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观后感 文档 (2)

时间:2022-04-24 22:07: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刮痧》所突显的中西方文化碰撞才是它的最大卖点,而刮痧不过是其中一条导火线。今天看过电影《刮痧》,影片中描写了一场因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而在美国引起的冤案 电脑游戏设计专家许大同从北京来到美国,多年后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因而做起了美国。然而,前来探亲的父亲有一次按照中国传统方法,给生病的孙儿刮痧,竟被指控为待儿童,强行剥夺了许大同夫妇对孩子的监护权,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几乎被拆散...... 在影片开始,许大同设计的游戏软件获奖,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颁奖大厅外挤满了指责电脑游戏过于暴力的示威群众;昆兰的儿子和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发生矛盾并且不肯道歉,许大同当众打了丹尼斯一巴掌;在接父亲从警察局回来时进入公寓,警卫怀疑地看了他们一眼。这一切,都在后来的听证会上成为了对大同不利的证据。许大同在美国拼搏了八年,美国给了他成功和荣耀。然而,在中国很传统的中医刮痧疗法却迅速把他推向了美国的对立面。使他想和家人一起回国,去过安宁平静的生活。这种改变看起来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实际上是反映出了一个更值得重视的问题:文化反省。国人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可以通过打丹尼斯来表示对老板昆兰的尊重,而昆兰却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这种乱七八糟的逻辑。而美国人,他们把孩子当成了社会财富,在误以为刮痧是虐待行为之后,果断地进行了孩子与父母的隔离,并不断取证。其目的还是为了保证孩子免受伤害。

郑小龙导演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没有好坏之分。甚至没有高低之别。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意识、文化宽容,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位美国的观众对我说:没有文化、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是一个耻辱。‟”

美国人做事很认真,中国人喜欢情理之外。这在影片中也表现的很好,在法院作出判决,允许男主角接近孩子后,公寓的保安即使在圣诞节这样的节日也不允许男主角上楼去见自己的孩子,但这在中国人看来显得很不通情理。所以这上升到国家文化符号的表现上来说就会让大家看到另一面,美国人做事很认真,做事情的标准很多,给大家一种严谨务实的感觉。中国人因为喜欢情理之外,法外之情,所以做事情的时候总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过的去就可以等等,所以有时候会给人一种做事情不认真,不负责的印象。所以也可以由此判断任何文化都有它的优缺点。我们应该怀揣着一种求同存异的心态去对待各个文明。

影片的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伏笔,第一件事发生在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男主角的儿子因为打了自己一个美国好朋友的儿子,而自己的儿子却不肯道歉,用了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去处理的这个事情——他当着众人的面打了自己的孩子而保全自己美国朋友的面子。二件事就是在晚上的时候女主角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很好的融入美国社会在对爷爷教自己孩子中国话上比较排斥,怕因此不能说好英文而不能考上好的小学,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美国人”。

这两件事所说明的中美两国价值观的巨大差别。美国人认为人权很重要,神圣不可侵犯,在任何前提下都不能随意的侵犯。但中国人却十分照顾面子问题,可以后考虑人权问题,不作为第一做事准则。这说明的中美两国公民在看待人权问题上的态度的巨大差别。这当然也和两国的历史有关系,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为自由,民主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并在教育上非常好了贯彻的这一理念,让美国的后代都时刻铭记先辈们为了民主自由付出的巨大牺牲,认为这是很不容易的,非常值得珍惜的东西,所以这种观念也被贯彻于日常的生活当中,


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中国确有着自己的历史环境,中国两千多年的愚民政治,使人民很难有这种意识,民主自由对中国来说不过百年历史,而且还有过反复,所以这种人权至上的观念并不深入人心。

电影的焦点就发生在美国人非常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一切问题,包括涉及他国文化方面,始终认为自己的国家是文明的,优秀的,一些不能被美国人接受的事情则视为野蛮的,粗俗的。就接受外来文化上,美国人做的并不好,可能与近代以来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上的强势地位有关,造就了他们的大国心理,这可以理解。但这个一直宣称开放,文明的国度,在处理这个“虐童”案件中始终没有一个人去主动的询问考证刮痧到底是什么东西,只是在自己的资料库中搜索下说,对不起,我们国家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刮痧的资料,请你找一名医学权威证明此事。当然,最后男主角的美国朋友在看到男主角的父亲是一个如此慈祥的老人的时候,认为刮痧可能确实有其道理,同时也是为了帮助他的中国没有,决定去中国走一圈看一看究竟,最后让事情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关于美国法律对儿童的保护上我还是比较认同的,虽然在这个电影中,这个组织在这个事情上的处理上很有问题,得有些本末倒置,忘记了重点。保护儿童的重点是唤起不负责的父母的责任心,而不是让孩子失去父母,在此次事件中,法院,组织,都是围绕这父母是否虐童,是否有罪而做的,这点和中国的做法很不一样,中国法律在处理案件中总是需要一个调节过程,重点就是教育错的人,同时可以减少行政成本。中国在处理事情,特别是牵扯外国文化的时候,总是能很好的先去了解下,然后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定,这点中国要比美国做的好很多,可以减少不少没有必要的冲突。显得非常尊重外国文化,这也和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有关,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期间产生过不少民族冲突,但最终都化解了,民族间和睦相处了,这也让中国人在处理这种因为文化地域不同和产生隔阂的事件上显得很有经验,总能以一种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心态去处理问题,这就是咱们中国文化中“和”的思想。

没看《刮痧》这部片子以前,大概很难想像一种在中国习以为常的疗法放到美国会成了野蛮的不可理喻的大事。电影《刮痧》讲的就是这么一件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理解有别而发生在一个华裔华侨家庭上的事。老实说,看完此片,我并没有别人口中说的如此如此感动之感,因为首先以一个国人的角度,我对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毫无疑议,其次对于《刮痧》中一个父亲对于自己孩子的爱,我想放在哪个国度都一样,如是深沉。那么这样讲,《刮痧》所突显的中西方文化碰撞才是它的最大卖点,而刮痧不过是其中一条导火线。正如影片一开始,许大同为了维护昆兰的面子而打了儿子,这一"善意"的举动在上司眼里却并不那么合适,在中国都说"打你是为你好"但在美国人眼里这种打无疑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和伤害。看到这,我不得不说美国的确是一个发达的人性化的社会,但矛盾也恰恰缘于此,当一方始终对自己的文化认知处于高度自觉和绝对强势时,他往往会在一些异族问题的处理上显得有点自作聪明。对于刮痧问题的看法正是如此,所以我们大概想不到始终纠结影片的大难题会被上司的中国之旅轻松化解。另外,《刮痧》中许大同屡屡表现出来的躁动和愤怒,如果和开头的那一幕放到一起对比,我想我们应该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侨胞的心理状态,在他事业有成时,他认为他做了一个美国梦,他已经融入了这里,所以他想为他父亲办绿卡,努力为他儿子营造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正如他所说的他曾经把这里当作家,但现实是他所认为的理所应当的


一些事情不是触犯了法律,就是和这里的人的价值观和看法有所出入,所以他狂躁,其实那些时候的他已经表现出了与美国社会的格格不入和无所适从,而这也是一些海外华侨华人常常所要面临的文化差异。如果,先抛开文化冲突这一层不论,中国人也好,美国人也好,其实对于善都是一个态度的,影片中的所有人所做的一切也无疑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只是如果从这一方面想,《刮痧》的冲突其实哪里是什么文化碰撞,而变成文明程度的多寡了。这从简宁不喜欢爷爷吸烟,大人不能打孩子,把孩子单独留在家犯法,看到背痕医生报警,儿童福利局积极处理,护士对"保大不保小"的气愤等等都可看出一二,在十分佩服美国社会福利之完善及法治之健全后,我发现并不能这样理解,因为恰恰是这种物质和制度上的优越感,才造就了刮痧这样的误会,才有了律师对孙悟空的恶意曲解和不择手段。所以对于《刮痧》如果我们不站在文化差异上剖析,而选择从亲情这一主调来看,其实这部片也有不少温馨动人的场面的,比如一个父亲,当他要举例证明他有多爱自己儿子时,他有多么焦躁,那一刻我想我们和他都明白,爱是只能感受,而难以说出来的。当他载着自己的儿子,虽被好几辆警车团团围住,却依然满足地笑时,他只是,想用一个游戏逗儿子开心。当他的父亲为了他家庭的完整而甘愿骨肉分离,写给他的信更希望他们能平平安安而已时,我想他那句"再让我好好看看你,我不想忘了你长什么样子"已深深地烙印在我心底。

我觉得也许真的没有必要很理性地去看待《刮痧》,因为真实的旅美的生活我们并未经历,也无需把它放到探求文化冲突那么高的高度来鉴赏,我觉得它就是一部电影,它有真挚得打动人心的东西,这就够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3e0c4c5ad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