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沁园春梦中作梅词》咏梅花诗赏析

时间:2024-02-07 19:26: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刘克庄《沁园春梦中作梅词》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沁园春梦中作梅词》咏梅花诗鉴赏 刘克庄

天造梅花,有许孤高,有许芬芳。似湘娥凝望,敛君山黛,明妃远嫁,作汉宫妆。冷艳谁知,素标难亵,又似夷齐饿首阳。幽雅意,纵写之缣楮,未得毫芒。曾经诸老平章。只一个孤山说影香。便诏书存问,漫招处士,节旄落尽,早屈中郎。日暮天寒,山空月堕,茅舍清于白玉堂。宁淡杀,不敢凭羌笛,告诉凄凉。

刘克庄的词有个特点,多议论,多用典。有人说多议论影响了词的形象性;用典多不易读懂,也乏新意。这首词可以说通篇都是议论,但议论中不乏形象。因为作者不是空洞地评论,而是用形象的故事,表达对梅花的评价。从这一点看,也真有些难为词人了。

词的上片写梅的孤高、芬芳的情操。开头三句是全篇的词眼,是纯评论语言,但又充满赞美之情:“大自然造就了梅花,有这般的高超情志,有如此的芬芳节操”。梅早春开花,不畏寒冷,不同一般,可谓孤高;梅花很清香,许多诗人都赞美它的这一特点,最够味的要算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了,它说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中用两句“有许”排句,加重说明这两个特点的语气,又蕴含着饱满的热情,造成一种奔放的气势。接着写了三个典故,用形象来证实、说明“孤高”、“芬芳”的结论。“湘娥”,指尧之女,舜之妃娥皇、女英。相传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追至。因他们死于湘水,人们称为“湘君”,葬于洞庭湖中的湘山,故湘山又叫君山。明妃,是汉代王昭君,她深明大义,代汉与匈奴和亲,使汉与匈奴和好。他们一是忠于丈夫,一是忠于汉朝,他们的志向不同凡响,他们的英名千古流传,他们可以说是忠贞、芬芳的象征。所以作者把梅的品格用他们来比喻。象湘娥永世站在君山凝望着盼夫君归来,象昭君虽然远嫁异邦,却仍着汉宫的服饰。又进一步从梅的特性(耐寒)和颜色(白色)角度,引出伯夷、叔齐的典故。“冷艳”,耐寒的花。唐朝丘为诗说“冷艳全欺雪”,可见这种花的高洁。“素标”,洁白的


形体和格调。伯夷、叔齐,是商末的孤竹君之二子,商亡,周立,二人逃到首阳山,不降周朝,采薇为食,不食周粟,最后饿死。历来把他们当成有气节的典范。三句的大意是:这般耐寒的花有谁了解?圣洁的格调使人不忍玷污。从这一点来看,梅又象商末的伯夷、叔齐,宁肯饿死在首阳山也不食周粟的气节。到此,把对梅品格忠贞的评价,推到了高峰。三个典故都体现出“孤高”的特点,虽都为忠贞,又有忠夫和忠国不同,所以在引喻中也有渐进的层次。在上片最后又用退一步的说法,反衬梅的气节深远高雅。缣(jian)(chu),是细娟和素纸,古代上等的书写工具。“毫芒”,毫末之意。“深远的高雅气节,即使写在细娟、素纸之上,也表达不出梅品格的九牛一毛。”是夸张?有一点,但合理。因为前边有层层深入的比喻,这结论是自然的。

词的下片进一步写梅的清高、坚贞品德。承上片对梅形象化的称赞,进一步引伸出“曾经诸老平章”。“平章”,是品评的意思。许多人都品评过,“只一个孤山说影香”不同一般。“孤山”,指宋隐居于西湖孤山的林逋,他曾写一首《山园小梅》诗,其中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论者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林逋的诗确实写得别致,体现了梅的高雅、芬芳。在诸多评论者中“只一个”林逋说得极好。林逋是什么样的人呢?紧接着就写林逋甘做隐士而不出山做官的故实,用以比喻梅的高雅节操。一个林逋还不够劲儿,又推进一步,引出更有名气的苏武的故事:“节旄尽落,早屈中郎”。汉朝的苏武留胡十九年不辱使命,据《汉书》记载:“(汉武帝)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后又“杖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种不为 ... 所屈的坚贞品德,不正是梅花那种不畏寒冷而傲然独放的品格吗? “日暮天寒,山空月堕,茅舍清于白玉堂。”“日暮天寒”,来自杜甫诗《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依修竹。”写一个被丈夫遗弃的女子过着清苦生活,犹守节操,赞扬她品德的坚贞。“白玉堂”来自于杜甫的《八哀诗》:“上君白玉堂”指官宦富贵人家的华贵房屋。用佳人甘过清苦生活而保守贞操,用茅舍比白玉堂清雅,比喻梅的品格不俗。最后三句更进一层说“宁淡杀,不敢凭羌笛,告诉凄凉。”羌笛,是一种羌族人的笛子,多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2dfbc91d9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