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情结独家记忆_独家记忆我的香港情结[修改版]

时间:2022-09-24 04:01: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听慵懒老歌,喜欢翻泛黄老书,喜欢看黑白老片,喜欢怀旧的思绪,喜欢用胶片代替数码去记录瞬间,也喜欢坐在漆黑的电影院里,仰望带有厚重划痕感的胶片投影在大荧幕上,仰望上方人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

在漆黑的影院里,我又回顾了一遍那让我永久难忘的《纵横四海》,而《纵横四海》,又再一次勾起我的香港情结。

香港,一个有着美丽名字,有着特殊地位的城市,身上负载着“东方之珠”的盛名,足可见其耀人的灼灼光辉。香港电影、香港音乐、香港小说、香港那东西方完美结合的文化氛围,让我对香港充满神往。 世上有两种人是只有香港才生长得出来的,一是若李碧华般的女人,一是若张国荣般的男人。你尽可以说他们矫情、自恋,却绝然无法否认,他们身上的美,你我没有,只能羡慕。他们并不创造传奇,他们的生命就是传奇。

再一次看《纵横四海》时,不由得为里面的友情和爱情轻微触动。阿占、阿海与红豆开着红色法拉利在巴黎街道上奔驰的样子,实在太快乐,太无忧,太灿烂恣肆。发哥、哥哥和红姑年轻的面容,飞扬明亮,我却禁不住流下泪来。

那个时候的发哥,还是这种难以驾驭的英雄,有着小角色的缺点,却用这种缺点点缀着真正吸引人的魅力;那个时候的哥哥,在发哥面前还像个懂事的弟弟,腼腆而义气;那个时候的红姑,有醉人的美貌和清纯的笑容。

二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改变的面目全非让我们难以承受……是的,哥哥已入天堂,红姑早已嫁作商人妇,只有发哥还在为我们拍戏。但,也就只有一个发哥了。时间像是沙漏,流逝匆匆,眨眼间苍老已至。 过去看过一段对钟楚红极高的评价“全香港只有她只穿牛仔裤夹克衫就能穿出风情滋味” 也看过对周润发的评价,他一出场即是大片,一个百年润发的广告就让人惊叹不已了。

对张国荣的好评,更是数不胜数了,说他姿态翩翩,面庞绝美,举手投足都似油画,站在远处又似不远处……只是,记忆里的惨绿少年们,今时今日,俱已不再。

时光流转,将来的某个片断里,我们依然会因为瞬间想起舞会上三人的身影而面露微笑,了然于心。 “我们东奔西跑真应该找个地方落脚,正所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这个时候的张国荣在车后座伸展双臂,叹一句“真想念香港”,这让我想起当初不知从哪里看到的帖子“喜欢香港的理由”第一条则是“香港有张国荣” 而我喜欢张国荣,《纵横四海》是缘头。喜欢香港,香港电影是起源。

曾经我的眼中,香港的恩怨情仇是金庸。很多人都说,83版的《射雕英雄传》是印象最深刻的。尽管射雕翻拍无数次,但大家还是觉得翁美玲和黄日华才是真正版本的“蓉儿和靖哥哥”

曾经我的眼中,港式幽默很无厘头。周星驰就是港式幽默无厘头的代表。他有很多电影都非常经典,逃学威龙系列和大话西游系列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而他的“哈,哈,哈”的笑声更为周星驰所特有。 有人说,1986年—1996年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十年。

在那10年里,一部《英雄本色》引爆票房,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伴随着发哥的牙签和风衣红遍全球;《古惑仔》的铁剑担道义,掀起江湖黑帮风;徐克曼妙的武学《黄飞鸿》和许鞍华的《女人四十》引领香港新浪潮。

那个时候,我们跟着港式的语言港式的动作,笑着哭着激动着投入着,同时也青春着。

也许年华本身并非最美,美的是一段少年情怀是一段闪亮日子,因有梦有爱才让人不舍,才让人觉年华似水斟酌有泪。

而我为何对香港如此迷恋,我想不仅是她有着繁华的外衣,更有着那独特的存在。崇拜有时候是可以盲目的,香港有tvb,香港有天王天后,香港有麦兜,香港有金庸,香港有李碧华,除却具体事物,香港人那种创新超前的意识,不屈不挠的精神,独立自强的特性,都让我向往之……

香港音乐,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可以这么说,是香港音乐开启了大陆流行音乐发展的潮流。在这港音乐里,最富盛名的就是黄霑。

黄霑的词作品是他侠义精神与人生哲学结合的最佳体现,至今,他仍然是香港歌坛公认的“词坛教父”


黄霑的音乐有如金庸古龙的作品,铮铮铁骨,热血肝肠,以诗的语言写歌词,意境化的江湖就在只言片语中跃然而出。

不管是《黄飞鸿》里的《男儿当自强》《天龙八部》里的《两忘烟水里》,还是《倩女幽魂》里的《人间路》《路随人茫茫》《东成西就》里的《谁是大英雄》,又或是《梁祝》里的与“君分杯水”,都是他响当当的作品。

香港的音乐也有天王天后,上世纪80年代是香港乐坛最颠峰、最鼎盛时期的完美收录,张国荣、谭咏麟之争更证明了这是个不容忽视的年代。 上世纪90年代的“四大天王”,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更是引领了一代风潮。

香港四大天后里,80年代梅艳芳以醇厚低沉的嗓音和华丽多变的形象著称,她的性感,沧桑,引领粤港一个时代的潮流。在香港繁荣的黄金时代,偶像歌手如罗文和张国荣都去了天堂,之后,梅艳芳也尾随而去。

而他们的那些经典存在,作为我们对最好时光的记忆,作为我们不曾把时间丢掉的凭证。

大多数时候,看见香港电影,想起喜欢往昔的某段时光;听起粤语歌,怀念起某个不再的盛世光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ca4516b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c.html