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理解词句大意。 2、准确地背默这首词。 3、体会作者的情感。 4、赏析词中名句或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2、难点: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相见欢 【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宋太祖开宝八年(975),金陵城失守,南唐国主李煜(世称李后主)赤膊出城投降,虽然被封为“违命侯”但是一直把他囚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上,每天过着以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这首《相见欢》就是写这种囚禁生活的愁苦滋味。亡国前耿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 2、听诗朗颂:学生听范读时老师要求,拿起笔在诗中标出重读、停顿。 3、模仿齐读: 请同学们模仿齐读本诗,读完后同学们进行自评,老师进行总评:诗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思想感情,我们朗读时,要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学们刚才朗读时重读、停顿、语速读得都不错,但感情不饱满,或者没有感情,这是因为对文章内容没有深入了解,下面我们就以审美的眼光来理解诗文的内容,想象意境。 三、理解内容 1、释词: 锁:锁住,笼罩。 清秋:清冷的秋天。 一般:一种。 2、古诗今译:无言地独自一人登上西楼,天上寒月残缺如钩。梧桐遮蔽的寂寞幽深的小院,关锁着无法消散的清冷的秋。剪又剪不断,理了仍然乱,是紧紧缠绕人的离愁。唉!别是一种滋味压在我的心头。 3、概括上下片内容,欣赏诗歌 上阕写景:(1)形象描绘词人登楼所见之景是哪一句?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落寞、孤寂之情。 (2)词的上阕写景,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 写了残月、梧桐、深院、清秋等景物,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气氛,表达了词人落寞、孤寂之情。 描绘出了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 (3) 下阕:直抒胸臆。过去的欢乐永远过去了,如今一人孤居,尝尽了“离愁”的滋味。千丝万缕的离愁,紧紧缠绕着人,真是苦恼。要和它一刀两断,永远不再去想;可是不成,再快的剪刀也是剪不断的。那么,索性就去想个透吧,把它整理出头绪来,可是越想越烦,越理越乱了!这种滋味很不好受,又说不清楚,只好说“别是一般滋味”了,也就是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4、词的上下片相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 上片:寓情于景 下片:借助比喻直抒离愁 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亡国哀思) 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其感情基调是凄婉哀怨 四、小结课文: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我们有令我们骄傲的唐诗、宋词、元曲,赏析并能背诵这些优秀的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养修。 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六、板书设计: 相 见 欢——李煜 寂寞→离愁→在心头 亡国哀思 课堂练习: 依据《相见欢》,回答下列问题 1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为人称道的名句,请作赏析。 运用比喻,将“离愁”比作丝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离愁的纷繁难解。现在多形容某些事情难以解决处理。 2 、词中的“锁”字是传神之笔,请赏析。 从字面上看,“锁”的是清秋,而实际上“锁”的是人。“锁”字写出了词人被幽囚的悲哀和孤寂。 3.(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2分) 表现了词人寂寞忧伤的亡国之痛。 (2)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3分) 用比喻的修辞,用乱麻喻离愁,形象可感,将抽象的离愁具体化,生动的写出了词人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 练习 1、本词作的作者是五代时期南唐亡国之君 ,史称 ,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 地位,被称为“ ” 2、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 。其感情基调是 。 3、文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 ,时间是 ,季节是 。 4、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 ”一句是写仰望之景,“ ”一句是 俯视之景。 理解性默写 1. 李煜《相见欢》借秋景写寂寞凄凉之情句子是“ , 。” 反映对帝王生活的留恋,对囚徒生活的悲哀的名句是“ , , 。” 2、李煜《相见欢》直抒愁情的句子是 , , 。 。 3.“ , , 。”愁本是主观抽象之物,这里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就思绪的纷繁复杂无法理清而言,愁情就像一团乱麻,无始无终,越理越乱; 就其无法解脱又没完没了而言,却又比乱麻更深一层。 4.李煜《相见欢》中“ ”,是词人深沉的感叹。 【中考链接】2010年江苏省连云港 (一)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7—8题。(5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7.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答: 8.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2分) 答: 7.李白诗借月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1分) 李煜词借月亮表达了离愁。(1分) 王建诗借月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1分)8.李白诗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李煜词用比喻手法,以“钩”喻月之形,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氛围。王建诗用夸张手法,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任选一句作答,手法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2930de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