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 踏青 放风筝也是清明 时节人们所喜爱 的活动。每逢清明 时节,人们不仅白 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 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约从唐代开始,清明节吸 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 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 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 、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 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 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ab8bd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