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7-28 19:08:4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习惯养成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不可忽视的。习惯养成是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的结果。因此,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习惯的形成在儿童时期可塑性较大,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

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努力帮助和培养学生,使其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提以下几点建议: 1、课前预习的习惯。

首先,预习可以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其次,预习可以提高听讲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2、课后温习的习惯。

温习不等于重复,也不等于单纯的做题,要温故知新,要梳理基础知识,使自己形成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据研究证明,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上课时认真听课就是把知


识从人的大脑中由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3、善于提问的习惯。

学问,没有问就没有丰富的学识。问,既指请教。也指怀疑,还指探索论证。问的过程,就是质疑解疑的过程,那种只知听、记、写,而从不发生怀疑的人是难有大作为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学生质疑和解疑能力的培养,当作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以达到启发学生积极“动脑”的目的。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首先,要选择好思考的材料,创设思考的情境。先让学生独立地解题,然后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要重视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也不要紧,教师也要引导、鼓励,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教材提出了根据线段图,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能否试着解答出来。并要求与自己小组成员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既学会了一类应用题的解法,又复习了前面的分数应用题和比的知识。

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5、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画出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因此,习惯养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5cebf1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