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老师作业

时间:2022-07-21 15:15:4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发展与教育理学专题





课程名称: 发展与教育理学专题 业: 发展与教育理学

号: 2013200439 学生姓名: 刘晓婷 任课老师: 杨玲




............................................................................................................. 1 关键词 ............................................................................................................. 1 一、引言: ..................................................................................................... 1

(一)毕生心理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 2

(一)个体的发展是毕生的 .................................................................. 2 (二)发展是多维度、多方向的 .......................................................... 3 (三)发展是可塑的 .............................................................................. 3 (四)发展的环境影响具有多样性 ...................................................... 3

1. 年龄影响 ...................................................................................... 3 2. 历史时代影响 .............................................................................. 4 3. 非常规影响 .................................................................................. 4

三、保持终身学习的积极态度和能力 ........................................................ 4 四、诠释毕生发展的新视点——控制理论 ................................................ 5 五、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进展及趋势 .................................................... 5 六、结语 ......................................................................................................... 6 参考文献 ......................................................................................................... 8


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综述

刘晓婷

(西北师范大学2013级发展与教育专业,甘肃 兰州730070

: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是当代发展心理学领域乃至整个心理学界最热门和最有影

响的课题之一。其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增进人类对自身心理发展历程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对老年问题、成年人智力评估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综述了毕生发展心理学产生、基本观点和实证研究及其研究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并从控制理论的视角诠释了毕生发展心理学

关键词: 毕生发展心理学;产生背景;控制理论;实证研究

1 引言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人们称发展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学,因为当时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毕生发展心理学自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以来,随着“毕生发展观”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界已经以个体生命的全过程为其研究对象,研究者对个体从胎儿期直到衰老、死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毕生发展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中的一个热点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

毕生(1ife-span)发展心理学是指关于从孕娠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行为的成长、稳定和变化的研究(Baltes, Staudinger, & Lindenberger, 1999)毕生发展心理学假设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并没有到成年期就结束,而是扩展到了整个生命过程。而过去我们曾认为,心理学主要讲儿童和青少年的事情,很少讲到成人。无论是儿童心理学还是教育理学,讲到18岁就中止了,以后的事情似乎不那么重要(Moffitt, 1993)直到今天,在我国,由于受以往的心理学研究者的观点影响,很多人依然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有那么几个阶段是最重要的,而这几个最重要的阶段都在18岁以前。例如,从出生到3岁左右,67岁,青春期,等等。20世纪上半叶的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婴儿期和儿童期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Paulson & Sputa, 1996);青少年期由于性的成熟,个体的生理、心理变化也很大;到了成人期以后,发展就基本停止了,人的心理变化很小(Giedd et al., 1999);到老年期,心理逐渐退化、老化(Tomlinson, Blessed, & Roth, 1970)

上世纪60-70年代,以德国心理学家巴尔特斯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者,提出了毕生发展的观点。他们认为,发展心理学应该研究个体从生到死的发展。这种观点的产生似乎是必然的,因为20世纪后半期,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表现在人口结构上。随着营养、卫生及医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人口平均寿命大大增加。例如,

1


1900年,欧美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不到50岁,而现在却已超过76岁。我国解放初期的人口平均寿命是男39岁、女性42岁,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男性的平均寿命已达70岁、女性达73岁。可见,社会越发达,老年人口越多。

其次,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有年龄段的人们都发现,他们并不比别的年龄段的人更不重要(Streeter, 1945)。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过幸福的生活,都希望受到社会的尊重。而且,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再次,老年人口给社会带来的不仅是负担,而且也带来创造和贡献。很多老年人退而不休,继续在熟悉的岗位和领域工作,他们经验丰富,成绩卓越。多数老年人则成为三代家庭中帮助子女照料家务、照看孙辈的重要力量,他们维持着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促进和帮助着中青年一代和儿童青少年一代发展成长(Dixon et al., 1986)

在这种背景下,从政府部门到研究人员,对老年人和老年问题越来越重视。于是,有关老年心理学大量研究应运而生,毕生发展观自然就应运而生了。

2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2.1 个体的发展是毕生的

在青少年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人的个性、智力、身体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有些发展的起点不在个体出生之时,而是在生命过程的较晚时期,生命的中途就到达了终点。人的毕生发展是一个在时间(起点、延续、终点)、顺序和方向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各种变化范型的体系。西尔斯和费尔德曼认为,生命后半期的变化也可能是巨大的。例如, 一个人的第五个十年到第六个十年,不仅对本人而且对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子女及第三代都很重要。

人的整个一生都在发展,这是由于人的一生不断地面临着各种要求和机会。哈维格斯特称这些要求和机会为发展任务。发展任务包括从生物性发展、社会期望和个人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它们在(Dubois & Garel, 1999; Pundziute-Lyckå et al., 2002; Thorndike, Hagen, & Sattler, 1986)。例如,接受教育、结婚、做父母、职业的稳定或波动、退休以至死亡等等都对人提出发展任务。大部分人都完成了这些任务并表现出特点。毕生发展的观点主张一生的经验都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早期经验的影响可以被以后的经验改变,生命后勤的发展不完全为早期的经验所决定,它部分地取决于生命后期的特殊因素和经验。儿童期的经验会增加以后某些生活经验发生的可能性,影响个体对这些经验反应的方式。但早期经验并不产生固定的发展轨道,我们不能完全从早期的发展预期以后的发展。早期阶段只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后发展的准备,它不能为个体以后的发展准备好所有条件。

2


2.2 个体的发展是多维度、多方向的

人的发展有三个维度,即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这三方面的发展在任何一个时期和阶段都不会停止(Bogaert, 2010; Gallyas, 1978; Lloyd & Oliver, 2012; Santrock & Entry, 1995)。例如,在生理发展方面,正常情况下,从出生那一刻起,人的大脑神经细胞(神经元)的数量就开始减少,直至死亡,这种脑细胞的减少过程从未停止过。在心理发展方面,到67岁时,人记忆具体形象材料的能力达到高峰;到1718岁时,记忆抽象符号的能力达到高峰;从那以后,快速记忆的能力不再有多大的变化。但是,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直到老年期都依然在继续发展。这种情况在世界上一些高龄的精神领袖(如甘地)和政治家(如邓小平)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毕生发展的多方向性指的是,首先,发展并不等于只向前进。在每个阶段,发展都是成长和消退并行的过程。例如,当一个中学生集中精力学习语言和音乐时,就相对放弃了学习其他技能的机会;人在成年期选择了做一名教师,就不能同时再选择其他职业„„但是,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改善自我,发展新技能,还可以靠智慧和技巧来弥补某些缺陷。例如,一个造诣深厚的老年心理学家发现自己很难记住人名,就以巧妙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记忆缺陷。有时候他会对他的听众说,他之所以常常会遗忘重要人物的名字,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人们都能感觉到他的幽默。在这些情况下,他会说:“遗忘也许是一种快乐。

其次,发展在同一领域的变化也是多方向的。到老年期,一个人的认知机能(如记忆)可能会衰退,但他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在一生中都在增长。他同时还可以掌握新的思维方式,并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发展越来越强的应对问题的能力,从而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专家,成为“博学多识”的智者。

2.3 发展是可塑的

毕生发展观强调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高度可塑的(Gonda, Välimäki, Herczeg, & Merilä, 2012; Hashimoto et al., 2013; Wu, 2011)。例如,一个人在小时候可能很胆小、害羞,在社交方面表现退缩,但是长大以后可能变得不那么害羞和退缩了,相反,他交的朋友比别人还多。一个两岁多才开始说话、小学期间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孩子,到上大学时居然成为口才出众、代表学校参加国际大学生辩论比赛的主力成员。智力表现随年龄增长也表现出很大的弹性,通过训练,中老年人同样可以使心理能力获得明显改变。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展的可塑性越来越小,主动改变的能力和实现改变的机会也逐渐减少。

另外,发展的可塑性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些人可塑性较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变化缺乏变通性,他们的人生就可能被动一些。有些人可塑性较强,能较快地适应各种变化,这种人的经历就可能更顺利,获得成功的概率也较大。

2.4 发展的环境影响具有多样性

毕生发展观认为,每个人的一生都受到纷繁复杂的环境影响。归结起来,这些纷繁复杂的环境影响无非是三大类:年龄影响、历史时代影响和非常规影响。

1. 年龄影响。它发生在每个人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会发生一些现象(Hyrien, Peslak, Yanev, &

3


Palis, 2014)1岁多开始学说话和学走路,4岁左右学会说母语,6岁左右上小学,1214岁进入青春期„„这些现象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还有一些与社会风俗、习惯、法规等有关的年龄影响,例如,不同的社会,儿童入学的年龄不同,允许考驾照的年龄不同,允许结婚的年龄也不同,等等。年龄影响在儿童和青少年期比较明显。在这一时期,个体的身心发育很快,社会又要求每个年龄段的个体必须掌握与年龄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因此,各国颁布了内容不同的义务教育法。

2. 历史时代影响。它指的是重要的社会历史背景对某一代人的影响(Hyrien, Chen, & Zand, 2010)如政治事件(“文化大革命”、灾祸(地震和水灾)、战争(我国的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经济的萧条或繁荣(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电子工业和通讯业的繁荣)、文化价值观的变化(西方个体主义价值观和东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相互冲击和相互融合,对妇女态度的变化)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社会历史背景。

3. 非常规影响。它是相对于常规影响而言的。常规影响指的是典型的、普遍的影响,如年龄影响和历史时代影响就是常规影响,它们对某一群体的影响方式基本相同(Hyrien & Yanev, 2011)。非常规的影响则指一些不规律的事件,只会影响一个人或一些人,也没有固定的时间表,但它们对个体的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增强了发展的多方向性。我们在残奥会上看到许多运动员都是因儿时的意外事故而改变了人生,就是典型的例证。另外,童年期跟随一位有造诣的老师学钢琴,读大学或研究生时被一位著名专家提携,结婚生子比一般人晚,罹患一种罕见的疑难病症„„这些都是非常规影响。由于它们是偶然发生的,因而很难找到规律。

有关毕生发展的研究发现,对成人的发展而言,非常规事件的影响远远超过年龄的影响。50年前相比,虽然年龄依然是个人经验的重要组织者,人们对各年龄段的固有期望不会消失,但现代社会,人们受教育、工作、结婚、生子、退休的时间已呈现多样化趋势,所谓年龄里程碑的界定越来越模糊了。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年龄段的划分差别很大。由于非常规事件在现代人的生命历程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毕生发展的可塑性也增大了。

3 保持终身学习的积极态度和能力

自从毕生发展观提出以来,心理学对毕生发展的研究成果成倍增长。目前在欧美,对中老年人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其中很多研究发现了令人吃惊的结果(Fok & Chou, 2013)。如果说30年前,人们因为对婴儿能力的发现而吃惊的话,那么,现在人们则对中老年人心理能力的巨大潜能感到吃惊。大量研究发现,与青少年相比,中老年人的流体智力(记忆、注意等信息加工的速度)下降了,但是他们的晶体智力(对问题的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却上升了。即使在记忆方面,中老年人也并不是像过去人们认为的那样,50岁以后记忆力明显下降。例如,一项追踪研究表明,5570岁的成人对书面故事的回忆效果,在追踪的6年期间总体上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了轻微的上升。甚至到八九十岁时,老年人还能充分利用故事

4


的结构,帮助自己回忆主要情节和一些细节。

在认知策略上,聪明的老年人通常会缩小自己的工作目标,选择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活动,以逐渐衰退的精力获取最大化的回报(Jagers & Klebaner, 2011)他们还想出补偿衰退的各种办法。例如,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亚瑟·鲁宾斯坦,在他80岁那年仍然举办了独奏音乐会。音乐会后,记者问他怎样在这么大的年龄仍然保持高超的钢琴演奏水平,鲁宾斯坦回答说,他只弹奏较少的曲目,所以对每一首曲子都弹奏多次,这使他能最优化地发挥自己的能量。他还创造出可以补偿弹奏速度减慢的技术。例如,在快拍之前,他会先把演奏速度放慢,等到快拍开始时,听众会觉得快拍部分弹得很快。

丰富的生活经验增加了老年人的言语信息,增强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丰富了他们的学识——老年人的学识达到一生的顶峰。当研究者要求老年人描绘学识时,大部分人会提到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种对知识进行反思的能力,可以使生活更有弹性和价值,使情感更加成熟,综合创造力更强。

因而,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我意识,保持终身学习的强烈动机和能力,对不断变化的世界保持积极的适应力是重要的。人生的健康、幸福和快乐需要如此,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需要如此。

4 诠释毕生发展的新视点——控制理论

综观近些年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与众多的概念和理论相比,控制理论作为解释毕生发展的理论还是比较适宜的。控制理论以个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着眼点,试图解释人与环境的适应性。从毕生发展的观点来看,对控制发展理论做出创新性贡献的是Rothbaum等人。他们把控制看作是包括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的双过程结构,初级控制指改变环境的企图,从而满足个体的需要和欲望;次级控制指的是适应环境并“顺应环境”的企图。对个体适应而言,初级控制的功能大于次级控制。尽管初级控制对个体发展的适应性意义大于次级控制,并且使用初级控制也更符合个体的本性,然而次级控制的作用(补偿、恢复、维持和提高初级控制)对于个体发展也是不能缺少的。

大量有关控制的研究表明,成人期次级控制策略的范围是十分宽广的,其中包括自我保护归因、目标和激励水平的调整、积极再评价、以有能力的他人自居以及向下的社会比较等。除非到了特别老的年龄,成人期的初级控制水平是基本保持稳定的;而次级控制水平的发展则不断上升,并贯穿于整个成人期,甚至是高龄期。例如,有研究表明,与年轻打字员相比,有些年老的打字员打字速度并不慢。原来,年老打字员知道自己手指击键的速度衰退了,于是就在打字前预先看文字,以缩短整个文章的录入时间。所以尽管人的本性是更愿意使用初级控制,但从适应功能上来说,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初级控制与次级控制是相互携手,共同通过选择与补偿优化个体的发展。

5 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进展及趋势

(1)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构。从进化论和个体发展观角度,德国的

5


P.B.Baltes等人提出了个体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构。他们强调人的行为是生物—基因的和社会—文化的过程与条件共同建构的结果。这一总体框架是毕生发展理论的第一个层次,它包括3个基本原理,3个原理从总体上描述了生物和文化在一生中的动力学关系。第一个原理是进化选择的优势随年龄增长而衰退;第二个原理是对于文化的需求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第三个原理是文化的效能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即文化的补偿效率和个体的可塑性程度在下降。根据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在个体一生中对上述3种目标的相对资源配置存在一个系统转换,即资源从成长向保持和丧失造成的调整转移。在儿童期,主要的资源配置给成长;在成年期,则配置给保持和恢复;在老年期,则主要给因丧失而调整。

(2)毕生发展的元理论—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模型(SOC)将上述毕生发展的结构框架应用于建构一个发展的总体模式的结果,在此模型中,选择是指根据可供选择的范围来考虑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过程,它主要涉及发展的方向、目标和结果问题;最优化是指获取、改进和维持那些能有效达到期望结果,并避免非期望结果的手段或资源,与最优化有关的成分会随着领域、发展状态、年龄的不同而变化;补偿是由资源丧失引起的一种功能反应,事实上,选择、最优化和补偿三者的逻辑身份是不断变化的。比如,补偿反应在达到自动化之后,就可以成为实现最优化的一个手段。

SOC模型并不详述发展的具体目标和结果,而是着意于描述三者是如何协调而产生期望的发展结果,时使不期望的情况最小化。SOC理论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它的普遍性在于选择、最优化和补偿三者之间的协调不是人类的老化过程所独有的,而是内在的存在于任何发展过程中;它的相对性在于SOC过程因人而,因情景、领域不同而不同。正是由于它具有系统性、普遍性、相对性和开放性,因此它有望成为发展的元理论。

6 结语

综上所述,最初毕生发展心理学是以一大组每一条都不新颖但合并起来却有很强指导意义的观点和命题为标志的专业领域。现在这组松散的观点逐渐系统化为一个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和SOC理论。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总体框架揭示了两个个体发展最大影响因素—生物和文化之间的动力关系,由于它的一般性和广泛性,对任何发展理论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另外,儿童发展研究越来越在毕生发展学者提出的概念和方法上发展。没有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没有儿童发展研究的基础,我们就不可能有满意的毕生心理发展的说明;同样,不把儿童期放在毕生发展中考,没有儿童发展在一生发展中作用的论述,我们也就不可能有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面理论,无法对儿童发展有充分的理解。

总之,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兴起在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但它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完

6


善。首先,到目前为止,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工作仍多于实验性研究,它的许多观点尚有待于具体材料的支持和实验研究的验证。其中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个体心理发展的可塑性、变异性、受历史阶段的影响等一般原则在心理发展各个方面是否有不同的重要性和不同的表现。其次,它需要进一步跨学科、跨文化地联合研究,特别是生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支持。最后,接受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是否会导致把人的心理发展看成是无规律可循、没有任何限制的变化过程等这些问题也有待我们今后努力探讨和解决。





7


参考文献

Baltes, P. B., Staudinger, U. M., & Lindenberger, U. (1999). Lifespan psych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0(1), 471-507. Bogaert, A. F. (2010).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sexual orientation in men and women: An analysis of

NATSAL-2000.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9(1), 110-116.

Dixon, D. O., Neilan, B., Jones, S. E., Lipschitz, D. A., Miller, T. P., & Grozea, P. N., et al. (1986).

Effect of age on therapeutic outcome in advanced diffuse histiocytic lymphoma: the Southwest Oncology Group experienc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4(3), 295-305. Dubois, J., & Garel, L. (1999). Imaging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 of hemangiomas and vascular

malformations in the pediatric age group. Pediatric Radiology, 29(12), 879-893.

Fok, P., & Chou, T. (2013). Identifiability of Age-Dependent Branching Processes from Extinction

Probabilities and Number Distributions. Journal of Statistical Physics, 152(4), 769-786. Gallyas, F. (1978). Silver staining of myelin by means of physical development. Neurological

Research, 1(2), 203-209.

Giedd, J. N., Blumenthal, J., Jeffries, N. O., Castellanos, F. X., Liu, H., & Zijdenbos, A., et al. (1999).

Brain development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MRI study. Nature Neuroscience, 2(10), 861-863.

Gonda, A., Välimäki, K., Herczeg, G., & Merilä, J. (2012). Brain development and predation: plastic

responses depend on evolutionary history. Biology Letters, 8(2), 249-252.

Hashimoto, R., Koyama, T., Ohnishi, Y., Kikumoto, M., Yamada, S., & Araya, M., et al. (2013).

Development of elasto-plastic NMM-DDA with modified Cam-clay model considering subloading surfac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masonry structure in Angkor Thom, Cambodia. Frontiers of Discontinuous Numerical Methods and Practical Simulations in Engineering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357.

Hyrien, O., Chen, R., & Zand, M. S. (2010). An age-dependent branching process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CFSE-labeling experiments. Biol Direct, 5(41), 41-45.

Hyrien, O., Peslak, S. A., Yanev, N. M., & Palis, J. (2014). Stochastic modeling of stress erythropoiesis

using a two-type age-dependent branching process with immigratio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iology, 1-37.

Hyrien, O., & Yanev, N. M. (2011). Two-Type Age-Dependent Branching Processes with

Inhomogeneous Immigration as Models of Renewing Cell Populations. Pliska. Pliiska, 20, 81. Jagers, P., & Klebaner, F. C. (2011). Population-size-dependent, age-structured branching processes

linger around. Journal of Applied Probability, 48, 249-260.

Lloyd, R. S., & Oliver, J. L. (2012). The youth physical development model: A new approach to

long-term athletic development. 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 34(3), 61-72.

Moffitt, T. E. (1993). Adolescence-limited and life-course-persistent antisocial behavior: a

developmental taxonomy. Psychological Review, 100(4), 674.

Paulson, S. E., & Sputa, C. L. (1996). Patterns of parenting during adolescence: Perceptions of

adolescents and parents. Adolescence, 31(122), 369-381.

Pundziute-Lyckå, A., Dahlquist, G., Nyström, L., Arnqvist, H., Björk, E., & Blohme, G., et al. (2002).

The incidence of type I diabetes has not increased but shifted to a younger age at diagnosis in the 034 years group in Sweden 1983 to 1998. Diabetologia, 45(6), 783-791.

Santrock, J. W., & Entry, P. N. A. (1995). Life-span Development: WCB Brown & Benchmark

8


Publishers.

Streeter, G. L. (1945). Developmental Horizons in Human Embryos: Description of age group XIII,

embryos about 4 or 5 millimeters long, and age group XIV, period of indentation of the lens vesicle: 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Thorndike, R. L., Hagen, E. P., & Sattler, J. M. (1986). 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 Riverside

Publishing Company.

Tomlinson, B. E., Blessed, G., & Roth, M. (1970). Observations on the brains of demented old people.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11(3), 205-242.

Wu, P. (2011). Study of Innovative Service in the Plastic Mold Development.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版社,2009.

约翰.W.桑特洛克著(桑标译). 毕生发展[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胡晓霞. 毕生发展文献综述[J]. 科技开发与经济,200818. 纪桂萍,张力慧.试论心理的毕生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1987(4):14-20.

李雅琴.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1):130-134. 任真,桑标.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3(4):60-63.

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5db2a427d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