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年味” “年”,是华夏儿女心中的一份寄托、一种情结,任凭新旧交替、万象更新,它总植根于心底,不离不弃,时常听到身边有人说抱怨“年味越来越淡了”。何为“年味”?对于炎黄子孙,应该都能道个一二:“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 从古至今,不管是多情善感的文人墨客,还是粗犷豪放的芸芸众生,每至年节常常激发起他们对亲情的渴望,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对未来的希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石的这首七言绝句,恐怕大家都耳熟能详;陆游的“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心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一诗更表现了热闹浓烈的年节气氛,诗人也似乎童心未泯,年轻了许多;当下,每至年关,各地的车站码头,人潮涌动,摩肩接踵,上亿的游子,在同一时刻拼命地往家赶,要在年末夜与家人团聚。可以说,在中国传统的年节文化中,对家、对故土、对亲情历来都有着强烈的眷恋。这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从骨子里涌出的情感,是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除了这些,一个重要的“年味”文化就是年节习俗,鲁迅在《送灶日漫笔》一文就很幽默又温情地介绍了过年时的祭灶习俗。丰子恺的《过年》、钟敬文的《岁尾年头随笔》都写了年节祭灶、扫尘、贴春联、除夕夜、年夜饭、祭祖、守岁、放爆竹、拜年等年俗趣味。这些“年味”十足的年俗文化传承至今,充分表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年味”文化的根。在让人羡慕过去“年味”的浓烈、醇厚的同时,也让人感叹,尽管岁月流转,但仍割舍不断对过去的“年味”的情结。 偶然读到某位作家对“年味”的解释:“它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浓浓的年味,其实是被我们的无知所消解的”。猛然间释然,原来“年味越来越淡了”并不是抱怨,亦不是“年味”越来越淡的事实,而是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逐渐强大崛起的炎黄子孙对年节的情感需求、文化需求已大大提高。现在,年节已日益变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然而,我们并没有从文化的高度来享受传统,享受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没有创造出被大众普遍认可的有魅力的适合“年味”的新习俗、新的文化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对“年味”从文化上进行新的选择和弘扬,把过年从生活上的必不可少,变为文化上的必不可少,设法使传承千载生活的年,转化为未来文化的年。这样,浓浓的“年味”一定会回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82bf4d549649b6648d747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