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揭示小学教育规律、指导小学教育实践的一门分支学科、社会学科。 教育观念:即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它直接反映了教育者对待教育的态度。 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即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是通过深入实际收集资料来了解分析现象和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法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现状调查、关系调查、发展变化调查。 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是将教育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研究的内容是针对实际教育活动,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使研究者不断得到启示,再充实和修iL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因而行动又是研究的向导。 教育:是传递经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首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在其它动物界是没有的。其次,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最后,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传递知识、技能,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良好个性的教育活动。 教育措施:是指教育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内容及其方式。教育措施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整体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遗传素质: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教育目的:广义的可以表述为: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总要求。狭义教育目的就可表述为:国家对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总要求。 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系统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系统;二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系统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及其相应的各项规定。如:学校的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学校教育的分段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衔接与联系等。 小学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或基础教育,它是在幼儿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直接为中等教育输送合格新生。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 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小学教师:履行初级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初级教育中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职业:关于教师职业的理解,可从以下入手:教师是一种职业人员;教师是一种专业职业人员。 小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以学习和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人。“小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理解:小学生是人。小学生是未成熟的人。小学生是以学习和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人。 师生之间教育关系:是指在学校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形成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标、内容、活动、进程等的总和。 文本课程: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 体验课程:课程事件是由一系列书面的、口头的、行为的“文本”构成的,教师和学生创造并解释课程事件,由此达到内容的不断转化与意义的不断建构。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8c28b15b9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