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诗经》 作者:迪丽热巴·阿吉艾克拜尔 阿迪力·阿布力孜 来源:《丝路视野》2020年第09期 摘 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公元前6世纪编定成书到如今,一直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诗歌的光辉起点,时至今日,朗朗上口的诗句,依然散发出璀璨的艺术魅力,为人们所推崇。 关键词:丝路 诗经 文书 《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它不仅是一部文学著作,同时也曾被列入教学课程,春秋战国时期就列入《六经》,为儒家教育子弟的重要课本。《诗经》经历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失传,至西汉朝鲁国毛亨从家宅墙中挖出,始传于世。为在意识形态领域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还让各地官员推荐懂得儒家思想的人,他亲自主持考试,所以作为《诗经》在内的儒家经典备受人们的推崇。隋唐科举考试,《诗经》为必读教本,从而使《诗经》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广泛的发展。达官贵人和文人志士以赋诗为雅兴,整个社会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20世纪初以来,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安徽、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有关《诗经》的文献,东晋时代至唐朝时期,这些文献历经一千余年,保存下来实属不易,有些只剩下残片,但我们从这些残存的碎片中,感受到中原文化的辐射力,地处数千之遥的祖国边陲的地区,也能学习观赏到《论语》《诗经》在内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诗经》之所以能够传播到西域地区,除了其艺术魅力之外,关于治国理政、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触动了人们心灵,为当地居民所传颂。 1977年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在阜阳双古堆1号墓发掘出土170余枚《诗经》汉简,被文物考古学界誉为稀世之宝,对中国历史学和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8年,这批汉简列入国务院发布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保护名录,阜阳汉简中的《诗经》《周易》等13部古籍名列其中。据研究,墓主人是汝阴侯夏侯灶。这些汉简经过整理被编纂为十多种古籍,包括《仓颉篇》《诗经》《周易》《万物》《吕氏春秋》等。阜阳汉简《诗经》,简称为《阜诗》,为研究《诗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阜阳汉简《诗经》是刘邦称帝之后抄写的,它虽然不是一人一时抄写的,但是却未经汉代学者修订过。整理者在《阜诗》三片残简中,发现了“后妃献”“风(讽)刺”“风(讽)君”等字样。整理者认为这可能是《阜诗》的诗序,虽然此《诗序》与《毛诗诗序》文字不完全相同,但体例和基本意思接近,可能同出于一个 学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99617a8a5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