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时间:2023-01-30 22:47: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 正文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质是实现资本产权主体的多元化。改革不仅要经营方式市场化,还要制度体系市场化。多种所有制经济发挥优势,达到共同提升之目的,实现企业效益共赢。

国企股本通过多元化发展,国有资本的功能和效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国家持有的股份会降低,这样使其他股份持有者能够有效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当中,有利于企业管理。企业管者从以前注重管人、管企业,向资本管理模式转变。通过改革有效引人外界资金,解决了资金不足和流动性差等问题,企业管理方式融人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提升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二、混合所有制存在的问题 ()观念问题

相比于私有企业,国有企业的经营理念更加与时俱进,所具备的改革动力更加完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让私有股份制在传统国企中成为重要的经济形势。这样一来,两者的经营理念形成最为直接的碰撞,如何在思想观念上契合市场改革发展的需求,是加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基础。 ()定位问题

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国有企业的市场定位势必发生变化,以实现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融合。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对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以低姿态、高效率的改革姿态,迎接混合所有制改革;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重新定位,是一个过程,实现国家、企业的双向互动,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国家,这都将是一项长期的考验,各方需要做好长期经济改革的准备。 ()经营问题

混合所有制是新时期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在现实背景之下,混合所有制的经营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改革强调企业经营方式的调整,但如何在改革中及时推进,这是一个问题;其次,政府是国有企业参与并控制的企业,融入非公有制企业之后,公与非公的关系处理是一个大问题。若处理不当,反而有碍两者的发展,不利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 深化产权结构改革,形成制衡权力体系

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股份进行改革,做到政企分开,国有企业学会了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但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复杂的利益关系,其他股份持有者与政府的利益冲突现象仍然存在。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后本应该有很多新鲜的资本注人到国有企业中,但是由于企业资产产权结构明晰,造成企业吸收外来资金困难。有些国企虽然进行改革但仍旧存在根深蒂固的主导管理者思维,这些都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相悖,因此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国企财务管理要建立产权经营结构和多层资产管理体系,需形成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的运行体制,向内:企业内部鼓励员工投资持股,刺激持有股权员工积极性,打破国企权力独断的垄断和官僚机制。向外:引人民营资本,对企业股权进行分散。实行竞争上岗和职业经理人招聘体制,减少行政对国企管理者任命的干预。 ()建立集团化财套管理模式,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对于集团化公司可考虑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即“一全面、二分级、三集中”的财务管理制,一全面:是指全面的预算管理。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企业资产结构变的复杂,全面的预算管理把业务、资金、资源等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分级:


分级管理、分级考核。在建立财会管理体制过程中,管理和考核都分级处理,增强监管的实施力度,责任到人,更有利于进行资产管理。三集中:即资金集中管理、会计集中核算、重大财务事项集中管理。此举能提高集团资金管理效率,财务管理重大信息能够及时反馈集团管理者,提高了企业防御风险的能力。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多种企业进行了兼并和重组,企业在进行财务担保和投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才能降低经营风险。并对自身的债务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债务形成风险,使其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树立以现金流量为主体的财务管理理念,通过现金流量指标范围建立起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加强对资金收人与支出控制、长期财务指标监控,例如:获利能力和融资能力等等,使企业有效规避经营风险,获得长久效益。 ()加强国企内部管理,建立起监奋机制

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坚持“服务战略、创造价值、控制风险、信息真实”四位一体的管理定位。建立动态平衡的财务管控模式,集团的权责配置、集权与分权的设定、财务管理体系设计要随着企业发展阶段不同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等进行动态调整。

财务管理离不开有效的监督体制,通过建立内部审计机构,进行日常财务管理监督,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改革之后国有企业旗下子公司逐渐变多,财务数据也变得复杂,可以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来加强财务控制、监控能力。同时通过实施绩效激励等措施不仅能加强员工自身规范意识,还能监督企业领导者,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稳步保值、增值。 ()厘清国企与民企的职责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关系着国家的安全,以及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有着各自的分工。如,探月工程、神舟飞船等,这些重大项目主体由国企承担,民营企业在其中承担一部分任务而已。这是因为,关系国家战略发展、风险大、投入大,民营企业难以在趋利的本性之下圆满完成。因此,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分工,让混合所有制的推进遇到了直面而来的矛盾冲突。国企更多的是承担政治社会责任,而民营企业的趋利性,让其肩上的政治社会责任弱化。所以,混合所有制推进的大背景之下,民营企业不可能简单的走入国有企业之中。反过来,国有企业也不可能依托自身优势,肆无忌惮的扩张民营企业的市场领域。国有企业应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发挥重要作用,做出科学的战略调整及布局。一方面,国企走入民营企业领域,哪些领域可以进,哪些又不可以,这些都需要有清楚地认识;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政治社会责任不应削减,应更多地走向保障社会发展、民生建设的领域之中。例如,在高铁等项目的建设中,以政府投资为主导,民营企业为经营的模式,优化国企与民企的职责。

()依托创新推动改革发展

新的历史环境之下,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必更加迅猛,国家给予的发展空间与环境正逐步调整,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当前,国有企业要深化企业改革,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腾出空间。首先,新时期下的改革更加强调系统性,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次,改革创新是一个发展,改革试点的推进,是避免改革陷阱的重要举措;再次,政府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把权放到位,这才是改革发展的重点。当前的市场尚未起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就更加强调政府在改革中要让手中的权更好地惠及改革之中,推进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十八大之后,国家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也正一步步优化改革发展的环境,创造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道路。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仍存在诸多问题,注定改革是一个过程,强调各方问题的有效处理,做到改革全面而深入,这才是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重点。与此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首先需要厘清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职,便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企走入民企,民企走入国企,避免应过于激烈的正面冲突而导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9613fe8763231126fdb11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