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也得狡猾一些 简历笔试面试技巧一网打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找工作也得狡猾一些 简历笔试面试技巧一网打尽 对林培杰的采访约在了南京西路常德路口的翠园饭店-——那儿离他现在上班的地方不远。饭店不是很豪华的那种,但一定是手头有一份不错工作的白领青年喜欢的:很明亮的环境、安排得不是太挤的座位、干净而富有营养的广式套餐、服务员微笑与语言都训练有素。 记者提早10分钟到了,想着可以有空拟几条采访提纲。距离约定时间还差一分钟的时候,林培杰到了。这样精确到秒的计算,与他的职业有关还是性格有关? 编号:009 姓名:林培杰 毕业院校:上海大学信息管理专业 制作简历:别忘了突出自己吸引人的地方 林培杰当年考上海交大差了四五分,进了上海大学很有点委屈的意思。不过,他倒丝毫没有消沉。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由于很多功课都提早考出得以免休.所以,他就成了上海大学第一个提早一年毕业的大学生了。 3年就毕业,林培杰应该有个明显的弱势:实践经历会更少一些。不过,林培杰倒是自信:“提早一年毕业,简历中有这么一条应该够吸引人吧?” 不过,求职确实是从简历开始的。林培杰这样叙述自己的简历制作: 网络上模版很多,挑一个自己满意的,填上相关数据,就会自动生成一份简历-——太容易了。如果对现成的东西不满意,这也难不倒我。我本来就擅长这个,将模版改一下就是了。 写完了姓名、性别,照片是要贴一张的。接下去就是联系方式。写上电话和EMAIL就行了。地址?意义不大,就不浪费地方了. 接下去得写一下我的特点,至少得表示一下我是怎么一个人吧。提前一年毕业、连续的奖学金获得、学习成绩优异,这都充分说明我是个聪明且注重学业的人。 接下去的部分是证明我的好,证明我的专长是货真价实。于是,我得写上:在学校,我是学生会干部,利用自己擅长(如编程、动画制作等技能)为学校做了很多事;在社会上,我曾经为几个公司完成了好几个项目。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我的能力是付诸实际工作的。 和所有人一样,我也不忘附上奖励证明和证书。上海市计算机等级考试(编软)别人大都考个二级,可我考出三级,也挺吸引人吧.因为我将来想从事的是IT业,专业强当然是首位。 最后有一段自我评论是我从别人那儿借鉴过来的。可我觉得写得特别好。大体的意思就是:我非常想进公司,但可能我的能力不太够。那是一种谦虚,有一份自信做支撑的谦虚。这也是求职的年轻人应该持有的心态。 我就做过这一份简历。学的是信息管理,不算真正的IT。所以,求职还应该扬长避短。如,管理行业,大多招硕士以上学历,而得有工作经验-——这对我这个3年毕业的本科生来说,太难.于是转向技术,虽然不是正宗的IT专业,但好在有了一些项目经验,起步就容易很多。所以,目标对准IT技术工程师。 投简历:选择要我的和我要的 2004年12月4日上午9点,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有一场校园招聘会。学校距离家太远,等林培杰“呼哧呼哧"赶到学校已是10点。有些来头很大的单位像“中国移动”等公司都已经撤摊了。林培杰想,这样的公司也许看不起上大学生吧,来应个卯也就是做做样子。那么,这样的公司不投也罢。有些摊位倒是还在,但招聘人员像是气不顺,对着投简历的学生说:我们公司效益不好,像硕士生都用不起的.什么人哪!这样的公司不投也罢。 投简历嘛,总得选择“要我的和我要的”,应该是两相情愿的事。总算看见一家符合要求的:上海微创。背景是微软和上海市政府,岗位是中国、美国区技术工程师各1人;普通软件工程师150名;日语背景的软件工程师50名。于是林培杰开始盘算: 中国或美国区技术工程师各招1个,算了,我又不是正宗计算机专业的,难度太大;普通软件工程师还可以.但胜算最大的可能是日语背景的软件工程师。第一,计算机专业的人大都不懂日语,而我利用业余时间读过两年日语,所以和他们相比我有优势;第二,日语专业的人大都不懂计算机(会玩、会写写BLOG不算),所以和他们相比我的优势极其明显。尽管相比普通软件工程师,它的招聘数少了100个名额,但很显然对于具有我这样特点的人来说,真正有希望的还是那五十分之一。至少将来,还可内部跳槽的嘛!OK,就它了,日语背景的软件工程师. 笔试:尽量填满,答错总比不答要好 递简历的人很多,所以得先进行一次笔试。“海选”,是新近最流行的词儿。不管是超级女声还是美国偶像。其实大学生笔试何尝不是一样.到了笔试现场林培杰还是“受惊”了:那50个名额是面向全国的,除了复旦、交大的学生,他在考试现场还发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唉,这五十分之一不好拿呀。林培杰暗暗打起了小算盘:有的人在看书———临时抱佛脚,哪还来得及呀,看来水平不怎么样;有的人聊得开心全无压力———这种算是“牛人”吧.看来,来的人参差不齐。我并不是全无希望.还是全力以赴地应付考试吧。 第一部分是专业。第一道题就让林培杰看懵了。好像是让说说NET平台的工作原理。真的不太懂,学的是信息管理专业,从来没有学过这么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他的反应就是绝对不能空着,不能让人觉得自己一窍不通。突然灵光一现:记得大二时有次帮老师做项目,在那里认识的一个人,好像说起过这个话题。于是,开始凭着遥远的记忆答题.第二道题,还是很专业,还是不知道。但一定要答,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写上。最多阅卷者认为是答错了—--答错了总比不答好.第三道理,说说IE的工作原理.连懵了两下,这次总算有点明白,但是这道题似乎没什么标准答案,怎么说都行。于是尽量细致,无微不至的细。后来也确实证明,这道题就是没有标准答案。最后有道题运气不错,刚结束的期末考中刚好有道相同的题,所以,全对。 第二部分是日语翻译。林培杰这才知道两年前学的日语基本已还给了老师.好在日语里既有汉字还有很多外来语,技术方面,外来语又特别多。所以,看看汉字或是按假名读出音来,意思也就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不用林培杰自己说,读者都能看出来了,林培杰这次笔试不怎么样。但他那些多少有点“投机取巧”的方法还是值得一试。 面试:换一天,因为没时间反而有了更多的时间 笔试完整整一个月没有回信,本来有点心虚的林培杰也以为没戏了。好在他因为提前毕业,还有很多课要上,所以也没时间惆怅。那天和几个同学一起相约,去云南路小吃街吃小绍兴鸡粥。很多上海人都这样,明明到处都有卖鸡粥,振鼎鸡、辰鼎鸡还有鹿鼎鸡,味道也都大同小异,不过,总觉得小绍兴才最正宗。那天的小绍兴鸡粥算得上是林培杰年轻的生命中最开心的一顿了。因为就在他嚼咀着三黄鸡的时候,他收到了上海微创的面试通知电话. 面试时间是星期二,但因为还有一场考试没完,林培杰大胆地要求改一天。结果居然得到同意.林培杰后来知道,这一改动,改变了结果。星期二那天,由于面试的人很多,5分钟一个,面试者基本没什么思考与解释的机会。而星期三那天因为是加场,只面试他一个,所以,他可以从从容容地表现一下自己。回忆当时的情形,轻松中还是有很多惊险。由于大家都没有时间压力,参加面试的技术总监等人心情格外放松,进门后甚至还和林培杰闲聊了一会儿.这种闲聊很有意义,彼此通过感情交流,增进了了解。为进入公司增加了很多胜算。不过,面试开始时就动了真格: 总监让我写个程序。一看,很难,写不出来。但又不能说我写不出来。于是,我只能旁敲侧击地问:这样可以吗?总监摇头:不对。我算是得到提示,错了。换一种方式,不好意思再问,于是用总监能听得见的声音自言自语:这样行吗?总监又说:不行。这又是一个提示。再说:那样行吗?不行.总监也知道我不行了,所以,就出下一个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82466d0cd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