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石牧牛 宋代: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箠③,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释]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箠:竹鞭。 [诗歌大意] 郊野里有块小小的怪石,怪石边长着丛竹子,挺拔碧绿。 有个小牧童持着三尺长的鞭子,骑在一头老牛背上,怡然自乐。 我很爱这怪石,小牧童你别让牛在它上面磨角; 磨角我还能忍受,可千万别让牛争斗,弄坏了那丛绿竹。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但不限于画面意象情趣的渲染,而是借题发挥,凭空翻出一段感想议论,在题画诗中别具一格。主要表现手法是描写。 诗分前后两个层次。前面四句是对画本身的描绘,四句诗分咏石、竹、牧童、牛四件物象,合组成完整的画面。“峥嵘”本用以形容山的高峻,这里拿来指称石头,就把画中怪石嶙峋特立的状貌显示出来了。“篁”是丛生的竹子,前面着一“幽”字写它的气韵,后面着一“绿”字写它的色彩,形象也很鲜明。牧童称之为“阿童”,稚气可掬;点明他手中的鞭子,动态亦可想见。“觳觫”一词代牛,是以“觳觫”来形容牛的恐惧颤抖的样子。画中的老牛虽不必因恐惧而发颤,但老而筋力疲惫,在鞭子催赶下不免步履蹒跚,于是也就给人以觳觫的印象了。画面是静态的,它不能直接画出牛的觳觫,诗人则根据画中老牛龙钟的意态,凭想象拈出“觳觫”二字,确是神来之笔。诗中描写四个物象,在传达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气息上,配合呼应,共同构成了画的整体。但是,诗篇的重心还在于后面四句由看画生发出来的感想,这段感想又可以分作两层:“勿遣牛砺角”是一层,“牛斗残我竹”另是一层,它们之间有着递进的关系。关于这四句诗,前人有指责其“何其厚于竹而薄于石”的(见陈衍《石遗室诗话》),其实并没有评到点子上。应该说,作者对于石与竹是同样爱惜的,不过因为砺角对石头磨损较少,而牛斗对竹子的伤残更多,所以作了轻重的区分。更重要的是,石与竹在诗人心目中都代表着他所向往的田园生活,磨损石头和伤残竹子则是对这种宁静和谐生活的破坏,为此他要着力强调表示痛惜,而采用递进的陈述方式,正足以体现他的反复叮咛,情意殷切。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当时作者在京师任秘书省著作佐郎。黄庭坚所处的北宋后期,是统治阶级内部党争十分激烈的时代。黄庭坚本人虽也不免受到朋党的牵累,但他头脑还比较清醒,能够看到宗派之争的危害性。诗篇以牛的砺角和争斗为诫,以平和安谧的田园风光相尚,不能说其中不包含深意。 [鉴赏题]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参考答案】 (1)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和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2)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恋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竹残,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如答成作者态度是“厚于竹而薄于石”的,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意思答对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34ac5c93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