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

时间:2022-05-23 03:38:5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0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

题号

得分









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春风化雨 B. 火上浇油 C. 叶落知秋 D. 滴水成冰 2. 20206月,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

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NO2 B. CO C. 粉尘 D. H2O

3.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问题,下列物质被称为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是(

A. 氢气 B. 天然气 C. 石油 D.

4. 空气中含①N2 O2 ③稀有气体④水蒸气等成分,其中与钢铁生锈有关的是(

A. ①③ A. 小馒头

B. ②④ B.

C. ③④ C. 韭菜

D. ①④ D. 五花肉

5. 烧烤是最古老的饮食方法之一,人们喜爱的下列菜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6.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7. 化学让我们鉴赏了溶液的颜色美,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

A. 碳酸钙 B. 高锰酸钾 C. 植物油 D. 氯化钠 8.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 甲醛大量用于海鲜的防腐 B. 明矾、活性炭用于净水 C. 将易拉罐投入可回收垃圾箱 D. 青少年常喝牛奶补充钙元素

9. 课本中用加入少量Na2SO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从该实验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纯水的导电能力弱 B. 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 C. 常温下,水的pH=7 D.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0. 硝石是主要含KNO3的天然矿物,历史上《本草经集注》中对硝石有记载:“强烧

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下列有关KN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一种化合物 B. 可用作复合肥料 C. 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D. 其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 11. 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5)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塞米松属于氧化物 B. 地塞米松由4种元素组成

1页,共15


C. 地塞米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5

12. “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

的原理是:C+2NiO

2Ni+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中NiO发生还原反应 C. 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 B. 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

D. 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铁

13. 工业生产硫酸中的某一步反应用微观模型图表示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变成+3 B.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11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4.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

是否过量,应选用的试剂是( A. 酚酞 B. CuCl2溶液 C. Na2CO3溶液 D. NaCl溶液

15. 下列课本中的实验均作了一定的改动,改动后仍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2页,共15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探究燃烧的条件

16.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

B. 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 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8.6% D. 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5g乙未溶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1.0分) 17. 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干冰②碳酸氢钠③熟石灰 1)发酵粉中含有______ 2)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18. 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150周年,被确定为“世界化学元素周期表

年”,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2是这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Se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图2中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填序号)。 3)氧、硫、硒三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 4)画出O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

3页,共15




19. 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磺。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______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 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20. 今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抗疫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多种材料。

1医用口罩、隔离服、防护罩中的材料大部分是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2)修建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时用到了大量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镁三种金属,为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

个实验:



实验甲中铝丝表面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实验甲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的金属活动性更强,另一位同学认为实验乙、丙中均无明显现象,对完整的结论没有作用,都可以省去。你的看法是______(填序号)。 A.乙、丙都可以省去 B.乙、丙都不能省去 C.丙可以省去,乙不能省 D.乙可以省去,丙不能省

4页,共15


21. 今后学习常见物质时,会从“价”和“类”两个方面进行学习。如图表示铁元素的

常见化合价与含铁物质类别的关系。



1X的物质类别是______

2)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含铁化合物属于如图1中的______(填序号)。 3)某同学想用物质a制取物质b,设计了如图2实验步骤:



物质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溶液乙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如果向盛有溶液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3中图象能正确表示烧杯中溶液质量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2. 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是一种常见消毒剂。实验员用以下方法制取了少量过氧

化氢溶液,在低温下,向56.4g某浓度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钡BaO2),发生的化学反应为BaO2+H2SO4=BaSO4↓+H2O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生23.3g沉淀。计算: 1)加入BaO2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医用双氧水常为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如果将(2)中所得溶液稀释到医用双氧水浓度,计算需加入水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1g)。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

5页,共15


23.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3)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若X是水,④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④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X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NaOH溶液 BCaCl2溶液 C.浓硫酸 D.稀盐酸

24. 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红同学做了如下表中的四个实验。

试管编号 试管内试剂 加入稀硫酸后的

现象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Mg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Na2CO3溶液 产生气泡

BaNO32

白色沉淀生成

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试管③④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小明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加稀硫酸,从而能说明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______

3)为了验证试管②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试管②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有MgCl2Mg2+Cl-同时存在溶液中。

猜想2:试管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无MgCl2

老师提示SO42-会对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小明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猜想提出了如图实验方案。 [设计方案]



沉淀A化学式是______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你认为应该将所选的试剂______改成______小明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猜想1正确,则步骤、步骤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反思]小明反思进行步骤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

6页,共15


观察到任何现象,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

7页,共15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春风化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火上浇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叶落知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春风化雨、叶落知秋、滴水成冰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D

【解析】解:有害气体主要有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包括PM2.5PM10等。水蒸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D

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A

【解析】解:A.氢气的热值高,制备原料来源广,燃烧产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符合题意;

B.天然气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合题意; C石油的产品燃烧会产生氮氧化物等造成空气污染,产生二氧化碳会加加剧温室效应,不合题意;

D.煤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空气污染,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加据温室效应,不合题意。 故选:A

根据燃料燃烧的产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解答。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答案】B

【解析】解:铁在潮湿的空气会发生锈蚀,即铁与水蒸气、氧气共存时会发生锈蚀。与氮气、稀有气体无关。 故选:B

根据已有的铁生锈的条件来分析解答。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和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等相关知识。 5.【答案】C

【解析】解:A.小馒头中富含糖类,不合题意; B.鱼肉中富含蛋白质,不合题意; C.韭菜中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

8页,共15


D.五花肉中富含蛋白质,不合题意。 故选:C

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6.【答案】D

【解析】解: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的步骤为计算、取、溶解、装瓶等,量取浓盐酸和水时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溶解时用到烧杯、玻璃棒,装瓶时需要细口瓶,用不到托盘天平。 故选:D

根据浓溶液加水配制稀溶液的步骤来确定所用仪器进行判断。

要想操作或者解答好这类题目,就必须熟记配制的步骤、所用仪器、有关的误差分析和注意事项等等。 7.【答案】B

【解析】解:A.碳酸钙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固体,无法与水形成溶液,不合题意; B.高锰酸钾能溶于水形成紫红色的溶液,符合题意; C.植物油难溶于水,无法与水形成溶液,不合题意; D.氯化钠能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不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形成,难度不大。 8.【答案】A

【解析】解:A、甲醛有毒,所以不能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保鲜,不科学 B、明矾用于净水是利用水解时成絮状,具有吸附功能,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于净水,科学

C、将易拉罐投入可回收垃圾箱,节约资源,科学 D、青少年常喝牛奶补充钙元素,科学 故选:A

A、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 B、根据净水原理解答;

C、根据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解答;

D、根据青少年应多补充钙元素促进骨骼生长考虑。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9.【答案】C

【解析】解:A.用纯水做电解水实验时,反应速率很慢,但是用加入少量Na2SO4水进行电解水实验,反应的速率较快,这说明纯水的导电能力弱,选项说法不合题意; 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的是氧气,因为生成氢气的体积约为氧气体积的2倍,所以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选项说法不合题意; C.该实验不能说明常温下,水的pH=7,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不合题意。 故选:C

A.根据纯水电解很慢,而加入硫酸钠后反应速率加快来分析; B.根据电解水的现象来分析;

9页,共15


C.根据水的酸碱性来分析;

D.根据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电解水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同学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参与实验,并分析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D

【解析】解:A.由化学式可知,硝酸钾是由钾元素、氮元素与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选项说法正确;

B.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与氮元素,属于复合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可知,在高温加热的条件下硝酸钾可能会发生分解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没有指明溶解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B.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复合肥; C.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等,难度不大。 11.【答案】B

【解析】解:A.地塞米松(C22H29FO5)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地塞米松(C22H29FO5)是由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C2229地塞米松C22H29FO5中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6×5=264291980,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说法错误; D.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6×5=3310,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D

【解析】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NiO失去了氧元素,发生了还原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Ni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选项说法正确;

C.钢是含碳量在0.03%2%之间的铁合金,所以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选项说法正确;

D.由合金的性质可知,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铁,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物质的变化来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10页,共15


C.根据钢的组成来分析; D.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冶炼,解题时根据题干信息、所学的化学知识、钢的组成以及合金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即可。 13.【答案】D

【解析】解: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了三氧化硫,方程式为:2SO2+O2

2SO3

A、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变成+6价,故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21,故B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由于该图示中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所以该图示中存在没有参与反应的分子,故可对该图示中反应前后分子的情况进行转换,据此结合分子的结构和反应类型等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该题关键是从模型图中看出各物质分子的构成,注意解题是要考虑到模型图中每种分子有几个参加反应,利用反应时的微粒个数关系及结构可很轻松的判断。 14.【答案】C

【解析】解:A、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钡,故选项错误。

BCuCl2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均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不能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钡,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能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钡,故选项正确。

DNaCl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不反应,不能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钡,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题意,将一定量的Na2CO3BaOH2溶液混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选择的物质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应出现明显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A

【解析】解:A、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不能用于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中实验,玻璃管能与外界空气相通,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图中实验,温度达不到着火点,合理和白磷均不会燃烧,不能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A、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11页,共15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D、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6.【答案】C

【解析】解:A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

28.6%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t3℃时,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5g乙未溶解正确,因为该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是30g,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A、交点的含义; B、判断升温是否有晶体析出; C、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D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5g乙未溶解正确。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7.【答案】

【解析】解:(1)碳酸氢钠在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且能与酸性物质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所以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填:②;

2)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①;

3)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③。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答案】111 B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111 【解析】解:(1Se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9+16×

2)因为硫的质子数是16,图2中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B

3)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氧元素、硫元素、硒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2页,共15


4)氧的质子数是8,所以核外电子分两层排布,第一层为两个电子,第二层为6电子,化学反应中氧原子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结构

示意图可以表示为

故填:(1111 2B;(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分析解答; 2)根据硫原子的结构分析;

3)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

4)依据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氧离子会得两个电子,结合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绘制即可。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9.【答案】S+O2SO2 2KClO3



2KCl+3O2 白磷着火点比硫低 B

【解析】解:(1)在点燃的条件下,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填:S+O2SO2

2)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因为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硫的着火点,所以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故填:2KClO3

2KCl+3O2;白

磷着火点比硫低;

3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选项说法正确; BMnO2不会分解产生氧气,选项说法错误; 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本考点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有三个: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本题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考查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体会了实验的魅力,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学化学

20.【答案】合成 4Al+3O2=2Al2O3 有红色固体析出 C

【解析】解:(1)医用口罩、隔离服、防护罩中的材料大部分是合成材料;故填:合成;

2)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填:4Al+3O2=2Al2O3

铝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实验中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这一实验现象说明铝比铜活泼;乙实验说明铝不如镁活泼,则甲和乙就可以证明活动性:MgAlCu;丙实验可以省略;故填:有红色固体析出;铝;C 1)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铝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检验方法来分析。

13页,共15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金属的有关性质知识,完成此题,要熟记和理解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21.【答案】单质 d Fe2O3+6HCl=2FeCl3+3H2O NaCl D

【解析】解:(1X的化合价为零,所以X是单质;

2)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含铁化合物属于如图1中的d

3a+3价的铁的氧化物,所以a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加入的盐酸是过量的,所以溶液甲中一定含有氯化铁和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溶液乙中的溶质一定有NaCl;如果向盛有溶液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会先与稀盐酸反应,溶液质量增加,再与氯化铁反应,12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会转化成107份质量的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溶液质量的增加幅度减小,盐酸过量后,溶液质量也是继续增加,故选:D 故答案为:(1)单质; 2d

3Fe2O3+6HCl=2FeCl3+3H2ONaClD 1)根据X的化合价为零进行分析;

2)根据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3)根据a+3价的铁的氧化物,所以a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加入的盐酸是过量的,所以溶液甲中一定含有氯化铁和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铁沉淀,如果向盛有溶液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会先与稀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铁反应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2.【答案】解:(1)设加入BaO2的质量为X,生成的H2O2质量为Y,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Z

BaO2+H2SO4=BaSO4↓+H2O2 169 233 34 X 23.3g Y



X=16.9gY=3.4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6.8%

3)设,需加入水的质量为Z

6.8%=16.9g+56.4g-23.3g+Z×3% 16.9g+56.4g-23.3g×

Z=63.3g

答:(1)加入BaO2的质量是16.9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6.8% 3)需加入水的质量63.3g

【解析】1根据沉淀质量结合方程式即可求出加入BaO2的质量和生成过氧化氢的质量,

2)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即可解答; 3)根据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的方法一般是:用所加的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

14页,共15


-(减去)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23.【答案】试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C

【解析】解:(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装置②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3)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X是水,④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④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被X溶液所吸收或水干燥剂吸收被,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 1)试管; 2)②;

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C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 3)根据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酚酞试液 BaSO4 BaCl2溶液 Ba【答案】NO324.

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经过步骤1后溶液中有硝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解析】解:(1)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填: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所以可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加稀硫酸,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从而能说明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故填:酚酞试液;

3[设计方案]因为氯化镁与硫酸不反应,加入氯化钡溶液时,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因为加入的氯化钡溶液是过量的,所以硫酸完全反应;但该实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对原溶液中的氯离子的检验产生了干扰,所以需要将氯化钡溶液改为硝酸钡溶液,氯离子能与银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白色沉淀,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

[实验反思]经过步骤后所得溶液中有硝酸,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硝酸发生中和反应,当硝酸被完全中和后,氢氧化钠溶液再与氯化镁溶液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镁白色沉淀;

故填:[设计方案]BaSO4BaCl2溶液;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反思]经过步骤1后溶液中有硝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解答;

2)根据判断酸碱中和反应发生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性质、离子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中的化学反应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15页,共1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a4c8929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