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 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 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 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踏青 约从唐代开始,清明节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 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 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 理需要。 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 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 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 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清明与柳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 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 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 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 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751ad2d14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