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 【晋代】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用浅易的文字,平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这是陶渊明的特长。即使读者并不知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读者的内心深处。诗人躬耕田亩,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种豆南山下”,多么平淡的口语;“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画面。语言平淡而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所以元好问会评价陶渊明:“一曲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尊他为“诗佛”。水穷云起,在他看来正如人生境界的起落。身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却能把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形象和自然的安逸美好表现出来。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这才是隐居的真谛。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不但描绘了旖旎西湖给人的感受,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不落俗套,富有新意。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 《山园小梅·其一》 【宋代】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林和靖处士,最典故就是梅妻鹤子,也因此,梅在林逋充满感情的笔下,不再是浑身冷香了,而是充满了一种“丰满的美丽”,有精神,有力度,也有温度,有未来。正因为如此,该诗才有着强烈的现实感,让人感到很真实,回到它的起始状态。林逋写出此种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诗句来,着实让人们展开了一回心灵的、审美的旅游。而颔联二句,则成为写梅的经典,传唱不休。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也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这是与高唱着“为国戍轮台”而“一身报国”的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一致的。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小楼”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绘尽江南春的神魄,但没有注意到它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唯有不眠,才能一夜听雨,才只能闲做草,细分茶。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也因此,这里的闲适才多了一份忧愁和无奈,才能超越简单的山水田园作品,成为真正打上了陆游烙印的名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9d2cd0009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