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 简介及评价

时间:2022-08-05 01:10: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初中毕业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此后,他顽强自学,用5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20岁时,华罗庚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1930年熊庆来在清华大学当数学任时,从学术杂志上发现了华罗庚的名字,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学方面的才华后,毅然打破常规,让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 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在英国的年之中,他攻克了许数学题。他的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给他在世界赢得了声誉。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他写出了《堆垒数论》19469月,华罗庚应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新中成立后,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投身我国数学科学研究事业。19503月,他到达北京,随后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等职。1956年,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数学研究所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主任。 回国短短的几年中,他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他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1963年他和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 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后,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他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凭着这种精神,他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数学师。他一生硕果累累,是中国解析数论、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导函数论等方面的研究者和创始人,其著作《堆垒素数论》更成为20世纪数学论著的经典。 由于青年时代受到伯乐知遇之恩,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他发现和培养陈景润的故更是数学界的一段佳话。在他亲自关心和过问下,陈景润从厦门大学被到中科数学研究所,最终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绩。此外,万哲元、陆启铿、王元、潘承洞、段学复等人也是在华罗庚的悉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 在从事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华罗庚努力尝试找一条数学工农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经过一段实践,他发现数学统筹法和优选法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能够比较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提高作效率,改变工作管理面貌。于是,他一面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十部巨著:《堆垒素数论》、《指数和的估价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数论导引》、《典型群》(与万哲先合著)、《从单位圆谈


起》、《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与王元合著)、《二阶两个自变数两个未知函数的常系数线性偏微分方程组》(与他人合著)、《优选学》及《计划经济范围最优化的数学理论》,其中八部为国外翻译出版,已列20世纪数学的经典著作之列。 此外,还有学术论150余篇,科普作品《优选法评 话及其补充》、《统筹法评话及补充》等,辑为《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亲自在中国推广应用。在发展数学教育科学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150篇,并有多部专著和科普性著作。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获中国自科学奖一等奖。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王方法”。

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华瑞栋,开一间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华罗庚出生时,父亲已经40岁。40岁得子,夫妻俩把儿子看成掌上明珠,为了给儿子祝福,一生下来就用两个箩筐扣住了他,华罗庚因此得名。他12岁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学习,初一之后,便深深爱上了数学。一天,老师出了道“物不知其数”的算题。老师说,这是《孙子算经》中一道有名的算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23!”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当时的华罗庚并未学过《孙子算经》,他是用如下妙法思考的:“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余数都是二,此数可能3×7+2=23,用5除之恰3,所23就是所求之数。” 1925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他开始自学数学。他回家乡一面帮助父亲在“乾生泰”这个只有一间小门面的杂货店里干活、记账,一面继续钻研数学。回忆当时他刻苦自学的情景,他的姐姐华莲青说:“尽管是冬天,罗庚依然在账台上看他的数学书。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


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就这样伸着,右手还在不停地写„„”那时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来了就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数学题来。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因为经常发生类似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时间久了,街坊邻居都传为笑谈,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每逢遇到怠慢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争执发生时,华罗庚总是死死得抱着书不放。 198563日,华罗庚应日本亚洲文化交流协会邀请赴日本访问612日下午4时,他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讲演,讲题是《理论数学及其应用》下午515分讲演结束,他在接受献花的那一刹那,身体突然往后一仰,倒在讲坛上,晚109分宣布他因患急性心肌梗塞而逝世

华罗庚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为加强中日两国人民和科技界人士的友好合作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实现了他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壮丽誓言。他的精神将永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3c806896529647d272852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