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的由来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_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此类传说都不足为信。没有文献显示唐朝有月饼,甚至连“月饼”之名在唐朝都没有出现。 “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末年吴子牧描写临安风物的《梦粱录》中,但这种“月饼”是蒸熟的饼食,属于“四时皆有”的点心。同书“中秋”条目下并未提到月饼,说明这时的“月饼”只是形似月亮的普通点心,并不是中秋时令食品。 《东京梦华录》中对于中秋习俗的描写也可以印证这一点:汴梁人在中秋节的活动以饮酒赏月为主,所食也是蟹和水果,并不见月饼。元代人熊梦祥的《析津志》详细记录了元大都风土人情,当时中秋习俗也没有吃月饼一项。 月饼作为节令食品的流行,还得等到明朝。 明代文献出现了关于中秋月饼的大量记载。《帝京景物略》和《曜仙神隐书》中记载,明代中秋流行拜月之俗,明朝人取人月双圆的意义把月饼叫作是“团圆饼”,月饼成为必备的祭品,人们拜月之后把月饼分而食之以求团圆。 这种拿来拜月的贡品月饼是否好吃,颇为可疑。万历年间一位太监写的《明宫史》提到,中秋节过后,“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岁暮距中秋长达四个多月,保质期如此长的明代月饼堪称现代陈年月饼的滥觞。 到了清代,月饼发展迅速,品种不断增多。《燕京岁时记》中描述月饼为“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清朝的月饼口味甚佳,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了酥皮月饼的馅料组成,“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可能是文献中最早的五仁月饼。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月饼的饼皮均为酥皮,并非广式月饼的糖浆皮。 酥皮是中国传统糕点常用的饼皮制作方法,现代尤其流行于中国南方。月饼的由来成书于南宋年间的菜谱《浦江吴氏中馈录》即有“酥饼方”,制法为“油酥四两,蜜一两,白面一斤,搜成剂,入印,作饼,上炉。或用猪油亦可,蜜用二两,尤好。” 今天的月饼流派当中,除了广式之外,苏式、京式翻毛月饼、扬式黑麻月饼、潮式月饼、闽式月饼外皮几乎都是酥皮,区别只在酥皮的皮、酥配方和皮酥比例。 酥皮月饼的制作方法,可以最为典型的苏式月饼为例。不过,苏式月饼如今的流行区域相当有限。全国人民更为熟悉的是没有酥皮的广式月饼。广式月饼外层是糖浆皮,以小麦粉、糖浆、植物油、碱水等原料制作烘烤而成,这并非中国传统的糕饼技艺。 这与广式月饼的起源有关。广东流行中秋月饼比中国其他地区的时间更晚,要迟到晚清时期。在此之前,广州沙面地区已因鸦片战争变为英、法租界,各类西饼店纷纷踏上广州地界。以糖浆皮包裹烘烤而成的广式月饼,其实是学习西式糕点作法的产物。 对于广式月饼的洋血统,1905年在广州爆发的反美华工禁约运动最能说明问题。早期广式月饼的糖浆皮只有用进口面粉才能制作,当时运动中心广州便流传着许多首抵制美货月饼的歌谣,比如其中的《中秋饼》。 此外,佛山沿途散发的传单写道:“中秋月饼,美面制成,用以敬神,亵渎非轻。”佛山自强社更甚,编出“千家万户,香饼盛设。倘用美国面,饼自不洁。花旗之面,中华之血。人吃不甘,神鉴不屑”之语。 但与抵制洋货运动相比,更影响广式月饼影响力的还是其制作技艺上的缺陷。直至民国时期,广式月饼的制作技术仍不成熟,成本较高,主要在广州、佛山等城镇供应,省内偏僻地区仍属罕见。 民国初年的先施公司曾推出一款塔型月饼“七星伴月”,标天价25元(当时每斤月饼才卖四毛到六毛),但因为体积过大,技术不过关,待全饼烤熟,外皮已至焦黑,而外皮不焦者则内部不熟,结果只卖出八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5f773dbcd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