的获得的喜悦已经掩盖了离愁,李白特有的文风让离别也充满豪放之情。这首诗,语言直白,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容易,就不用在理解上多下功夫,因为李白在古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可以放在了解李白的诗风上,多出示一些李白的古诗或者是用这首诗和其他的离别诗作对比,老师做简单的讲解和引导,算是为学生建立一个初级的诗歌品评的方法,为学生以后的古诗学习搭建平台。 综上所述,古诗学习,学无定法,但我在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为:对比,想象,插播相关资料,抓关键字,寻找情感基调等。以上是我对二年级上册古诗教学的浅见,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1dd2b2aa8956bec0975e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