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代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创作时间 1932年春 1932年春 1932年春 1932年春 1932年春 1932年7月30日 不祥(1933年8月13日首刊) 1937年6月20日 1933年4月18日 1936年8月9日 不详(1936年9月18日首刊) 不详(1936年10月29日首刊) 不祥(1933年10月29日首刊) 不祥(1934年6月14日首刊) 不祥(1936年11月29日首刊) 1936年12月12日 1937年8月14日 1937年8月22日 1937年8月17日 1937年10月17日 1937年10月22日 1937年10月22日 1937年12月13日 1938年2月20日 1938年5月15日 不详(1938年9月18日首刊) 作品名称 《可纪念的枫叶》 《静》 《偶然想起》 《栽花》 《春曲》(六首) 《幻觉》 《八月天》 《一粒土泥》 《弃儿》 《孤独的生活》 《长白山的血迹》 《女子装饰的心理》 《中秋节》 《镀金的学说》 《感情的碎片》 《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天空的点缀》 《失眠之夜》 《窗边》 《逝者已矣!》 《小生命和战士》 《火线外(二章)》 《一九二九年底愚昧》 《记鹿地夫妇》 《无题》 《寄东北流亡者》 散文 作品体裁 诗歌 不详(1938年12月29日首刊) 1939年8月28日 1939年9月22日 不详(1939年10月18日首刊) 不详(1939年10月20日首刊) 1940年6月28日 1940年7月 不详(1941年5月5日首刊) 不详(1941年9月20日首刊) 不详(1941年9月1日首刊) 1933年10月 1935年3月至5月间 1936年 1940年6月初版 1933年8月6日 1933年8月27日 1933年9月20日 1933年11月15日 不详(1933年7月18日首刊) 不详(1933年8月4日首刊) 1934年3月8日 1934年3月8日 不详(1934年夏首刊) 不详(1934年首刊) 1936年5月6日 1936年9月4日 1936年9月初 1936年(1936年9月20日首刊) 不详(1936年10月1日首刊) 不详(1936年11月16日首刊) 不详(1937年5月10日首刊) 1938年8月6日 1938年8月20日 1938年10月 《我之读世界语》 《茶食店》 《鲁迅先生生活散记——为鲁迅先生三周年祭而作》 《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记我们的导师——鲁迅先生生活的片段》 《〈大地的女儿〉——史沫特烈作》 《回忆鲁迅先生》 《骨架与灵魂》 《“九一八”致弟弟书》 《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 《跋涉》 《商市街》 《桥》 《萧红散文》 《两个青蛙》 《哑老人》 《叶子》 《渺茫中》 《腿上的绷带》 《太太与西瓜》 《患难中》 《出嫁》 《进城》 《去年今日》 《马房之夜》 《家族以外的人》 《红的果园》 《王四的故事》 《牛车上》 《亚丽》 《两朋友》 《黄河》 《汾河的圆月》 《孩子的演讲》 短篇小说 散文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1e5a1b6783e0912a3162a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