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演示文稿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02 00:11: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演示文稿心得体会



20201014日,寒风凛冽,小雨飘洒,依然挡不住我们学习的热情,我们一行人齐聚许昌教研室,共同学习了李老师和吴老师讲授的《古诗三首》。

两位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语言都很简洁,朗读给人美的享受,李老师的简笔画和吴老师的范写都特别美。她们都关注到教材主题,也都关注到了:断,回,出的解读。

李老师重点讲授了第一首诗《望天门山》,她从介绍天门山入手,吸引学生兴趣,从了解诗人李白引入本诗特点。

出示自读要求,让学生对照完成。后续学生展示朗读,师随机指导生字:断、楚、至、孤、帆。重点指导了左右结构的断和孤。

接着指导学生不仅要读出字音,还要读出节奏,声断气连。

为了让学生感受江水的气势,她出示“断”的小篆写法,让学生理解天门山被长江劈开了,再引导自己想象画面:波涛汹涌的江水在冲击着天门山,从而读出这种气势来。

我个人有点疑惑,她询问学生:从哪里看出天门山、江水气势强呢?感觉问题有点深了,学生回答不出来也是正常的。

吴老师先让学生读三首诗,发现《望天门山》和《望洞庭》题目相似,


内容都是关于山水的。给生的感觉不同:一个雄奇,一个静美。

基于这样感性的感受,到底是什么样的诗句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层层深入、理解。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当场提问:这么大的洞庭湖怎么会被比作了小小的大银盘?体现出了学生的思考,以及思维的活跃。说明在平时的训练中,老师关注到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当时上课老师给出的解释是诗人的胸怀和写作风格,才让他有了这么神奇的想象,可是听了专家的点评,觉得很有道理:老师可以从“遥望”入手解释即可。

听完两位老师风格迥异的两节课:李老师细致地讲了一首《望天门山》,吴老师把两首诗放在一起,对比讲解。

不由得让我们进行反思:古诗到底教什么?怎么教? 后续听了专家的点评,更是受益匪浅。

专家指出从物到意,到领悟内容,靠什么呢?靠想象。领悟古诗内容后,还要习得理解古诗的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图文对照,猜读,联系生活经验,借助注释。我们要基于古诗任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到什么程度?要对古诗文的发展脉络清晰认识。一年级读背到二年级想象画面,到三年级说诗文意思,到高年级说你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不能不足,也不能拔高。这就提示我们三年级要特别关注读懂诗句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c7f700c64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