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阅读训练——记叙文(散文)篇

时间:2022-09-13 13:01: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初三语文阅读训练——记叙文(散文)篇

(一)一盏油灯

1生日这天晚上,我又点燃了这盏极普通又极不普通........

的小油灯。

2一个洗得透明的墨水瓶,瓶盖上加放着一枚乾隆年间的铜钱,一根鸡肠线从眼中穿过,在通过钱眼处的肠线上包上一块用空了的牙膏皮,粗细与钱眼相宜,在瓶里添上煤油或柴油,灯就可以点燃了。



3随着摇曳的灯光,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令人魂牵梦萦的往事之中。

430年前,5岁的我随当教师的母亲住在一个山区小学校里,这里山清水秀,但很贫瘠,没有电灯,家家户户都用自制的洋油灯。晚自习的时候,学生们便点起一盏盏大小不一的油灯,暗淡的光环辉映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几十盏汇集在一起,宛如一片星星。



5尚不谙世事的我便开始学着做油灯,但总也做不好,还弄得满手墨污油垢。钟情和好奇驱使我悄悄拿了临窗口坐着的那位小姐姐的油灯,倒掉瓶里几近枯竭的油,用一块塑料布包好,藏在贴身的背心里。



6夜深了,妈妈批改完作业,在昏暗的油灯下做油灯。我问妈妈:是给三三儿做的吗?妈妈说,你还小,用不着,我是给班上的女学生巧巧做的,她的油灯不知被哪个淘气鬼拿去了,哭得很伤心。

7我的心咯噔一下,手不由自主地捏住了那盏本不属于我的油灯。 8当妈妈看见我用渗着汗水的小手摸

出那盏油灯时,一向慈祥的脸上显露出一丝令我陌生的表情,右手也随着高高举起。但妈妈的手并没有落下来,她可能已从我滑落的泪珠里看到了悔恨和委屈,看到了我本善良。 9清晨,妈妈叫醒我,送给我这盏属于我的小油灯,并嘱咐我后来才渐渐明白的话。妈妈说:有了灯,就没有黑暗,没有恐惧;有了灯,就不会走错道儿,干错事儿。

17岁那年我投笔从戎到塞外,临行时我带着亲人的嘱托,油灯伴我上路,伴我远行。在那风沙肆虐的北疆,油灯与我厮守,为我驱散寒冷,消除寂寞,打发无聊。



11提干不久,我又奉命到了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猫耳洞里油灯骤然亮起,毒蛇、蝎子、山蚂蟥便仓皇逃离,油灯为我驱走死亡的阴影,伴我凯旋。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油灯已经融进了我的生命。



12我曾涉足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我丢不下那盏与我朝夕相处、生死相依的小油灯。



13我愿用躯体做瓶,血液做油,筋骨做捻,去燃烧,直到生命的尽头。 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摇曳 )○2不谙 )世事 3贫瘠 )○4油垢

2 第○1段中说,1)这盏小油灯是“极普通”的,为什么?(2)又说它是“极不普通”的,又是为什么? 答:1 2 3

从表达方式上看,第○

2段是个 段,作用是 4、从全文结构上看,第○

3段的作用是 ;第○78段中加点的“摸”“捏”两个动词表现了“我” 的心态。

5、第○

4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第○

8段中“令我陌生的表情”是指妈妈 的表情。

6从○5678段可见,“我”悔恨的是什么,委屈的是什么?“我”的善良主要表现在哪里? 答:

71)文章第○

9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的深层含义是什么?(2)文章第○11段中说“油灯已经融进了我的生命”,为什么? 答:1 2

8、请分析第○

13段的深刻含义和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 9、请用“/“给本文划分层次。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0、本文记叙的线索是 ,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是

11、本文在记叙顺序上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顺序?

答: 12、本文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材料?

答:

(二)美丽



1从未过多地留意楼前那排我叫不出名字的树。 2一天,忽然来了登高远眺

的雅兴,一口气登上六楼阳台,凭栏放眼,无意间有了惊奇的发现:楼前的树开花了!朵朵紫中透着粉白的花,一团团,一簇簇,合抱着条条刚刚活软起来的青枝儿,在微风吹拂下,温柔地舞动着,起起伏伏地如一片漾着香波的花海。看那繁茂的样子,不知在被我发现之前,它已经在那里寂寞地开了多少日子。



3无意间的发现令我惊喜,也唤起了我深深的内疚。阳春时节,只顾追逐人流,陶醉于“桃红三尺,鸭绿一湾”的胜景,却忽略了身边这普普通通的树。多少次在路旁小径上漫步,却未曾想过抬起头,望望枝头是否有了春的信息;也根本不曾料到,这枝干皱裂的树会开出光润鲜亮的花来。可是,面对许多如我这般的人的疏忽与冷淡,这看似乎平凡无奇的树,在草长莺飞的季节,还是一如既往地让蓓蕾绽放枝头,无声地将生命的美丽尽情挥洒。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4家乡的一个男孩,很有头脑,也很有才华,本可以凭此谋一份不错的职业,享受舒适的生活,但他却着魔似的爱上了那身国防绿,中学毕业后到荒凉的地方守卫国门。许多朋友对此叹息不止:“哎,到了那人烟稀少的大西北,你就是再有才华,又有谁知道呢?”他却不以为然地笑了,说:“我不在乎有多少人知道我,我只想好好干,将来能够说,在大西北,我的青春美丽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确干得很出色,但也并没有因此声名远扬。边陲的军旅生活艰苦而寂寞。别后的信中,他常向我讲边疆的生活,字里行间没有一丝怨悔,充满了对大西北高原和青春生命的热爱。

5日子云烟般地一天天飘过,那张熟悉的笑脸却多未在我的记忆中淡去。如今睹树思人,心被深深地触动,从而觉得他与眼前的花树有一种无言的默契。



6黄昏,又上阳台,正是夕阳流金、百鸟归林的时刻。树下不断有穿着入时的人走过,大都行色匆匆,不曾注意头顶那满枝的花朵。凝望春风中繁花灿烂的树——那夕阳下独自静立的花树,心头却少了几分惊喜,多了几分落寞和惆怅。不觉地,我又想起了那熟悉的笑脸,想起祖国边陲的国防绿,想起在实验室里日夜钻研的学者,想起在城市晨曦

中挥动扫把的清洁工……生活中多少美丽的东西,就像这眼前的花树,虽在平凡中受着寂寞,但那份本质的美却潇潇洒洒地存在,不曾因少了欣赏的目光而削弱丝毫。



7我懂了花树的美丽,也懂了花树的寂寞。它的寂寞是因为无人欣赏它的美丽,而它的美丽正是因为它承受了无人欣赏的寂寞。



8于是,寂寞的花树成为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1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并在横线上解释这个字(○4释全词)

1远眺 2晨曦

3着( 4默契..

2、第○3段开头“无意间的发现令我惊喜,也唤起了我深深的内疚。”这句中,“惊喜”是因

“内疚”是因为

3“望着棵棵寂寞的花树,我的心被一股感动的潮水鼓荡着,眼前浮现一张熟悉的笑脸来”是文中的一个自然段,应放在第 段之后。 4、第○5段中“他与眼前的花树有一种无言的默契”的具体含义是 5、第○

6段中作者说“心头却少了几分惊喜,多了几分落寞和惆怅”的原因是 6、作者说“寂寞的花树成为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是因为 7、仿照第○6中省略号前的句式,再续写两个与上文意义相关联的句子。 1 2 8本文作者因为“无意间的发现”而引发了对于“美”的感慨。请你写两句关于“美”的名言。 1 2 (三)不朽的失眠 张晓风



1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两个字。



2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画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3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上面可以记事。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4船行如风。 5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火把),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6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人的泪水。



7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噬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8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睡了。惟有他,张继,醒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9起先,是睡眠排拒了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尔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晚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己验伤,有何不可?

⑩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

的样子。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暗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绝凄绝....



11在须角在眉稍,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绿少年的容颜。



12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 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人,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

13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项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有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14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是那么美丽,但钟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



15既然无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二十八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6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17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张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谁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1、上文原有副标题“写给没考好的考生”。由此可推断作者写本文的目的,重点不是 ,而是 。这一点,从课文的 段可看出。

2 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顺遂 2零绝凄绝

3阑珊 3、唐代的孟郊曾多次应考不中,登第后写了一首题为《登科后》的七言绝句,内容为“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肆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以表现中榜者的得意神态。此诗描写的意境上文中也有,请摘录如下。

4文章写得深沉而感人,读来如同身临其境,这一特点得益于作者在写作上运用了什么样表现手法?

答: 5、文章题目为“不朽的失眠”,这样使用修饰语和中心语,除了使人感到新奇,在阅读上有种审美享受外,最重要的作用是 6、文章为小说,除了人名和《枫桥夜泊》的诗歌是真实的外,其故事情节纯为想象虚构,但读后却令人深思,请谈一下你的感受。

答: 7张继的《枫桥夜泊》被称为不朽的名篇,不妨对其作一简单赏析,或全篇,或一两句都可(字数在100字以内)

答: 8、文中的“悬梁刺股”这一典故来于 故事。



9、生活中有不为成人所理解的事吗?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答:



阅读题答案

《一盏油灯》1、略21)它是用墨水瓶、鸡肠线、铜线、牙膏皮制成的,燃料用煤油或柴油。2)它教育了“我”,激励“我”向困难作斗争,融进了“我的生命”3、说明 为下文叙述“我”幼年时做的一件错事铺垫4、过渡到对往事的追忆 出乎意料的害怕和认错5、场景描写 形象地突出了油灯在山村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因“我”拿了别人的油灯而愤怒6、不该拿小姐姐的油灯。“我”只是出于钟情和好奇。知错,悔恨,主动交出油灯。71)有了灯,就可以更好地生活、学习、工作;有了灯,就能明辨是非,不走错路,不干错事。218年的军旅生活中,这盏油灯一直被我带在身边,激励“我”战胜各种困难,胜利完成任务,已经跟“我”融为一体。8、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照应开头,深刻而含蓄地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91 2 3/ 4 5 6 7 8 9 / 11 12 1310一盏油灯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11、倒叙。更能突出“一盏油灯”不平凡的意义,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给读者鲜明而深刻的印象。12、详写幼时做过的错事,因为从这件事上受到的教育响终生;略写18年军旅生活,因为这不是本文的重点,只要突出“油灯已经融进了我的生命”就够了。

《美丽》1、○1从高处往远处看○2阳光(多指清晨的)○3飘○4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2、普通的花树能开出鲜亮的花儿;自己忽略了花树的美丽3、○34、男孩和花树一样都甘于寂寞、努力体现自身的价值5、大多数人对“美”的歧视6、花树下默默奉献的人一样,都能够经受无人欣赏的寂寞,尽情挥洒自己的本质美。7、略8、略

不朽的失眠》1、描写张继当年写作《枫桥夜泊》的经过;鼓励没有考好的考生正确对待考试;最后一段2、○1事情进行得顺利,合乎心意。○2衰落○3星星点点的,指很少。3、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4、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紧密结合的手法,使人物触景生情,因情入景,才产生了极佳的艺术效果。5、主要强调张继失眠的意义,在于将一种启示留给后人,留给了与其相同或相似处境的失意者。6、略7、例:诗的首句写了三种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这一切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静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独感受中。第二句描写“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配合颇具匠心,接着通过“愁眠”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诗的前两句写了六种景,后两句则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钟声,也只有这钟声,才传达出枫桥夜泊的神韵。这首诗也正因为有了钟声,使人想到古刹,也便有了历史文化的色彩,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更加动人。8、战国苏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9f14244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