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si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基本框架奠基于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中华文化的全面开拓创新时期。儒、道、墨、法、兵、纵横、阴阳等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各自提出了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涉及经济、军事、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这是中国古代一次思想大解放、大飞跃,涌现出了孔子、荀子、孟子、孙子、韩非子、老子、庄子等一批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哲人。他们迸发出的原创精神和智慧,谱写出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光辉篇章。中华文化为什么绵延两千多年而历久不衰,并且随着社会的变迁,在同各种文化的交流中具有强大的融合力,采各家之长补己之短,日益丰富,不断创新而博大精深呢?首先得益于中华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包容性。 一.探索天人关系的学说源远流长 先秦时代,“究天人之际”主要就是对神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之间的关系的探索,其中又以探索自然与人的关系为重点,由此形成了“天人合一”、“天人之分”和“与天地参”等天人关系的三种主要学说。 1.天人合一说。阐发此说的主要有孟子和庄子等,强调的是天道与人道、自然和人为的息息相通。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的命题。认为人性天道是统一的。人心是能感通的主体,人们只要尽量发挥自己的本心,就能了解自己的本性。而人的心性又为天所赋予,因此知性也就能知天。他认为人的善良本心是与生俱来的,只要加以扩充,就能成就善性,就能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精神境界。与孟子强调扩充与发挥人的本心与本性不同,庄子主张人们应当收敛心性,“常因自然”,“不以人助天”,要求人们克服知识、理性引起的狂妄自大,使自己的欲望顺应自然的法则;提出消除一切人为的建构,重新回到自然的怀抱,恢复天人关系的和谐,达到“天人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最高精神境界。庄子对人的社会存在意义评价未免失之消极,但强调顺应自然,同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当代人类反思现代文明的负面作用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 2.天人之分说。阐发此说的代表人物是荀子。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而主张“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明确指出天和人各有自己的规律和功能,不能互相代替,应当“明于天人之分”。人们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控制自然,为人所用。 3.天地相参说(“与天地参”)。此说有代表性的观点见之于《周易•说卦传》和《中庸》,肯定天道与人道既有区别又相统一,强调人可参与自然界的变化。《周易•说卦传》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指天地人“三才”之道,既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处于天地之间的人,其使命是“在天地之道,香甜地之一”,即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调节自然的变化,使万物各得其所,人自身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实现“与天地合德”的人格理想和精神境界。《中庸》称:“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进物质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雨。可以赞天地之化雨,则可以与天地参yi。”更明确的表述了“与天地参”的思想。 上述三说,各有侧重,又不互相排斥。持天人合一论者,实则以天人有别为前提;持天人之分论者,并不否认天人之间的联系;前者强调人应适应天到货回归自然,后者强调人应掌握天道改造自然。持“与天地参”论者既承认天人相区别,又看到天人相联系,再次同意的基础上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人类积极进取,在生生不息的洪流中实现人与天地万物的共生共处与和谐。这三种学说注重天人之间的辩证统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天人关系的根本原则和主导思想。 二.重视人伦和谐的思想宽厚博大 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是先秦诸子百家十分关注的课题,儒家最具有代表性。 1.以“仁”为核心。孔子确立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仁”,其核心是“爱人”,即对人关心和尊重。“仁”以“爱人”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忠恕之道”为基本原则和方法。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发展为儒家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提倡实行“仁政”,强调只有实行重视百姓利益、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政治,才能得人心得天下,才能长治久安;反对凭恃武力、权术治天下而不顾百姓死活的“苛政”,并斥之为“霸道”。 与儒家有所不同的是墨家,提倡“兼爱”,主张爱人如己,普遍地、平等地爱一切人。墨子又把“兼相爱”和“交相利”相结合,强调”爱人“必”利人“,爱利结合。 儒墨两家,仁爱与兼爱,都肯定自我与他人同类,都主张人与人应当相爱,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光辉的人道主义思想。但儒家的仁爱是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由亲及疏,是差等的爱,又重义轻利,以感情和伦理为本位,同封建社会很协调,其思想影响日益增大;墨家主张不分远近亲疏,平等的爱一切人,又以实利为标形,带有功利色彩,与封建社会结构不相协调,其思想影响日趋衰绝,只是到了近代和当代,中外学术界才重视其价值。 2.以“德”为基础。孟子对基本伦理关系及其相应准则有一个简明、权威的界定,为“五伦”。其中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为“十义”。 3.以“礼”为规范。“礼”是思想文化的制度,故称“礼制”。政治制度、法律准则和道德规范是“礼制”的三个重要方面。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不知礼,无以立”。个人要发展完善。社会要稳定安宁,没有礼的约束和熏陶不行。“礼”要有连贯性和连续性,又要根据时代改变而调节其具体内容。战国末,荀子也曾作《礼论》,观点与孔子一致,并强调“礼”与“法”兼用:“洽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荀子这一主张对后世统治者影响更大。 4.以“和”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和”的愿意为相应,引申为和谐,特别是多种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西周末年的史学家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并解释说“以他平他谓之和”。用现在的哲学观点来说就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矛盾及其平衡、统一才能产生新事物,而简单的重复、绝对的同一则不可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孔子也主张“和而不同”,又把“和”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把“和”视为全部社会制度的价值指。孟子强调“人和”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倡“群居和一”,人们各守本分而彼此和睦,以免纷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和“的思想,积极看待社会和自然的差异、分歧和矛盾,提倡发挥不同个体各自不同的作用,实现整体的和谐与发展。“以和为贵”的思想,几千年来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儒家的大力提倡和各阶级、阶层的实践,使其融化为全民族的民族性格的一部分,孕育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宽容博大的胸襟,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存智慧,从而化解了一次次社会危机、民族矛盾和战争创伤,以健朗豁达的态度正视过去的苦难和教训,立足现在的实际需要,开创未来的美好生活。 三、倡导辩证思维影响人类 先秦诸子的思维方式是当时世界的先进思维方式,既有直观思维、形象思维,也有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特别是具有辩证思维的特色,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整体的观点。儒、道、名、阴阳各家都强调宇宙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各都是一个整体。必须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部分的实质。《庄子,天下》篇载,名家惠施提出:“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命题,对宇宙万物从大小两个向度作出高度的概括,并肯定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庄子,齐物论》更宣扬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强调从“道”的观点来看,一切事物都是平等无差别的,是一体的。《周易》的天人协调说,认定天、地、人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阴阳家则以阴阳五行的思维模式来解释宇宙间的一切现象,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2. 变易的观点。先秦诸子认为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孔子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老子》认为:“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庄子,秋水》也认为:“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周易》更是通过对卦………..的解释,总结和阐扬阴阳变易说,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论述事物发展规律学说的代表。《周易》的中心内容就是讲变易,认为变易是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变易的实质就是生而又生,不断地产生新的事物,即“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周易》还赞扬社会政治的变革。……….这种变易思想,为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和中国社会的改革奠定了哲学思想的基础。 3. 对立统一的观点。对事物变化的根源和规律,先秦诸子是用“对待的观点”来解释的(近似)认为任何事物包含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指规律,即对立双方的联系、依存、排斥、转化是宇宙一切事物的普遍和根本的规律。《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认为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都是讲对立面的互相转化规律。《孙子》中强调:治与乱、勇与法、强与弱、众与寡、安与动、劳与逸的对立,并非一成不变,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法家代表人韩非子首先提出“矛盾”说,他强调对立面的斗争,认为双方“不可同时而立”,但也认为双方的对立,也可在一定条件下化解。 4. 中庸的观点。 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德性,又是最好的思维方法。他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强调“时中”、“用中”。子思作《中庸》予以继承和发挥,认为:“和而不疏”、“中立而不倚”,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们若能把中和的道理加以推广,天地万物就各安其生,各得其所了。《周易》也强调“中道”、“中心”、“中正”则吉,反之则凶。主要是强调适度,凡事要有个度,“过”和“不及”都不符合事物的标准,都会损坏事物的稳定性。特别强调勿太过,以免适得其反。千百年来,中庸思想在中国,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不利于事物的变革。 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先秦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础,决定了发展方向,影响了演变轨迹达两千年。一直在塑造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中发挥重大作用,其智慧至今依然是中国现代化的财富;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仁者爱人的博大胸怀,克己复礼的谦恭自牧,生生不息的变易观念,执两用中的中庸思维。这些无不闪烁着先圣先贤的睿智之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批判继承,培养民族求真、行善、崇美的品格,增强开创精神、协作精神、超越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246b96c27d3240c8447ef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