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版

时间:2023-01-18 07:04: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十年树木,终身树人

出自——治国经典--《管子》

《管子》是战国时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

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传说是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 现在版本的《管子》是在西汉时由刘向编定的,原有八十六篇,现只有七十六篇,内容分为八类:《经言》九篇,《外言》八篇,《内言》七篇,《短语》十七篇,《区言》五篇,《杂篇》十篇,《管子解》四篇,《管子轻重》十六篇。

《管子》认为,人在万物中是最有价值的。

《权修》篇说:“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

翻译:



这里是说:比起粮食、树木这些有用之物来,人的价值最高。“树人”可以收到“一树百获”之利。君主如果能懂得并身体力行,办事就可以收到神奇之效,这才是称霸天下的唯一门路。

因此,《管子》认为: 办一切事业首先要“得人。”

治军作战,要

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之骏

(《七法》);

治国要

远举贤人,慈爱百姓,外存亡国,

继绝世,起诸孤”(《中匡》);

成霸业要“始于人”,“与其厚于兵,不如

厚于人”(《大匡》);

“显于天下”,更须“务得人



总之“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



《五辅》“争天下者,必先争人”《霸言》

作为一个英明的沼国者,“所以取明广誉,

厚功大业,显于天下而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五辅》),而“暴王所以失

国家、危社稷、覆宗庙,灭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尝闻”(同上)。

二、人配天地,最为天下贵

《管子》不仅把人同谷物、树木相比较来说明其价值,而且还同其他动物相比较来说明其特点。

“附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形势》)。从三仞高的崖顶上

跳下来,这是人难以办到的,而猿猱却轻而易举地跳下来喝水。可见人有不如动物的地方。但是,蛟龙得水,虎豹凭幽,动物只能凭借外部条件,单纯依赖自然环境而生存。而人却能“虑”、能“务”。人之所以宝贵,能成就大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是故,事者生于虑,成于务,

失于傲;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成,不傲则不失。”《管子》还认为,人有其

“能”,又善于“用道”,才能有成效。凡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可以同天地媲美。作为君主应当



参于日月,伍于四时《版法》

尽管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少数圣人,但人人都有这种潜力和可能性。


三、以人为本

《管子》在把自然与人作比较的同时,还注意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这种传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计出身,唯才是举; 二是以功为尚,不重名分。 他说:

“一农不耕,民或为之饥;

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轻重》甲)。

因而

“地大而不耕,非其地也;人众

而不亲,非其人也”《霸言》),土地

再多,没有人去耕种,就等于没有土地;人口再多,大家都不以为你可亲,也不能算你的人民。 这是很切实的道理。

“有地而务本事,君国不能壹民,而求宗庙社稷之无危,不可得也。

(《权修》)因此,管仲认为,不重视人的社会地位的提高,不以人为“本”,则“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残而国亡”(《五辅》)。

四、人者身之本

《管子》不仅从整体上肯定了人高于万物,可以

“参之于天地”而且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独

立的价值。《权修》篇说:

治之本也。”这里从治理天下以国家为本,最后归

结到人以自身为根本,首先应把自己治理好。管仲在回答齐桓公询问治国之道时也曾说:

“始于为身,中于为国,成于为天下”(《中匡》)。承认“人者,身之本”,

也就肯定了个人的独立价值。那么,怎样为身,如何修身?管仲在回答桓公“请问为身”时指出:

“道血气,以还应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中匡》)。“道血气”

是“为身”的办法,就是自我修养,修身养性。而目的却是为了

延年益寿(“长年”)增长智慧(“长心”)和

提高道德水平。

附:《汉书地理志》记载:姜太公被周成王封到齐国的时候,周公旦曾问他治齐方策,姜太公果断地回答了:举贤而上

五个字。此后,兴贤就成了齐国

治的传统。

齐国历史上,两位功业显赫的 贤相——管仲晏婴,前者为鄙人之,是个小商人;后者有所谓东夷之子之称,亦非齐之贵族。但二人都在齐国为相,名显诸侯。

齐桓公的几个得力助手:宁戚是个放牛,隰朋鲍叔牙也都出身十分低微。

齐威王时重用三个: 内相邹忌,本为布衣之士;

外将孙膑,是个身体残废的刑余之人; 上卿淳于髡,则是一个出身低微的婿。 齐宣王时,收稷下学者76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

可以说,齐国的事业几乎是代代相承的平民或出身下层的政治家干出来的。尚贤重,已不是哪一个当权者的权宜之计或头脑发热,而是形成了一种政治文化传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c897efc941ea76e58fa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