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 袁宪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 原文: 袁宪,字德章,幼聪敏。梁武帝修建庠序,其一在宪宅西,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同辈咸嗟服焉。 大同八年,宪时年十四,被召为国子正言生,谒祭酒到溉,溉目而送之,爱其神彩。在学一岁,父君正遣门下客岑文豪与宪候周弘正,会弘正将登讲坐,弟子毕集,乃延宪入室,授以麈尾,令宪树义。时学众满堂,观者重沓,而宪神色自若,辩论有馀。弘正请起数难,终不能屈,因告文豪曰:“卿还咨袁吴郡,此郎已堪见代为博士矣。”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脩,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学司衔之。及宪试,争起剧难,宪随问抗答,剖析如流。 太建九年,除散骑常侍,兼吏部尚书。宪以久居清显,累表自求解任。高宗曰:“诸人在职,屡有谤书。卿处事已多,可谓清白,别相甄录,且勿致辞。”及高宗不豫,宪与吏部尚书毛喜俱受顾命。始兴王叔陵之肆逆也宪指麾部分预有力焉后主被疮病笃执宪手曰我儿尚幼后事委卿宪曰:“群情喁喁,冀圣躬康复,后事之旨,未敢奉诏。” 至德元年,太子加元服,二年,行释奠之礼,宪于是表请解职,后主不许,给扶二人,进号云麾将军,置佐史。皇太子颇不率典训,宪手表陈谏凡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太子虽外示容纳,而心无悛改。后主欲立始安王为嗣,尝从容言之,吏部尚书蔡徵顺旨称赏,宪厉色折之曰:“皇太子国家储嗣,亿兆宅心。卿是何人,轻言废立!” 祯明三年,隋军来伐,后主遑遽将避匿,宪正色曰:“北兵之入,必无所犯,大事如此,陛下安之。臣愿陛下正衣冠,御前殿。”后主不从,因下榻驰去。宪从后堂景阳殿入,后主投下井中,宪拜哭而出。 (节选自《陈书·袁宪传》,有删改) 译文: 袁宪,字德章。幼年就聪慧机敏。梁武帝修建学校,其中有一座在袁宪住宅西边。袁宪经常招入诸生,与他们谈论,(他发表的言论)同辈的人都叹服。 大同八年,袁宪十四岁,被朝廷征召为国学正言生。他拜见祭酒到溉,到溉目送他离开,欣赏他的神采。入学一年,袁宪的父亲袁君正派门客岑文豪跟袁宪一道去问候周弘正,恰逢周弘正要登座讲学,弟子们全都到齐了,周弘正就邀请袁宪进入讲堂,给他一柄麈尾,让他阐发义理。当时学者满堂,旁观者很多,但袁宪面色平静神态如常,论辩应对自如。周弘正也发起多次诘难,始终不能难倒他,于是周弘正告诉岑文豪说:“你回去和袁吴郡商议一下,这小家伙现在就可以充任博士了。”那时学生门徒参加策试,大多贿赂考官,岑文豪也提出替袁宪准备礼物,袁君正说:“我怎么能用钱为儿子买科第呢?”主管学校的官员对此怀恨在心。等到袁宪策试时,他们争相刁难袁宪,袁宪却随问随答,分析辨析对答如流。 太建九年,袁宪被授予散骑常侍,兼任吏部尚书。袁宪认为自己处于清要显达的职位太久,多次上表请求解职。高宗说:“许多官员在职,屡次收到检举信。而你处理了很多事务,可以说称得上纯洁清廉,另外甄别录用其他人(的话),就不要再说了。”等到高宗病重临终之时,袁宪与吏部尚书毛喜都领受了遗诏。始兴王陈叔陵叛逆作乱,袁宪指挥部署,他的参与在平息叛乱中起了重大作用。后主病重时,拉着袁宪的手说:“我的皇儿还年幼,我的身后之事就委托你了。”袁宪说:“众心所望,希望您的圣体康复,处理您身后事的旨意,臣不敢接受。” 至德元年,太子行冠礼,至德二年,举行了释奠之礼,这时袁宪上表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后主不答应,还赐给他两名扶侍护人员,将他晋升为云麾将军,给他安排辅佐官吏。皇太子很不遵守典籍制度,袁宪亲手写奏表提出了共十条谏议,都援引古今事例,措辞恳切率直。太子虽然表面上接受,但内心并无悔改之意。后主打算另立始安王为皇位继承人,曾随口说了这一想法,吏部尚书蔡徵顺着后主的意思称颂赞赏,袁宪正言厉色地指责他:“皇太子是皇位继承人,已经深入万民百姓之心。你是什么人,敢轻率地谈说废立太子这样的大事!” 祯明三年,隋朝大军来袭,后主恐惧慌张将要藏起来,袁宪神情严肃地说:“隋军入侵,一定不会有什么侵犯,事已至此,陛下要从容处之。臣希望陛下整理好衣冠,御驾前殿。”后主不同意,就下榻跑了。袁宪从后殿景阳殿进入,(看到)后主投井,袁宪一边行礼一边哭泣着出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bdb32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