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加耕的成长说到处处有矛盾]成长的故事作文400字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董加耕说得好“一株幼小嫩苗,要在阳光、雨露、狂风、暴雨、炎热、极寒中,长成参天大树。”“我们这代要成为革命后代,必须经过严重的自我改造,特别是在劳动中进行改造。”这两段话,如果用哲学上的概括的说法,就是事物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人是在矛盾斗争中锻炼提高的。 矛盾和斗争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 董加耕从一个高中毕业的学生,向着一个有革命理想的新式农民成长的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仅仅在两三年的时间里,他经历了多少错综复杂、反反复复的矛盾和斗争啊! 董加耕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的时候,有的老师希望他考理工,有的希望他考新闻、考外语。但是,他在升学志愿表上却填了“回乡务农,立志耕耘”八个大字。于是,矛盾揭开了,一场辩论展开了有些人用“革命需要”、“青年的理想”、“不要错过机会”等等理由,来说服他不要回农村。可是,董加耕却反过来说服了他们。在矛盾斗争的第一个回合里,他取得了胜利,愉快地回到了农村。 生活中的矛盾,就像长江东海的波浪一样,一个接一个。董加耕回到农村后,又遇到母亲的阻拦、别人的讽刺、女朋友的决裂等等一系列的矛盾。他又正确地解决了这些矛盾,坚持了下来。 矛盾到此结束了吗?没有。农活不会干,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生活等等,在考验着董加耕。他经受了这些考验,在农村中站住了脚跟。 董加耕是否从此平平安安过日子了呢?没有。目前农村中还有阶级斗争,还有人民内部矛盾。在阶级敌人的进攻面前,在离开社会主义原则的错误言论面前,在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和落后的习惯势力面前,是置若罔闻,只管自己干活、挣工分、吃饭和休息呢?还是不计个人利害得失,与之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呢?董加耕采取了后一种正确的态度。他积极地宣传和模范地执行党的政策,在劳动和工作中争先恐后,奋不顾身,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在这些矛盾斗争中,董加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他的斗争成长的事迹放出了照人的光彩。 这些情况说明,人在与外界客观事物发生关系时就会产生各种矛盾。一切事物都是这样的。 人们不仅在与外界客观事物发生关系时会遇到种种矛盾,而且在遇到这些矛盾的同时,自己的思想上也会产生矛盾。董加耕所遇到的这些客观的矛盾,反映在董加耕个人的思想上也出现过很多矛盾,引起了他自己的思想斗争。董加耕在听到学校教师劝他升学的时候,他考虑过我选择的道路对吗?当不会干农活的时候,他怀疑过自己能不能吃种田的饭。在繁重的体力劳动面前,他闪现过是否换一个轻活干的念头。当女朋友要和他决裂的时候,他有过坚持理想还是保住爱情的矛盾。……这些思想矛盾,实质上都是无产阶级的和资产阶级的、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两种思想,在董加耕头脑中同时存在、相互斗争的表现。董加耕正是通过了这许许多多的思想斗争,正确地解决了这些矛盾,一步步提高了觉悟,才锻炼成为一个“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怀天下”的新式农民的。 但是,即使如此,这对于董加耕来说,也还仅仅是个开始。摆在董加耕一生面前的路还很长。路越长,崎岖也越多,所要解决的矛盾也将更多。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今后,他还要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需要他去正确地加以解决;也只有在新的矛盾和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他才能向着新的更加光辉的目标,继续前进。 董加耕成长的过程,说明了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所必须解决的几个矛盾。这就是首先要解决参加农业生产好不好、对不对的矛盾。走向农村以后,要解决社会舆论、劳动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真正在农村坚持下来。在坚持下来以后,还要解决是满足于作一 个普通农民,还是作一个农业战线上的无产阶级战士——具有远大革命理想的新式农民的矛盾。而且,在这些矛盾中,还包含很多矛盾需要加以解决。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教导我们“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董加耕在回乡务农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斗争,就是一个例证。 也许有人会想,如果不参加农业生产,譬如说,参加工作,不是就没有矛盾了吗?不对。参加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矛盾没有了,但在工作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个人的理想兴趣与客观需要的矛盾。有的人即使在这个问题上解决得好,愉快地服从了组织的分配,但在工作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遭到失败,等等。 既不参加农业生产,也不工作,到学校学习该没有什么矛盾了吧?!也不。第一,人一生不可能老在学校学习,举习了以后还是要参加劳动和工作的。因此,上面所说的矛盾仍是无法避免的。第二,在学校学习也会遇到很多矛盾,如院校、系科的分配不合自己的愿望,功课学不好,如此等等。 电影“蚕花姑娘”中,陶小萍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一点。陶小萍原来是积极要求养蚕的。她满以为很容易就可以当上模范、登上画报的。但当她在养蚕时,做的是很多琐碎的工作,并且碰了很多钉子后,她又认为当演员容易,就一心想去作演员。可是,已在当演员的小梅呢,她觉得当演员老排演,没个完,不自由,因而她讨厌当演员,认为干什么都比当演员好。为什么她们都嫌自己的工作不好,觉得别人的工作好呢?这里除了她们思想意识上的原因外,单从思想方法上来说,就是她们的想法不切实际,不知道任何工作都会遇到困难,到哪儿都有矛盾的道理。 这就是说,矛盾处处有,时时有,事事有。这里只有矛盾的情况不同,只有矛盾的差别性问题,而没有矛盾的有无问题。毛主席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事实正是这样的。世界上任何事物,从简单的到复杂的,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无一例外。所谓矛盾,就是两个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联结在一起,互相依存,互相斗争。此如,工作中有成绩与缺点,一个单位中有先进的与落后的,一个组织中有领导与被领导,一个人有长处与短处,战争中有胜有败,农业生产中有高产田与低产田,年成有丰收年与欠收年,电有阴阳,温度有冷热,等等。而且,由于事物的范围各各不同,有的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常常不是一个,而是许多个。譬如,在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有人民与被打倒的剥削阶级的矛盾;在人民中间,有工人农民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工人阶级与部分农民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的矛盾,等等。又如,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要进行生产,就有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在生产中,一个人必定要处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属于某个阶级,这就有了与其他阶级的矛盾;阶级是个集体,一个人生活在本阶级中,又有了个人和集体的矛盾,等等。总之,世界上的一切大大小小事物,都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个基本观点。离开这个观点,我们就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有些青年在工作中生活中总想走一条直路,总想不遇到矛盾;在遇到矛盾时,不是裹足不前,就是想绕过矛盾,换一个工作,换一个环境。因此,常常这山望着那山高,在山头之间来回转,到头来一事无成。其实,做工作就是解决困难,困难就是矛盾。哪一种工作没有困难,哪一个环境没有矛盾呢! 矛盾是事物所固有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与各种各样的人和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客观事物固有的矛盾,反映到我们的头脑里,又产生思想上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谁都躲不开矛盾。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正视矛盾,不要徒劳无益地掩盖它,害怕它躲避它。掩盖矛盾、害怕矛盾和逃避矛盾的态度,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和革命的态度,而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态度。 我们革命青年不仅要不害怕不躲避矛盾,而且还要主动地去迎接矛盾和解决矛盾。矛盾的斗争是客观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有矛盾就有斗争。在斗争中,矛盾的一方克服了另一方,事物就得到了发展。董加耕就是由于他敢于迎接矛盾,在矛盾中不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所以他能够不断进步、不断做出成绩。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他不是不能去农村,就是去了也不能坚持下来;或者即使坚持下来了,也可能丢掉了理想和抱负,满足于当一个普通农民,成不了一个有革命理想的新式农民。铁不炼不成钢,青年不经风雨就不能成为革命战士。一切事物都是这样。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从来不把矛盾看作是坏事,从来不躲避矛盾,不害怕矛盾;而是正视矛盾,解决矛盾,以此来推动革命事业的不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这种态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 世界上一切事物中,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都存在着矛盾。我们应该用这种观点来正确地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bbb7fa2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