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bc“野性系列”纪录片根据叙事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地域生态为线索,以自然动物之间的关系为对象;另一类展示自然动物的生态环境,同时展现全球某一地区或者国家中人与自然的生存状态,本文在此将两类命名为纯自然动物类“野性系列”纪录片和人与自然“野性系列”纪录片。后者不论在叙事解说还是叙事结构中都与前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探析。 【关键词】:bbc纪录片;野性系列;人与自然;叙事特点 一、善用疑问的叙事解说 (一)解说方式:疑问意识逐渐强化 纯自然动物类的“野性系列”纪录片(《野性南美洲》《野性新世界》《野性澳洲》《野性非洲》《野性欧洲》《野性加勒比》)在解说动植物的生存状态及科学信息时不可避免会采用说教式、固定思维、客观性较强的叙事模式。 而人与自然“野性系列”纪录片(《野性印度》《野性印尼》《美丽中国》),其故事的趣味性、解说词的悬疑性较前者更强。《野性印尼》《被放逐的国度》中在讲述长鼻猴饮食嗜好时,其解说词与画面配合的颇具吸引力,“虽然对付老树叶有一套,但它们更钟情于嫩叶,为了寻觅到可口的树叶,必须穿过河流,那儿往往是很危险的,在浑浊的水中,埋伏着诡异的猎手,鳄鱼是长鼻猴的天敌,那究竟是一条鳄鱼还是一块漂浮的木头?鳄鱼随时都盯着可能溅起来的水花,”反问式的解说词奠定了悬疑又紧张的基调,此时处于侦查状态的长鼻猴与水下的鳄鱼画面在不断切换,“长鼻猴紧紧的小心翼翼地跳跃生怕出错,因为它们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一失足便成千古恨,”这时已有两只长鼻猴跃过水面,但它们长长的尾巴落入河中的激起连续不断的水花,“对一些长鼻猴来说,这条河简直太宽了,”另一只长鼻猴跳到了藤蔓的尾部,由于藤蔓尾部弹性较大,长鼻猴半个身子都浸入水中又被快速的弹了上来。后一只长鼻猴改变了策略,跳向茂盛复杂的枝蔓丛,却整个落入水中,“每一次埋伏对于鳄鱼而言,都意味着美味的到来,此时隐形杀手正在紧紧地盯着河面”,此时,长鼻猴从水中挣扎地站起,飞快地跨过浅浅的河床爬上不远处的浮萍,伺机跳上低垂的树蔓,顺其而上,“鳄鱼的动作慢了些,但是还有机会”,低沉富有磁性的嗓音配上神秘危险的背景音乐,加之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并切入问题、抛出疑问、制造悬念,BBC人与自然野性系列纪录片叙事特点 营造气氛,是bbc纪录片惯用的做法,也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商业性策略。 二 解说视角:悬疑强弱的不同 二、 叙事结构: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开始引入人与自然的关系 《野性印尼》《被放逐的国度》中遵循地理位置将影片分成三个部分,一是由亚洲大陆碎片组成的婆罗洲,亚洲的野生动物自然成为岛上的主宰者(如长鼻猴、鹿豚),由于与大陆隔绝太久,种类异常丰富且怪异非凡,“移民浪潮”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人民,混合着怪异而美丽的旧文化以新形式在这片岛屿上繁衍开来;二是由婆罗洲的一部分和澳洲的碎片岛屿相互撞击而成苏拉威西岛,大犀鸟、头顶冠毛的黑色猕猴、西里伯斯大头鸟、跗猴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充足的光照、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当地居民种植水稻,一年可以三割,满足密集人口的粮食需求;三是从上一个冰河时期开始,日渐上升的海平面使得新几内亚与澳洲分离,这里有着独特的天堂鸟,品种超过28种,华丽的羽毛遭到当地人的觊觎,由于不断的伐木使得巴里岛椋鸟日益减少,红火的燕窝市场使得褐雨燕生存状态令人堪忧,岛上居民几乎人人会跳的巴龙舞,讲述正义与邪恶的故事,也暗示着人类与自然长期冲突。从中可以梳理出,本集主线是三处相互隔离岛屿上野生动物现下的生存现状,副线则是人与动物共同生活所面临的和谐与冲突,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生存状态在印尼这片分裂的岛屿上开始显得明显。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重视 如果说《野性印度》《野性印尼》开始将人与自然的元素引入叙事结构中,那幺《wild china》呈现中国多元的地域和民族文化镜头比重占整部纪录片的三分之一以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叙事得到bbc前所未有的重视。cctv与bbc版本的《美丽中国》(《wild china》)各自共有六集,分别为《锦绣华南》(《heart of the dragon》)、《云翔天边》(《shangri-la》)、《神奇高原》(《tibet》)、《长城之外》(《beyond the great wall》)、《沃土中原》(《land of the panda》)和《潮涌海岸》(《tides of change》),《美丽中国》拍摄时间长达3年,跨越2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涉足50多个国家级的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涉及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还讲述了中国30多个民族的生活故事。[1]《heart of the dragon》采用了一种网状交织的叙述结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27e1ccb13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