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时间:2022-04-04 16:44: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作者:吕洪年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3年第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记载的一本已经失传的《岁时百向》上有一句话:“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三统历》也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可见,古人是把“清明”当作清洁、明亮的简称。这真是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 清明”,往往既指节气,也指节日,视语境不同而灵活所指。作为节气的清明,只是一个时间提示,古人把一年365天平均分为24个时间节点,成为二十四节气。如果把立春排在第一,那么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就是第五个节点。清明这个节气的气候、物候便是日渐暖和、柳树发芽、桃李绽苞,地上青草茵茵,正是大地回春的时节。

而作为节日的清明,便不仅仅是一个具有气候、物候意义的时间节点,而是还同时包含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往往使人们不约而同为在这一天共同执行着某一行为,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行为纲领。虽然各地有不尽相同的民俗事象,但必然还存在着基本一致的核心因素。

古时清明由“气”变“节”,历经千百年的演变。自唐始,“清明”便成为一个节日,因为此日与此日前后,无论城乡,家家户户,举国上下,都盛行一种春天的仪式——扫墓和踏青游春。并且并吞了此日前后的“寒食”和“上巳”两个节日的风俗,因为寒食、上巳也都是关于春天的文化符号,三者便合而为一。此后,特别是入晋以来,诗人们便常常在诗中,把这三者并提,或者混在一起,从而凝结成一个内容较多,而基本元素稳定的清明文化。

清明由“气”变“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对于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从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清明节的农业功能决定它的稳定性,也决定了它的权威性,所以它融合寒食节的节俗,也融合了上巳节的节俗,而变得丰富多样、异彩纷呈。

清明节虽然有众多的民俗事象,但都是“一根藤上长的瓜”,其基本的寓意只有一个,即春回大地,生机萌发,万物洁净清嘉,引发生者对生命的珍惜,由缅怀亲者之逝而生者感悟自身慎终追远。林林总总的节日活动,都是由此派生出来。

独特的清明节食俗

每逢清明节,杭州地区的老百姓都要做蒸青团子,用它上坟祭祖,馈送亲友,留下来的自己吃。在清明节前几天常常可以看到妇女、姑娘们手提竹篮,三五成群来到郊外,满地里寻找“草头”,什么“小棘姆草”、“棉头草”等等,其实就是刚刚萌发出来的“青”(有的叫青蒿,有的叫“艾”,有的叫嫩苎蔴叶),很嫩很嫩的。先将它洗干净,放在锅里加石灰(如今用碱)煮烂,然后漂去石灰(碱)水变成一团纤维,再揉进糯米粉(掺三分之一粳米粉)做成团子,将它蒸熟了,就是一个个既好看又好吃的青团子了,远比一般的团子香而糯。

在做青团子的时候,杭州人还特别喜欢把它做成狗形,叫做“清明狗儿”。这清明狗儿并不在清明节吃,而是把它存起来,有的放在灶台山上,有的放在食橱里,有的用篮子悬挂,任其干燥。此物到立夏日才把它拿出来,用荠菜花煮熟了给小儿吃,据说可以不疰夏。其实它已经布满了白花,看上去很不卫生。不过做青粉的“青”则有香味,性凉,有消暑、散热、消毒的作用,其所以做成狗形,是因为俗说“三日猫,四日狗”,猫狗不生病,取其“健而贱”的意思,这恐怕也是一种保存“青”的妙法。




这种食俗,其实是清明节上坟祭祖宜在山上野地“冷食”应运而生。之所以要在山上野地冷食,据说是为了纪念晋国的有功之臣介子推被晋公子烧死在绵山,因此忌火禁烟的缘故。

独特的清明节游春

清明节处于中春三月,上巳左右,古人以为这是“春中之春”,是春的最佳象征和代表。这一时刻,即使是“封建卫道士”也敌不住春天对于人性的召唤。正如乐府诗《玉台新咏》云:“丝中传意绪,花里见春情”,这时自古就在上坟祭祖的同时,男女成群结伴地出外游春,并且采山间野花带回家供养。

古代春嬉,除了“曲水流觞”之外,便是游于桑林,而在民间老百姓则是上山采杜鹃。杜鹃即杜鹃花,因其开得茂盛、鲜艳而招人喜爱,同时也有一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象征意义。

此外,清明节顺着阳气的升发,除了外出春游之外,各地还有沐浴、蹴鞠、秋千、拔河、放风筝等户外活动,这是人们不辜负春光的主动姿态。

因此清明节的文化内涵,除了怀旧悼亡,还有更积极的一面便是求新护生,在纪念感恩的同时又作一番游山玩水的喜乐和运动。现代散文家、画家丰子恺在《清明》一文中说,“借墓游春”,“一朝来到乡村田野,感觉异常新鲜,感觉特别快适,好似遨游五湖四海,当作无上乐事”。

独特的清明节戴柳

许多人只知道清明节扫墓悼亡之礼,却不知道清明节还有冠笲护生之风。据《梦粱录》在三月“清明”条下记载:“……官民不论小大家,子女未冠笲者,以此日上头”。所谓冠笲就是在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笲”,表示已经成人的仪式。据说正是这一风俗,后来成了“少年戴柳的习俗”。明《西湖游览志余》载:“宋明之际的杭州,每至清明,少年男女皆戴一种柳条编成的柳叶冠和柳叶环。”

如今太平盛世,人们趁着明媚的春天,爱玩、会玩,甚至把纯粹的娱乐活动玩成一种精致的文化现象,这是可喜的,正如古诗所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b9276e8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